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燕
摘 要:當前我國企業正處于一個充滿激烈社會競爭的市場環境,核心競爭力成為其在市場競爭中取得優勢地位的“法寶”,企業只有提高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才能夠獲得可持續發展的動力。核心競爭力的提高需要得到資金資源的強有力支撐,財務管理就成為提升資源保障能力的重要環節,但是財務管理本身是一個風險極高的領域,極易造成企業不可估量的損失,對企業財務進行有效管理與控制是降低財務風險可行之道。本文是以我國中小企業為例,對其企業財務風險控制中存在的問題予以分析,并據此提出具有針對性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我國;中小企業;財務風險控制
財務風險控制是當前我國中小企業實施內部管理的主要環節,通過卓有成效的企業財務風險控制,就可以為企業各部門實施生產經營活動或是管理者做出決策提供重要依據,從而促進企業較有成效地實施各項經濟規劃與經營活動。
一、我國的中小企業基本情況概述
(一)企業的管理者與經營者相統一
我國中小企業從數量上來說,具有規模比較小,人力資源不夠豐富的特點,如果再實施管理者與經營者相分離的模式,則是不切合實際的,基于此而言,管理者與經營者相統一就成為了我國大部分中小企業的常態,這一模式具有高度靈活性的特點。靈活性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指企業借助于高度集中的經營與管理體制,運用所具有的資源實施重點項目突破,從而就會在極短的時間內形成強大合力,有利于實現既定規劃目標;另一方面能夠應對瞬息萬變的市場變化,企業的最高領導者可以突破管理與經營兩方面的局限,采取有效措施靈敏應對市場不利情況,最大限度優化企業的成本管理。
(二)家族式經營的主要方式
當前我國中小企業主要的體制是家族式經營模式,簡單地說,就是家族與公司制的融合,在家族為主的公司治理中,由血緣、親緣與姻緣為基礎所構成的家族體系據此而在公司治理中占據了極為重要的統治地位。
一是內部關鍵部門人員構成的血緣性。在家族式企業中,控制關鍵部門的人員具有直接血緣關系,例如管理與經營者的子女、配偶與父母等都成為可以選擇的對象;
二是管理層人員組成的親緣性。在家族式企業中,為進一步強化管理與經營者對企業的實際控制力,往往會啟用一些具有親緣性關系的親屬,并將之放置到不同的部門擔任管理性的工作,以此構建起遍布企業的控制網絡;
三是執行層人員構成的姻緣性。為保障企業各項政策措施都得到不折不扣地履行,企業管理與經營者往往會安排與自己具有一定姻緣關系的人員到執行崗位,從而使得各項措施都得到及時落實。
(三)自有資本占有率低下
相對于大型的企業,我國中小企業在人力資源的積累、資金的儲備、企業的規模等方面都不具有自己的優勢,這也就成為我國中小企業市場占有率低下的最為主要原因之一,但是這并不妨礙其發展,這是因為,我國中小企業管理者清楚的知道自己自有資本占有率低下這一現實,于是在實施經營管理實踐中,就將有限的人力與物力集中到市場的精細化生產經營中去,從而使得我國中小企業的生產效率與核心競爭力得到大幅提升。
(四)生產經營模式較為靈活
我國中小企業基于生產經營品種的單一、科技研發能力薄弱等諸多缺點而不得不及時轉變自己的生產經營的模式,將自己有限的資金與人力資源轉向了市場營銷、重點項目的突破等方面,當然,這一靈活性的生產經營的模式的出現是具有一定基礎的,家族式經營管理的體制可以打破條條框框的限制,從而有助于我國的中小企業在及時有效適應市場發展變化基礎上采取實效性的對策措施。
二、我國企業財務風險控制問題
相對于大型的企業,我國中小企業的生產經營的經營品種的單一、科技研發能力薄弱,諸多缺點存在使之不得不及時轉變自己的生產經營的模式,從而構建起極具靈活性的管理與經營模式,將自己有限的資金與人力資源轉向了市場的細化、重點項目建設等方面,在這一過程中,企業財務風險控制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發揮作用,但是強度與可持續并不大,效果不明顯,下文就是對企業財務風險控制的獨立性、企業財務風險控制的程度、企業財務風險控制理念的落實、企業財務風險控制人力資源的建設等方面所出現問題予以論述。
(一)企業財務風險控制獨立性不強
1.財務管理人員不具有獨立的監督與管理權利
企業財務風險控制體系是為了防止金融業務與預算相背離的一個主動預警的體系,在其發展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保障作用,可以對可能發生的財務風險進行及時預測、主動糾錯,從而達到降低風險的實效,但是在具體的企業財務風險控制中,財務管理人員不具有獨立的企業財務風險控制權利,這就使之只能是處于形式化的發展狀態中。
2.機構設置處于從屬地位
一些企業低估財務風險控制體系所發揮的作用,在機構的設置上并未將其作為獨立機構予以設置,即使有的企業設置了相關的機構,但是卻存在職責不明、權力不夠的問題,從而導致其處于“名義企業財務風險控制卻無實權”的尷尬境地。
(二)存在財務管理造假現象,企業財務風險控制薄弱
我國中小企業存在著不同程度的財務管理造假現象,顯示出企業財務風險控制薄弱問題。值得一提的是,家族式企業中財務風險控制管理的主觀化傾向會使得財務管理信息透明化問題存在,以此舉例,企業的內部管理與經營者會基于私利而儀仗自己權威私下授意財務人員做假賬,虛列成本,毋庸置疑,造假賬、虛列成本的做法在一時有利于我國的中小企業短期目標的實現,但是從長期來說,則不利于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甚至于阻遏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提升。
(三)企業財務風險控制理念滯后
企業財務風險控制技術應用不足問題在我國企業中表現十分凸出。我國中小企業,依然采取的是集權式的企業財務風險控制方式,主觀化與人為化管理模式大行其道,這就使得企業財務風險控制的相關人員不再注重預測、計劃、控制等企業財務風險控制手段的應用,導致我國中小企業的企業財務風險控制處于無序的發展狀態,無法起到為企業發展規劃提供有效參考的作用。
(四)企業財務風險控制人員綜合素質低下
我國中小企業大部分屬于家族式的管理體制,血緣關系、親緣關系、姻緣關系成為管理與經營者用人的主要依據。這一用人機制使得許多不具有相應技術水平的人員處于關鍵的技術崗位是管理崗位。據調查,我國企業參與財務管理人員的地位存在不均衡發展的態勢,指的就是并不具備專業性技術水平的外調財務人員往往還居于管理的地位,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一些具備較高技術水平的專業化外聘人員則仍然居于被領導的地位,這就有了外行領導內行的嫌疑,在具體的企業財務風險控制工作中,外行的管理人員只會聽命于企業的主管領導,并不重視風險控制制度的執行,并會對自己的崗位職責產生誤判,這就直接導致了企業財務風險控制崗位職責執行力差的結果。
三、原因分析
(一)金融市場的無序發展
就金融市場資源配置的作用而言,完善金融市場資源的優化配置是構建適合于我國的中小企業的融資機制的“重頭戲”。
一方面是國家金融管制的模式,原有的金融管制的模式忽視市場的調節的作用,從而導致金融資源予不合理的配置,計劃配置的盲目性大行其道,不利于金融市場競爭主體所要求的市場發展健康環境的營造;另一方面則是金融市場主體的選擇與引進,目前金融市場的進入門檻較高,地下錢莊尚未成為合法的金融市場競爭主體,政府的監管缺失,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引發了我國企業所處的金融市場無序發展。
(二)金融市場監管體系亟待完善
金融監管所依據的法規是實施有效監管的必要工具,其法規應該涉及到競爭主體準入條件、業務活動的規范、風險的防范、市場退出機制的構建等諸多的方面,從而使得監管每一個環節都要有法可依;從短期來看,實施有效金融監管的作用是保障了我國企業相關利益群體的合法權益,這也成為金融監管最為直接的目標,但是從長期來看,則是維護了金融市場的健康發展,尤其是競爭主體退出機制的確定,則有利于凈化金融市場,使之處于健康發展的環境中。從我國的中小企業所處市場發展的視角出發,則是達到了維護金融市場的公平與正義、促進金融市場安全運作的目的。
四、解決我國企業財務風險控制問題對策
(一)提升企業財務風險控制運作的獨立性
提升企業財務風險控制的獨立性作用發揮分為整合優化業務流程,有效落實各項規章制度與加強監督核查,完善專業監督檢查制度這兩個方面。
1.整合優化業務流程,有效落實各項規章制度
正如前文所言,制度建設是強化企業財務風險控制管理的基礎,為達此目的,就要從市場化的角度出發,根據市場變化的實際情況與自己企業的主要具體的實際發展水平相結合,對現在的業務實況作出全面的梳理,從而使得制度的制定更具有實踐性,具體來說,則是要建立長效化的企業財務風險控制的制度體系,同時要明確各崗位的主要的職責,并以此作為考核獎懲的主要依據。
2.加強稽核審計,完善專業監督檢查制度
企業財務風險控制運行的狀況如何、運行質量怎樣,需要進行獨立性的稽核和不斷修正,監督核查是最后一道防線,據此而言,就要著力于做好以下兩點。第一要建立起具有獨立的性質,能夠垂直管理下屬具有企業財務監督核查權力部門。所謂的垂直管理,指的就是在企業一級管理層人員負責制下所實施的企業財務監督與管理制度,財務風險控制人事任免權與行政管理權統屬于企業一級法人;第二則是根據企業的實際狀況構建起具有實效性的量化財務管理監督與管理指標體系,這一指標量化監控體系具有“反映迅疾、判斷準確、處理果斷”的特點,從而使得企業的企業財務風險控制得到進一步的加強。
(二)企業管理層轉變觀念,及時升級技術水平
實施高效化的企業財務風險控制不能夠脫離人的因素,基于此而言,轉變企業風險控制的理念是至關重要的,這就要從兩個方面著手。首先就是要轉變管理者的思想觀念。對于管理者來說,就需要將財務風險控制的制度化與規范化發展放在首位,盡可能減少人為干預的因素,在自己的日常工作中,積極落實人員的配置、內控制度的落實等各項財務管理的制度,自己身先垂范,從而帶動企業員工財務風險控制意識的不斷提升。
在財務風險控制中,先進的技術手段應用是必不可少的,這是因為,先進的技術手段應用就起到了節約人力資源、提高工作效率、減少人為差錯等諸多的作用。目前我國的財務管理行業業已受到網絡技術的深遠影響,理應相應的軟件進行財務管理核算成為企業必備條件,據此而言,根據工作性質與計算機技術現狀,及時升級軟件,拓展其使用范圍就成為提高企業財務風險控制水平的一個十分重要的一步。
(三)建立健全企業的企業財務風險控制
實施有效的企業財務風險控制,我國的中小企業就必須加強資金管理,從而提高財務風險控制力。
一是規范資金管理行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國企業在實施經營決策的時候往往會依賴于有效的資金管理,這就要求必須確保企業財務風險控制工作的有效性,只有如此,才能夠為我國企業市場開拓行為提供資金支持;
二是明確財務管理監督重點。財務管理監督重點的確定必須要以強化資金的管理為依據,在實施內審的時候,就應該關注企業資金流轉的全過程,嚴把前監督和事中監督關。
三是完善企業財務風險控制體系建設。企業財務風險控制是加強企業財務管理的基礎,構建起適合于企業發展的內審體系十分重要,這就要從人力資源的培養、制度的建立、部門的協作等方面著手,以此促進企業財務風險控制體系運作的規范化發展。
(四)強化財務人員培訓,提高財務人員業務水平
當前我國企業財務管理已經不再是傳統意義使得手工財務管理,在互聯網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財務管理所依賴的技術工具發生了較大的進步,在這一大的形勢之下,我國的中小企業就應該順應形勢需要,加大以微電子技術為基礎,以計算機、網絡和通信為主體的生物、信息技術方面的培訓,從而提升財務風險控制的水平。
五、結語
企業融資難是一個現實問題,金融風險基于此處于高發狀態,因此就應該從提升企業財務風險控制運作的獨立性;加強資金管理,提高資金控制力、轉變財務管理理念;提高技術應用程度;強化財務人員培訓,提升崗位職責執行力等方面著手,以此健全我國企業財務風險控制體系。
參考文獻:
[1] 曹祥.論企業集團存在的財務風險與控制對策[J].經濟研究導刊.2012(36) .
[2] 吳立萍.企業財務風險防范思考[J].現代經濟信息.2012(24).
[3] 梁結珍.企業財務風險剖析與防范[J].現代商業.201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