摘要寵物傳染病與寄生蟲病學是一門專業性和應用性較強的課程,為培養合格的寵物醫師,提高學生對臨床常見的寵物傳染病以及寄生蟲病的診斷、治療以及預防技術水平,通過整合學校的教學資源,改變理論教學方法,綜合實踐教學項目等方面的改革,很好地促進了學生專業學習的主動性,提高了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
關鍵詞實踐型;寵物傳染病與寄生蟲病學;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S-01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0517-6611(2015)05-363-02
基金項目西南大學本科實驗教學改革行動計劃(“213”計劃)資助項目。
作者簡介楊曉偉(1980- ),女,吉林通化人,講師,碩士,從事預防獸醫學教學研究工作。*通訊作者,副教授,博士,從事分子寄生蟲研究。
收稿日期2014-12-29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國寵物飼養的數量越來越多,據保守統計,我國目前寵物飼養量已經超過1億只。日益發展的寵物行業也表現出對專業型的寵物醫生的巨大需求,為了培養出優秀的專業寵物醫生,西南大學榮昌校區動物醫學系將動物醫學專業細分為不同的專業發展方向,寵物醫學為其中之一。
寵物傳染病與寄生蟲病學是寵物醫學方向主要的專業課程,該課程主要是通過學習臨床常見的犬、貓等寵物傳染病以及寄生蟲病的病原特點、臨床癥狀以及診斷與治療等內容,旨在讓學生對臨床常見的傳染病及寄生蟲病有全面的認識。西南大學榮昌校區的辦學傳統是實踐教學,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為社會培養優秀的專業技能型人才。寵物傳染病與寄生蟲病學的教學不單要注重理論知識的講授,還應結合臨床實際,注重培養學生診療能力的培養。因此,筆者結合校區的有利專業資源以及課程設置特點,探索研究了實踐型教學課程的改革。
1課程現狀
西南大學榮昌校區動物醫學系動物醫學專業為四年制,寵物傳染病與寄生蟲病學作為寵物醫學方向的必選課開設在第五學期,學時為45學時,其中理論為33學時,實驗為12學時。因為該門課程開設的同時學生也在學習動物傳染病學以及獸醫寄生蟲病學兩門專業必修課,所以課程理論教學偏重于犬貓等寵物的傳染病、寄生蟲病臨床診斷技術以及治療方法和典型病例的討論,避免例如寄生蟲生活史等內容重復性的講授,引起學生學習的倦怠心理。
由于國家沒有設置寵物醫學本科專業,目前還沒有普通高等教學本科國家級規劃教材可供參考使用,因此該門課程主要參考全國高等院校規劃教材《小動物傳染病學》和《小動物寄生蟲病學》以及農業部獸醫局推薦精品教材《寵物傳染病與公共衛生》和《寵物寄生蟲病》等,這些教材主要講述犬貓鳥魚等小型動物的常見傳染病與寄生蟲病,因此更適合寵物醫學方向學習。
2參與式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參與式教學于20世紀50年代起源于英國,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的合作式或協作式的教學模式[1-2]。為了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寵物傳染病與寄生蟲病學授課過程中將引入參與式教學模式,有利于學生深刻地理解所學知識,并能幫助學生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踐。
寵物傳染病與及寄生蟲病學參與式教學程序是:①學生自主選擇有關寵物的一種傳染病或寄生蟲病并以此為題,通過查閱資料,制作過媒體課件,在課堂上以教師的身份講述。②學生及教師根據其講述的內容,進行提問和交流討論。③教師根據學生講課、提問回答以及討論交流的情況,對相關內容進行修正和補充。
經過6年的參與式教學模式的改革,呈現的教學效果非常好。在選題方面,很多學生以自身所遇的典型疾病為題,選題更形象和貼近實際臨床。如11級一位學生以自家養的小金魚患的小瓜蟲病為題,詳細介紹了該病的相關內容,在學生中反應非常好。調查顯示,90%以上的學生認為這種教學方式能夠使促進其學習主動性,加深對學習內容的理解,尤其是對自己參與的題目內容理解得更為深刻;以教師的身份進行講解,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表述能力也增強了學生的專業自信心。
3案例式教學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深入理解
寵物傳染病與寄生蟲病是一門實踐型較強的專業課程,在教學過程中更加注重實際臨床診斷與治療等內容的學習。為了使學生對各類疾病相關內容理解得更為深刻及貼近臨床實際,將案例式教學模式引入理論教學過程中,更加有助于學生對相關知識點的理解[3]。
教學過程中典型案例的引入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①在講授某些重點內容的過程中以典型案例代替簡單的圖文解說。如患犬瘟熱病犬呈現明顯的雙相熱的發熱模式,如果以簡單的文字講解,學生理解較為困難,此處引入一則由于沒有認清犬瘟熱雙相熱特點的誤診導致死亡的病例,并進行深入的案例分析與討論,大大加深學生對雙相熱的發熱特點的認識與理解。②以典型病例的分析討論的形式引出理論知識的講解學習。如將犬心絲蟲病的典型臨床癥狀呈現給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分析討論可能的病因。將學生分析的病因與實際病例病因、診斷與治療進行比較,再引出犬心絲蟲病的病原、臨床癥狀、診斷與治療等相關學習內容。
將典型的病例以案例式教學模式引入到教學中,不僅改變了理論學習的枯燥乏味狀態,也在進行典型病例的分析過程中提高了學生臨床診治經驗,在教學過程中,案例分析討論是深受學生喜愛的環節[4]。
4以臨床實際病例代替傳統的驗證性實驗項目
實驗教學是課程不可缺少的部分,與理論教學有著同等重要的作用。通過實驗項目的實踐,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也幫助了學生更好的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5]。在沒有國家規劃教材的情況下,如何選擇合適的實驗項目非常重要。理論教學參考的教材中,雖也涉及到一些實驗項目,但多為一些實驗室診斷方法或與其他課程實驗項目重復,缺少臨床治療內容,不能滿足實際臨床診療需求,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主動性。
利用學校動物醫院資源,調整實驗項目,以實際病例診治操作代替單一性的驗證性或演示性實驗項目,通過學生獨立的診斷與治療的方式,提高學生的診斷與治療的水平,促進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如在2011級學生教學中,以犬瘟熱病犬和患螨蟲病犬為診治對象,學生根據理論所學到的知識,在教師的引導下,先進行了臨床癥狀的初步診斷,后采取病料進行實驗室診斷,再討論建立治療方案實施治療,最后根據病例轉歸情況開展病例討論,在這種連貫性的診治過程中,大大加深了學生對疾病的認識。
這種實際病例的診治實踐,給予學生較大的自主性,較大程度上提高了其學習熱情與動手操作能力,促進學生主動翻閱資料,更好的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結合。在診治過程中,學生通過自己的操作得到結果,增強了專業自信心,具備了一定診治經驗,為以后工作打下基礎。
5教學改革過程中遇到的困難與解決方法
教學過程的改革,不論在理論課程,還是實驗課程中都得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但是也遇到一些困難,主要的困難有以下幾點:
5.1典型案例來源較少,相關圖片以及視頻等直觀資料不足
教學改革中涉及的典型病例主要來源于學校動物醫院收治病例以及專業雜志中相關病例診斷文章。由于校區地處重慶市榮昌縣,經濟發展遠不如重慶市區,當地寵物飼養規模較小,因此校區動物醫院收治的病例有限,典型性病例更加稀缺;在相關專業雜志中查閱的典型病例,往往多以文字敘述,缺少直觀的彩色圖片或視頻資料,因此在案例引用時不夠直觀。
目前該校動物醫學系已經和重慶市、天津市以及江蘇省等寵物醫院建立合作,進行資源共享,增加了典型病例的來源,并為寵物醫學專業學生提供假期實習機會。
5.2實驗教學中特定病例的收集
實驗教學模式改革的最大困難是在開課時期較難收集發病病例。雖然曾經嘗試人工造病的方式,但因為實驗多用農村土狗,其免疫狀態不清楚,病毒毒力不強等諸多原因,人工造病經常不成功。
目前解決這一困難主要采取以下兩個途徑:①采取多渠道收集發病犬。一方面通過學校及附近動物醫院收集因患病而被遺棄或捐贈的病犬,另一方面在開課之前,主動到寵物飼養場購買一些瘦弱犬只,利用患病犬的相關病料進行人工造病。②改變傳統的固定時間在固定教室上實驗課的模式,根據病例收集的情況,靈活調整上課時間。
5.3教師實際臨床經驗不足
寵物傳染病與寄生蟲病學目前主要的授課教師多為年輕教師,由于接觸臨床較少,積累臨床經驗不足,在進行相關疾病講解過程中,有照本宣科之嫌。
動物醫學專業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專業,任課教師只有不斷的學習與實踐,才能提高自身素質。通過近年假期到大型寵物醫院學習,任課教師的臨床經驗也有明顯的提高。
6結語
課程教學效果取決于學生對課程的學習熱情,取決于學生能否主動學習,以及通過學習能否獲得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寵物傳染病與寄生蟲病學是寵物醫學中非常重要的課程,涉及內容較多,實踐型操作要求較高。在理論教學中采取參與式和案例式結合的教學模式,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實驗教學中以實際臨床病例代替原本枯燥的驗證性或演示性實驗項目,給予學生更多的自主性,全面鍛煉了學生的實際診療能力。不斷尋求更好的教學方式方法,不僅有利于培養出適應社會需求的學生,也有利于促進教師不斷地學習以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
參考文獻
[1]
李萍,國春玲,胡祥文,等. 參與式教學在口腔教學中的應用[J].口腔醫學研究,2009(25):372-373.
[2] 魏寅翼,劉化俠,胡曉旭,等. 參與式教學在研究生課程《護理管理理論與實踐》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3,27(8):2407-2408.
[3] 羅藝晨,劉娟,朱兆榮.案例教學在畜牧獸醫行政管理與執法司法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安徽農業科學,2013,41(6):2788-2789.
[4] 李寒梅.案例教學在教師教育課堂教學中的觀察與啟示[J].中國大學教學,2013(6):70-72.
[5] 彭慧琴,危曉莉,朱有法. 開設以疾病模型為載體的綜合性實驗[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2,31(11):141-142.
責任編輯盧瑤責任校對李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