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忠
摘 要: 初中體育教學可以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也可以引導學生擁有健康的心理素質。因此,在初中體育教學對于學生的人格塑造和人生發展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初中生正處于青春期,容易產生叛逆的心理,也容易受到社會、學校和家庭等因素的影響,而初中階段學生自身生理和心理的發展都處于關鍵時期,因此,初中體育老師加強對學生心理素質的鍛煉顯得尤為重要。本文通過分析學生的心理素質情況,提出一些鍛煉學生心理素質的建議,希望對初中生的健康發展有所幫助。
關鍵詞: 初中體育教學 鍛煉對策 心理素質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社會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不但要有獨特的技能,更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這是衡量人才的標準之一。初中階段是鍛煉學生心理素質的最佳時期,初中體育是教學中獨一無二的戶外課程,應該從體育本身的靈活性、競爭性等特點出發,鍛煉初中生具有積極的參與意識、良性競爭的意識、堅毅的品質及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這樣才能從體育的角度培養學生各方面的綜合能力,也有利于其他科目的順利實施。
一、初中生心理素質的分析
1.容易出現負面情緒。
初中生步入青春期后,自身的思想意識逐漸向主觀世界靠攏,內心世界不斷得到豐富,其自身的自我意識不斷增強,會逐漸聽不了別人的意見和不同觀點,對別人的態度也非常敏感,容易表現出極端和偏執,這會使學生產生壓抑、無趣、叛逆、易怒等負面情緒。
2.反抗心理嚴重。
初中生隨著年齡增長,會伴隨出現生理發育和心理發育不均衡的現象,而自我的意識又比較強,自尊心越來越強,當自身的想法與現實生活發生沖突時,便會出現反抗心理和偏執的想法與行動,不利于學生的身心發展。
3.容易產生消極的態度。
初中生由于生理與心理發展速度不平衡,自身閱讀較少,缺乏社會經驗,當他們天真的想法與現實生活發生矛盾時,便會出現沖動、自卑和羞怯等現象。每個學生都是獨特的個體,生活在現實生活中,一些事情難免會受到各方面的阻礙,進而無法成功地做某事,這便會導致學生面臨的失敗和挫折增多,受到更多的打擊,致使學生出現消極的態度,這樣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是有影響的。
二、初中體育教學該如何鍛煉學生的心理素質
根據調查發現,目前許多大學生的心理素質都不容樂觀,容易被失敗打倒,承受不了一點點的失敗,在生活中也總是以自我為中心,沒有合作意識。這種心理是在初中時期逐漸形成的,高中階段完全形成,因此,初中階段的教育對學生的人生有重要的意義。體育老師要充分利用好初中課堂時間,開展科學合理的體育活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
1.利用體育課增強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
初中生正處于青春期,所以要加強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這是學生心理素質發展的基礎條件。初中體育老師要把握住體育課堂的寶貴時間,給學生安排不同的體育項目進行鍛煉,這樣,一來可以使體育教學目標達成,二來可以通過體育鍛煉學生的身體,所謂“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就是這個道理。此外,老師在引導學生鍛煉身體的同時,更要重視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在平時的體育課堂或者課外活動中,把體育教學內容和心理素質教育相結合,科學地開展體育活動,使學生的心理素質健康發展。
2.積極參加,進行良性競爭。
目前,我國經濟飛速發展,每個初中生基本都是獨生子女,生活條件的過分優越使學生在做任何事情時都喜歡爭高低、愛攀比。
運用體育課程的課外運動可以解決學生們的這些問題,老師可以通過體育活動中的長短跑、網球、乒乓球等先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和動力,通過激烈的比賽來激發學生參與的熱情。就拿乒乓球來說,老師可以先給學生講一下握拍法、攻球和扣殺球的技巧,并在實際的演示中利用帥氣的扣殺球來吸引他們的目光,進而逐漸培養他們對乒乓球的感情,同時也要在演示的過程中加入良性競爭的意識。之后,當學生對乒乓球有一定的聯系后,可以設置實際的體育比賽,把全班學生分為幾個組,進行良性競爭,從而產生對勝利的渴望。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競爭意識和良性競爭意識都得到培養,為學生體育的學習和其他科目的學習提供有利的條件。
3.進行挫折教育,鍛煉學生的堅毅的品質。
挫折教育對于學生的人格培養相當重要,老師可以利用運動員和奧運冠軍來激勵學生,如2016年的游泳運動員孫楊,如果當時第一場沒有奪冠之后放棄了,便不會有后來的成功與自豪;還可以播放足球明星直播的視頻,讓學生感受到運動員在惡劣的天氣中比賽的意志力。以此培養學生的品質,讓學生具有面對挫折勇于承受和處理的態度,不僅達到挫折教育,更磨煉學生的堅毅性,使學生具有較強的適應各種環境的能力。
三、結語
初中體育教學對于鍛煉學生的心理素質非常重要,老師要多觀察學生的心理素質相關問題,進而提出對應策略,使學生具有積極的參與意識、良性競爭的意識、堅毅的品質及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
參考文獻:
[1]代峰.淺談初中體育課堂教學中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J].學園,2013(08).
[2]萬從靈.初中體育教學中加強學生心理素質鍛煉的途徑[J].教育教學論壇,2012(S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