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瑤
摘 要 隨著網絡新聞的迅猛發展,報紙新聞作為傳統的報道方式不得不進行反思。在新技術上,報紙的運用相對較差,要想提高報紙新聞的競爭力,只能從新聞的文字質量方面著手。本文對報紙新聞的采訪、寫作進行探究,研究如何進行采寫才能提高報紙新聞的質量。
關鍵詞 報紙新聞;采訪;寫作;方法;技巧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5)145-0015-02
報紙新聞即通過紙媒質媒介傳播信息的一種信息傳播方式,在信息的傳播上作出重大的貢獻。除此之外,報紙新聞還具有反應與引導社會輿論的作用,對人們的價值觀、人生觀的引導具有重要的作用[1]。
1 報紙新聞現狀
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信息的傳播速度更為迅速,網絡新聞也隨著網絡的發展迅猛沖擊著報紙新聞。與網絡新聞相比,報紙新聞不如網絡新聞形式的多樣,網絡新聞可配以音頻、聲頻的形式進行傳播;網絡新聞的傳播速度也快于報紙新聞;隨著電視機、電腦、手機的普及,網絡新聞的傳播范圍也相對較廣。因此,要提高報紙新聞的競爭力,報紙新聞要從文字上入手,在采訪與寫作環節進行突破,提高其內容的質量[2]。
2 新聞采訪
2.1 發掘新聞
作為新聞工作者要對新聞具有敏感的捕捉能力,善于發現新聞線索,善于挖掘潛在的新聞。可在與群眾的交流、政策法規以及各種會議材料中提取新聞素材、發現新聞線索。來自于群眾的中的新聞豐富多彩,多與群眾進行溝通,有利于新聞的素材的挖掘。如2012年有記者去山東省利津縣刁口鄉做采訪,采訪結束后與村民閑話家常。在聊天中,村民提到了村里的一個身殘志堅的醫生,在村里救死扶傷幾十年如一日,深受村民的愛戴。記者從中發現了新聞價值,立即對該名醫生進行采訪并發表,由此塑造了一個堅強不屈、扎根農村、服務基層的鄉村醫生模范代表,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的反響。此外,新政策法規的出臺一般都會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特別是惠民政策也是潛在性的新聞素材。如2009年家電下鄉工程的實施,可對村民以及電器生產商進行采訪,調查該政策給村民及商家帶來的影響等。
2.2 采訪現場善于觀察
現場采訪是記者進行新聞撰寫的基礎,只有善于觀察的記者,才能寫出好的新聞。報紙新聞出現枯燥乏味多數的原因在于記者對現場的觀察不細致,資料收集不全。粗略的現場觀察會導致素材的粗糙,甚至真偽得不到保證。該情況下的新聞呈現在讀者面前的是一個模糊、真實性有待考究的事件。形象化、立體化、真實的新聞才能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因此,在現場采訪中要對現場進行仔細的觀察,做出詳細的觀察、記錄。同時現場采訪是進行新聞寫作的基礎,保證新聞的真實性[3]。如2011年11月24日,京華時報發表了一篇名為《市教委叫停“希望杯”數學競賽》的新聞,相同的事件,北京晚報的新聞標題為《市教委沒有叫停“希望杯”》。令人更加疑惑的是2011年11月25日北京青年報針對相同事件發表的新聞標題卻為《市教委叫停希望杯數學競賽》,幾家報社出現了相左的新聞,誤導讀者,造成較為嚴重的社會影響。上述事件中,記者未進行仔細的采訪、調查即進行新聞寫作,導致了新聞的真實性遭到質疑,也對報社的聲譽造成惡劣影響。
2.3 確定最佳觀察角度
在采訪的時候,確定最佳的觀察角度有利于記者較快地進入采訪狀態,同時也能有針對性的進行采訪工作。如在天津塘沽爆炸事件爆發后,引起各界人士的關注。在采訪中,根據報道的主題確定采訪的最佳角度,如要表現消防戰士的英勇,則應觀察消防戰士不畏烈火進入爆炸現場滅火、消防戰士不眠不休堅持消防前線甚至是穿著厚重的消防服累倒在大馬路上的消防戰士等。通過最恰當的角度觀察,為新聞的寫作提供詳實的素材[4]。
3 新聞寫作
3.1 標題的擬定
看報看標題,新聞標題在簡明扼要的同時也要能吸引讀者的眼球。如2014年,引起國人關注的李娜在澳洲網球賽奪冠事件,國內各大報紙爭相報道。人民日報的新聞標題為《李娜再奪大滿貫》、光明日報的標題則為《李娜澳網奪冠》等,所擬標題均凝煉、簡潔,區區幾個字就告知大眾想要知道的賽事結果,引發讀者的閱讀興趣。同時,標題的擬定也不可太枯燥、單調。2015年3月有一篇標題為《為航天夢織造天羽的人—記上海空間電源研究所砷化鎵太陽電池組》在人民日報發表,與《李娜再奪大滿貫》不同的是該標題修飾語較多、凝煉度不夠,但是卻令標題更為生動、形象。此外,該標題下還有一個小標題“是女神,也是女漢子”,運用了大眾廣泛流行的網絡語言。“女神和女漢子”在吸引觀眾眼球的同時也對在砷化鎵太陽電池組中工作的女性進行了贊揚,生動、形象地對女性科學家的精神進行了詮釋。在擬定新聞標題的時候,除了要注意用詞的準確性,也要注意讀者對標題用詞的理解、接受能力。
3.2 創新寫作模式
與平常的文章相比,新聞不要求內容的豐富、用詞的華麗,只要求用簡潔的語言完整表述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與結果。我國新聞記者在新聞寫作中大多數遵循在一個固定的寫作條框內進行寫作,缺乏個性化的寫作模式。要提高報紙新聞的競爭力,就要在體裁上有所創新,借用文學體裁中的寫作手法進行新聞的撰寫,提高新聞的可讀性。如在2012年11月26日一篇標題為《“航母style”走紅,祖國強大振奮人心》被發表,在新聞內容中適當地融入了散文性,讀者在閱讀過程中,不僅能獲取新聞信息,也能受到文章的感染,增加愛國熱情、陶冶情操。除此之外,其它文學體裁的寫作方式也可以運用于新聞寫作當中,也有利于增加新聞寫作模式的豐富性。
3.3 增強新聞的真實性,提高新聞價值
新聞的客觀性與真實性是新聞的最根本的價值。新聞的客觀性、真實性除了基于事件本身的客觀、真實,在一定程度上與記者的寫作有關。記者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增加文章的真實性、客觀性。西方記者大多直接引用人物原話,對新聞人物的名字均已真實的進行報道,增強了新聞的真實性。同時,避免一些模糊不清、似是而非的詞語,使用確定的詞語如具體數字等也有利于提高新聞的真實性,提高新聞的閱讀價值。
3.4 多種寫作手法配合,增強讀者的閱讀興趣
新聞的目的在于傳播消息,多種寫作手法的運用能提高讀者的閱讀興趣,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報紙新聞傳播信息的效果。有時候,新聞簡潔式的寫作方式并不能令讀者獲取有效的信息。因此,如在新聞中出現讀者未曾接觸或較少接觸的新事物、新產品等,可運用比喻的修辭手術進行表述,提高讀者對新事物、新產品的理解程度。同時,也可利用比喻、擬人等手法進行寫作,提高新聞的趣味性,提高讀者的閱讀興趣。如人民日報在對上海空間電源研究所成員進行報道時,將其比作“為航天夢織造天羽的人”,不僅提高了讀者對該職業人員的了解,也增強了新聞的趣味性,有利于提高報紙的
銷量。
3.5 主次分明、條理清晰
一般新聞由標題、導語、主體、背景以及結語五部分組成。新聞的主要部分為標題、導語及主體,輔助部分則為背景及結語。在新聞寫作中,標題要簡明的同時要具有吸引讀者眼球的能力;作為新聞正文開頭要簡明地將新聞的核心內容進行描寫,主體則用充足的事實進行表述;背景與結局可以略寫,詳略得當,提高新聞的層次感,使新聞色內容更具有條理性。
在寫作的過程中,也可從個人問題延伸至大問題分析上,由點到面,深化新聞主題。
4 結論
隨著網絡的發展,網絡新聞以強勁的發展勢頭撼動著報紙新聞的地位。由此,要提高報紙新聞的寫作質量,在新聞中,采訪與寫作兩方面都要抓,兩方面的質量都要保證。采訪能為新聞寫作提供基礎,新聞寫作是采訪效果的直觀反映。新聞有真實、時效的要求,因此記者要保持敏感的新聞度,能夠及時挖掘新聞線索,采用有效的采訪方式進行采訪,保證新聞素材的真實、可靠性。因此,報紙新聞的每個部分都要詳略等當,選取最佳的描寫視角、運用多種寫作手法進行新聞寫作,展現報紙新聞的文字魅力,提高其市場競爭力。
參考文獻
[1]劉爽.論報紙新聞敘事的發展及前瞻[J].理論觀察,2015(5):118-119.
[2]周芳潔.概述網絡新聞與報紙新聞[J].新聞研究導刊,2015(14):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