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裕芳
摘 要: 區域活動是教師根據教育目標及幼兒發展水平和興趣,有目的地將活動室相對劃分為不同的區域,圖標是一種介于實物圖像與抽象符號之間的標志性符號,它比圖像抽象,比象形文字形象。教師可以運用圖標,為幼兒架起從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的過渡橋梁。本文從運用圖標幫助幼兒區分區域活動場地,運用圖標幫助幼兒明確區域活動規則,運用圖標幫助幼兒豐富區域內涵,運用圖標引導幼兒有序擺放材料四方面進行闡述。
關鍵詞: 幼兒教育 區域活動 圖標 運用方法
圖標是一種介于實物圖像與抽象符號之間的標志性符號,它比圖像更抽象,比象形文字更形象。3—6歲的幼兒正處于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逐步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的發展階段。在幼兒認知與思維的發展過程中,教師可以運用圖標,為幼兒架起從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的過渡橋梁。這時的圖標具有維果茨基所說的“中介物”的特征,因此,有效利用圖標作為孩子學習的中介物,不僅能夠幫助他們在學習中解決認知、注意力、記憶和某些社會行為等方面的問題,還能夠促進幼兒思維向高一級的心智水平發展。
1.運用圖標幫助幼兒區分區域活動場地
幼兒園的區域活動豐富多彩,為了讓幼兒能夠最快了解區域活動內容,教師可以利用圖標幫助幼兒區分區域活動的場地,有利于幼兒更快地進入區域,更好地開展游戲。小班幼兒的思維方式是直觀形象的,所以設計小班幼兒的生活區,教師可以設計幾件衣服和褲子,形成生活區的標志,讓幼兒一目了然。
中大班幼兒的思維方式由具體形象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幼兒的能力逐步提高,區域圖標可以讓幼兒一起參與設計,比如數學區,教師可以和孩子一起利用不同的材料制作數字,形成數學區的標志,大班幼兒可以根據對區域活動內容的理解,繪畫或制作各種顏色的油畫棒作為美工區的圖標等。
2.運用圖標引導幼兒有序擺放材料
每次區域游戲結束后,教師不難發現很多孩子因為不知道如何整理游戲材料而隨意擺放,使得區域活動后材料凌亂而無序,以致教師在幼兒區域活動結束后需要花大量時間為幼兒整理區域材料。因此,設置區域材料擺放圖標是非常有必要的,既能節約教師整理材料的時間,又能培養幼兒的自主性和有序性習慣。
在小班,教師可以將區域活動材料拍成照片粘貼在玩具柜上,用以引導提示幼兒區域材料的具體擺放位置,幼兒就可以正確地拿放區域材料。
在中班,教師可以根據物品的外形特征,將物體體現在標識上,使幼兒可以根據圖標直接將物品放回原位。比如在美工區,教師可以繪畫剪刀粘貼在物品盒子上,讓幼兒知道剪刀的擺放位置,也可以將標志分別貼在玩具柜和裝物品的盒子上,幫助幼兒一一對應地將區域活動的材料放回原來的位置。
在大班,教師可以和孩子一起將材料的名稱直接用文字的形式做成圖標,有利于幫助大班幼兒收拾和整理區域活動材料。
3.運用圖標幫助幼兒明確區域活動規則
小班幼兒剛開始開展區域活動時,由于自我中心、隨意性強,往往會出現一些混亂的現象,我們可以在準備階段預設一些問題,引導幼兒思考,共同制定一些區域活動規則。教師和幼兒一起制定,讓幼兒體會集體的平等氛圍,樹立主人翁意識,從而更積極地看待規則、遵守規則。我們可以拍攝一些遵守規則的圖片,樹立榜樣學習。如,建筑區的小朋友有序地拼搭積木,美工區的小朋友將剪下的廢紙片放進垃圾桶,閱讀區的安靜地看書。在益智區制定“它們喜歡吃什么”的游戲規則時,教師可以分別給小雞、小鴨和小兔的嘴巴制作成三角形、圓形和方形,幫助幼兒理解小雞喜歡吃三角形,小鴨喜歡吃圓形,小兔喜歡吃方形。
中大班幼兒的想象力豐富、理解能力相對比較強,在區域活動中,幼兒根據對區域活動規則的理解,用圖標的形式制作規則標志,如在美工區用“黃色三角形里一把滴血的剪刀”表示“小心剪刀剪到手”,用“粉紅色的圓形圖標上一條紅色斜杠,里面畫上圖畫和一只觸碰到畫面的手”表示“禁止用手觸摸畫面”,在圖書角有“請安靜”“一頁一頁翻書”等標志,幼兒還會根據區域活動的經驗制作進入區域的人數標志,比如用“6個小朋友”表示“該區域可以進入6個人進行游戲”,用“5雙腳印”表示“該區域可以進入5個人進行游戲”等。
4.運用圖標幫助幼兒豐富區域內涵
幼兒由于受年齡、智力、社會經驗和解決問題等能力的限制,游戲水平存在很大的差異,當游戲開展時,有的孩子很快掌握區域游戲的要領和要求,而有的孩子則需要老師或同伴給予一定的支持與幫助。生動、形象的操作規則圖示,既能夠給予孩子及時的提醒與幫助,又能夠引起孩子豐富的聯想,激活孩子進行思考,有助于其創造性的發揮。
如在美工區,我們在醒目的區域位置,根據區域游戲的需要,貼上了生動形象的操作提示圖示:掛進區卡——自由選擇美工游戲材料——游戲中把廢紙等扔進垃圾桶——把游戲材料整理擺放回原來位置,處在這樣的區域游戲環境中,孩子們往往會慢慢適應游戲環境,并對自己的行為做出相應的調整。有時,有些區域活動需要營造活動氣氛,吸引孩子們以積極的情緒參與活動,滿足幼兒的活動需要,我們會張貼一些如“我運動我快樂”,“我會自己做”,“瞧我有多棒!”等內容的圖標,使得圖標的情感教育作用最大限度地發揮。另外,當孩子們在操作中有了新的發現,探索出新的操作方法時,我們鼓勵幼兒將自己的新發現繪畫出來并進行張貼,并介紹給同伴,從而拓展區域活動內容,這樣大大激發了幼兒的創造性,使幼兒在游戲過程中不斷想出新的游戲玩法,設計出新的游戲圖標。
圖標存在于區域活動的環境中,幫助幼兒全身心地投入、沉浸于區域中,將現實世界和虛擬世界融合起來,久而久之,孩子們能自主地選擇活動內容,使得活動更加有序,從而促進幼兒的情感交流、交往能力的不斷提高和發展。同時它解放了老師,使老師有充足的時間觀察和指導幼兒,幫助孩子們提高了生活自理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促進了身心的發展,為今后的學習和生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