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如雪
“學困生”是指無明顯智力缺損的學生,由于心理素質和環境因素的原因,在學習技能的獲得或發展上出現障礙,表現出學業不良。
一、小學英語學習困難生的個性特點,內在思想都會表現出不同的類型
1.對英語缺乏興趣型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英語學困生學習失敗的首要原因就是對英語學習毫無興趣。學生的大腦就像漂在大海上的瓶子,只有將瓶子打開,海水才能涌進去。學生對所學科目不感興趣,就等于大海的瓶蓋沒打開,裝不進任何知識。
2.學習不得法型
拙劣的學習方法導致很差的學習效果。小學生年齡小,學習自主性差,往往是課上聽課,課后完成作業了事。沒有形成課前預習、課后復習的好習慣。由于年齡小,他們還不能從機械識記、死記硬背的學習方法中解脫出來,最終嚴重影響了知識攝入的數量與質量,逐步形成了學困生學業發展相對滯后的狀況。
3.貪玩盲從型
這類學生生性好動,十分貪玩。智力正常,但缺乏學習的動力,經教育有決心,但自己遇到與學習無關的新生事物,就無法自制。他們依賴性強,獨立性差,更不善于用理智去支配自己的行動,易于盲目接受同伴的邀請。一坐下來學習就渾身上下不舒服,學習成績也就變得每況愈下。
4.知識斷層型
有的學生體質差,有的因為家庭的變化或是一些其他因素,或者是很大一部分的插班生等都可能影響基礎知識的掌握。這樣一來知識就會斷層,后續的新知識也就無法學習。
5.情感中斷型
學生遇不到學習成功的體驗,常常以失敗者的心態迎接新知識的學習,久而久之,缺乏自信心。學習興趣減弱,情緒低落,從而逐步與教師、同學疏遠,最終形成了學習英語的情感和師生關系的情感中斷。
二、根據學困生的不同情況,平時的教學過程中逐步積累了一些方法和心得并實施了一些有針對性的具體措施
1.要求放低,適當補差
掌握學困生的最近發展狀況,創設一個“小目標”,使學困生能夠逐步有所收獲。
2.成功激勵,樹立信心
要充分給學困生創造機會,并讓他們體會成功的快樂。
3.糾正不當的學習方法
教師要向他們介紹學習英語的方法,正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4.正視失敗,培養意志
不定期地隨時采用談話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指導并與他們交流,使他們從失敗中找到根源,能夠讓他們重新審視自己,重新找到起點,從而使他們真正領悟到失敗并不可怕。
5.關注過程,促進發展
學困生的轉化需要一個過程。而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教師不能只盯著學習成績,而要關注學困生在日常教學活動中表現出來的興趣、好奇心、投入程度、合作態度等。
古人云:“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學習也是一樣的,學困生之所以學習不好是多方面原因所形成的。轉化“學困生”的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個古老而又全新的永恒課題,我將不斷探索,不斷努力,同時也要不斷提高自我,在教育教學征程中,和他們一路同行,一路高歌。
參考文獻:
[1]馬新峰.論后進生轉化的教學策略[J].河南機電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5(1).
[2]趙海.有關學習困難問題研究的新進展[J].比較教育研究,2000(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