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海峰
【摘 要】教師的職責是“教書”,更是“育人”,在學生的學生生涯階段,特別是身體和心理還都在成長的階段,讓孩子養生良好的習慣是至關重要的,良好的習慣會對孩子以后的人生產生至關重要的有利影響。筆者結合具體的教學案例,對在初中體育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禮儀習慣、鍛煉習慣進行了詳細論述。
【關鍵詞】初中體育教學;習慣養成;教育策略
前蘇聯著名教育實踐家和教育理論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這樣一段話,“要記住,你不僅是教課的教師,也是學生教育者,生活的導師和道德的引路人。”教師不僅要教授學生文化知識,還要從各方面對學生的行為進行引導、矯正。所以,習慣養成教育應該是教育的重頭戲。良好的習慣可以使人終身受益。
一、約法三章,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開學之初,從小學剛升入初中的“大朋友們”上體育課時顯得異常興奮。上課沒幾分鐘就有幾個活躍分子按捺不住自己,有交頭接耳講話的,有扔東西砸別人的,甚至還有私自離開位置的。這種行為會嚴重干擾教學秩序,影響學生學習效果。如何應對這些層出不窮的“突發狀況”?單純的懲罰效果并不明顯,處理不好還有可能影響他們上體育課的積極性。關于如何改善這部分學生的不良行為習慣,筆者通過不斷的總結反思,做了如下探索:
在新學期的第一節課就跟學生約法三章:1.要發言必須先舉手;2.除了做合作練習外,不得接觸其他同學;3.任何練習都必須在指定地點練習,不得擅自離位;同時實行獎懲制度,如有違反三項規定者,課后為本班提供一次公益服務,為大家打掃活動場地或表演一個節目。約法三章后,效果立竿見影,課上隨意說話、玩鬧的“搗蛋鬼”越來越少了,認真聽、積極練的學生越來越多,幾個“活躍”份子現在已經成為了體育骨干。
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生正常順利學習的保證,是學生掌握學習方法、獲取知識、提高學習能力的關鍵。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應當成為習慣養成教育的重頭戲,教育工作者應抓住任何一個機會強化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它趨向定型化、穩固化。學生不必借助別人的幫助提醒,正確的、自動自覺地去完成應該做的事情,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二、抓住機遇,培養健康的生活習慣
這是一節以發展學生耐力素質為主要目標的體育課,學生在跑完規定的距離后,都氣喘吁吁、汗流浹背,紛紛將衣服脫下隨意扔在訓練場地,地面凌亂不堪。當再次集合時,不得不花時間將衣服移到一邊,影響了正常的教學進度。針對這種情況,筆者立刻調整了教學計劃,將本節課的內容改為疊衣服教學,并請疊得好的同學當小老師,其他同學跟著學習,然后將疊好的衣服按小組放到指定地點。隨即筆者對學生提出要求,課堂上脫下來的衣服和物品必須折疊擺放整齊。從此,再也沒有因為這樣的事情而影響教學活動的開展。
隨便亂扔衣物這是一種不良的生活習慣。筆者在課堂上發現了這一端倪,抓住機遇,適時糾正,主動創造了一個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的情境,讓學生養成不亂扔亂丟物品的生活習慣。課堂就應該是多元化的、是生成的,教師應抓住機遇,及時引導學生,讓學生學到知識的技能,掌握生活的技巧。更何況,良好的生活習慣會伴隨人的一生,會影響個體生命的生活健康。作為教師責無旁貸應在這一方面加以糾正、引導,讓學生養成良好、健康的生活習慣。
三、以禮立身,培養文明的禮儀習慣
在一節同學們分組輪流練習乒乓球的練習課上,小明一組打得較好,且興趣正濃,規定的時間結束了,卻仍然不肯將球臺讓給下一組,學生們因此意見很大,為此發生了口角,影響了正常的課堂秩序。筆者抓住機會因勢利導,對全體學生開展了文明禮儀教育,同學之間相處應該懂得禮讓,應該相互尊重,要學著站在對方的立場看問題,不能以自我為中心。經過筆者的教育,兩組學生都羞愧地低下了頭,跟對方道歉并握手言和。
《論語》有言:“不學禮,無以立。”《禮記》有曰:“凡人之所以為人者,禮義也。”良好的禮儀習慣是一個人在社會上的立身之本,它是個人素養最直觀的體現,也是與人交往的最基本條件。現在的孩子絕大多是獨生子女,“唯我獨尊”的成長環境讓他們缺乏相互關心、愛護、合作的意識,幾乎不會換位思考,對他人缺乏理解、缺乏尊重、缺乏關愛之情。作為教育工作者不能忽視學生文明禮儀習慣的培養,在平時學習、生活的點滴中培養學生的文明禮貌習慣,加強他們對禮儀重要性的認識,并持之以恒地加以強化,讓文明禮儀習慣真正成為學生的一種內在品質。
四、身體為本,培養科學的鍛煉習慣
炎熱的天氣,每當上完體育課,學生們都會蜂擁至小店買各種冰鎮的冷飲解渴,一飲而盡。殊不知,這樣不但不能解渴,反而會給身體帶來極大的傷害。筆者針對這種情況,特意舉辦了一場關于健康鍛煉的知識講座。通過專題視頻,教師親身講解等方式直觀生動地展示了一些不良的鍛煉習慣給我們的身體造成的無法彌補的傷害。學生了解后大吃一驚,紛紛表示要摒棄這些不良的鍛煉習慣。
體育學科不同于其他的文化類課程,絕大部分時間是用來鍛煉學生的身體機能,強身健體,因此會有大量的體能訓練。在這個過程中,如果不能掌握健康科學的鍛煉方式,不但不能達到鍛煉的預期效果,反而會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傷害。因此,培養學生健康的鍛煉習慣是十分必要的,科學的鍛煉習慣是體育課高效的保障。
葉圣陶先生曾說過:“教育是什么,往簡單方面說,只有一句話,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英國哲學家培根也曾深有感觸地說:“習慣真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良好習慣是一個健康的生命個體自我管理的基石。只有良好的習慣養成了,才能在未來的人生之路上走得堅定、走得踏實。
(作者單位:海安縣紫石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