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俊先
摘 要:從農村中學生物探究性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認識不足,時間不足,資源不足,評價機制的制約等四個方面)和解決策略(主要有加強學習,樹立先進的理念;合理安排時間、資源,構建合理評價制度等幾個方面)進行了初步探討。為農村中學生物探究性教學實施提供了依據。
關鍵詞:存在問題;評價機制;實施策略
2004年秋季甘肅省慶陽市初中實施新課程改革,2010年秋甘肅省高中實施新課程改革,實施新課改以來,我們學校的生物老師對探究性教學進行了嘗試,2014年5月,為了更好地實施探究性教學,生物教研組申報省級課題《新課改下農村中學生生物探究學習能力的培養》,同年7月該課題通過立項,我們生物組全體老師在全校生物課教學中開展生物探究性教學,通過在生物課中探究性教學的實施,現就在生物探究性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探索和反思,在此和大家交流如下:
一、存在問題
1.認識不足:包括教育行政部門領導、學校領導、教師、學生以及家長的認識都不足。教育行政部門領導、學校領導認為教學就是考高中、考大學,而生物在初中是會考科目,高中是高考科目中的小課,因而得不到教育行政部門領導、學校領導的重視,學生以及家長只看考分,其他都不重視,這樣一來教師也只能重視考試成績,不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義務教育生物學課程標準(實驗稿)》(以下簡稱《標準》)倡導探究性學習,力圖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逐步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科學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等,突出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標準》中的這些要求,教師學了沒用,教育行政部門領導、學校領導、學生以及家長根本就不知道。由于受評價制度的影響,導致教育觀念落后,影響了探究性學習的開展。
2.時間不足:按照新課標要求7年級第一學期每周應該開設3課時,但我們學校每周只開設2課時;高二生物4課時,但我們學校每周應該只開設3課時。從2007年春季開始,慶陽市把初中生物納入會考的科目,目的是促進生物課的教學,提高生物學的教學質量,但會考成績不計入中考,因而教育行政部門領導、學校領導、學生以及家長都不會重視。目前高中生物知識點、高考考點多,教學任務繁重,學校開設課時不夠,學習課本知識點的講授就占用了絕大多數教學時間,教學任務都完不成,很難有時間來開展探究活動。
3.資源不足:生物教學資源包括實驗儀器和藥品、社會資源、自然資源等,長期以來,受高考和中考的影響,生物課長期放在“副科”的位置上,再加上農村學校受安全、經費等影響,實驗儀器老化,藥品短缺,不敢走出校門,探究性教學開展受資源制約。實驗只能靠教師口頭表述為主,教學方法單一,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4.評價機制的制約:現在仍然是“一考定終生”的終結性學業評價體系占主導地位,過程性評價也大都形同虛設,致使全民看重的是學校的中考和高考的升學率,教育行政部門的評價也是用中考和高考的升學率來評價學校和教師,作為教師只能是“你怎么評價我,那我就怎么教學生”,導致學生的主動參與和勤于動手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難以實現,也影響了教師開展探究性教學的積極性。
二、實施策略
1.加強學習,樹立先進的理念:學習首先是教育行政部門的領導和學校的領導,他們要學習的是新課程中的探究性教學的重要性,通過學習要在大環境下營造探究性教學的氛圍;其次是家長和學生的學習,他們要學習的是探究性教學中動手能力、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對學生今后發展的影響,通過他們的學習促使探究性教學大環境的形成;最后是教師的學習,受現在教育大環境的影響,大多數教師對新課改實施的仍然是“穿新鞋,走老路”,是圍繞中考和高考的升學率進行教學,要加強對生物教師的培訓,對生物教師的培訓主要有:一是樹立新的教育教學理念,把提高全民素質(包括實踐能力、創業能力、創新能力等)作為教師的責任;二是提高生物教師探究性教學的能力,通過參加各級各種新課改培訓,切實提高生物教師業務素質。只要探究性教學的大環境形成了,今后的工作就好做了。
2.合理安排時間、資源,構建合理評價制度:首先,教學時間要按新課標要求安排,要有足夠的時間來供學生進行探究活動;其次,學校要保證學生進行探究性實驗的實驗儀器和藥品,充分開發與利用學校的生物實驗室資源,建議國家對西部農村的支持包括在教學儀器和藥品多投資一點,改善農村教育教學條件;再次,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制訂有利于探究性教學的評價機制,以調動廣大教師實施探究性教學的積極性,保證新課改的真正實施,以促進學生的真正健康發展,確保國民素質的真正提高,以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需要。
總之,通過近幾年新課改的實施和一年來生物探究性教學課題的實施,我們認識到讓學生走出書本、走向社會、走向自然,通過開展調查研究,在社會的大環境里學習和探索,是新課改的要求,也是社會發展的需要,我們要通過努力形成全社會重視探究性教學的大環境。
注:課題立項號GS[2014]GHB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