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東軍 范有雄 胡成龍
(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 湖北 武漢 430205)
學徒是傳統的職業技能習得方式,從最初民間師徒傳授技藝,到后來演變成行會對新入行從業者的一種職業訓練制度。英國大百科全書中指出:“學徒制源于中世紀,它是手工業行會組織的重要組成部分”。英國傳統學徒制在中世紀隨著工藝和貿易行會的出現而興起,之后的二百多年間傳統學徒制逐步發展壯大,直至18世紀工業革命后建立機械化生產體系,促使學校作為新生技術工人的教育機構逐漸取代了傳統學徒制。此后一百多年,學校職業教育逐步占據職業教育與培訓的主舞臺。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學校職業教育與工作世界脫節及其課程“學問化”等問題,亦不時受到社會各界的質疑,改革呼聲漸起。
英國政府于上世紀90年代啟動“現代學徒制”計劃,至今持續二十多年,英國政府頻頻出手推動現代學徒制改革,從政策、資金撥款、管理服務等方面給予支持,并將學徒培訓與國家職業資格制度相結合,實施多種形式的監督評估,引導職業院校、培訓機構與企業合作培養技術技能型人才。
1994年9月,英國政府在14個行業部門對16~17歲中學畢業生開始試點 “現代學徒制”(Modem Apprenticeships,簡稱MA)。1995年以后,將試點擴展至54個行業,并實施面向18~19歲青年的“高級學徒制”(Advanced Modem Apprenticeship,簡稱 AMA)項目,以幫助青年學徒獲得3級國家職業資格水平證書。1997年,英國政府將之前的“國家受訓生”(National Traineeships,簡稱NT)納入“現代學徒制”培訓項目,因此,參加學徒制培訓的人數大量增加,使“現代學徒制”職業教育培訓模式得到大規模發展。1998年,英國設立培訓標準協會,主要負責監測行業企業學徒制的執行情況,以保證推廣學徒制培訓的質量。
2001年,英國成立“現代學徒制”顧問委員會,協助政府實施發展、提高和普及現代學徒制三年計劃,該計劃讓超過28%的16~24歲英國青年在工商企業接受1~2年的現代學徒培訓,以促進現代學徒制的普及和推廣。2004年,英國政府進一步改革拓展現代學徒制項目,消除25歲的年齡上限,增加面向14~16歲青年的前學徒制項目,并在現代學徒制中引進技術證書(TheTechnicalCertificate)課程,以加強學徒在非工作場所學習相關的專業技術理論知識。
2005年,英政府發布《現代學徒制藍皮書》(BlueprintforApprenticeships),首次為技能協會定義現代學徒制提供了詳細的指導守則,統一了學徒制的學習內容框架,并提供了實施規范,以保證“現代學徒制”職業教育模式的規范化發展。
2008年,英國發布《學徒制條例草案》,2009年初,正式發布《學徒制、技能、兒童與學習法》,對學徒制證書、學徒制框架體系、學徒制培訓標準、學徒制協議等方面進行了詳細規定,并專門制定了《英格蘭學徒制培訓規格標準》,以規范英格蘭地區的學徒制培訓。
2009年4月,英國正式成立“國家學徒制服務中心(NAS)”并開始對外運作,該國家性質的現代學徒制機構的建立對于英國大幅推進現代學徒制的發展進程具有重要的里程碑式意義。此后,英國現代學徒制管理體系及其運作模式逐漸健全規范,現代學徒制的參與人數及培訓質量亦穩步提升。
現代學徒制職業技術培訓框架已成為英國職業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英國現代學徒制以國家職業資格認證(NVQ)為基礎開展職業教育與培訓,并已融入8級國家資格認證體系(NQF)。英國現行的資格與學分框架(QCF)進一步明確了各類職業教育與普通學術教育的等價互通關系,“現代學徒制”課程亦被納入最新的資格與學分框架(QCF),其課程及培訓的學分獲得承認。
英國現代學徒制的層級主要分為基礎學徒制(FMA)、高級學徒制(AMA)、高等學徒制(HMA)等層次,分別對應國家職業資格等級的2、3、4級,另有“青年學徒制”項目和“前學徒制”項目為準學徒制性質,作為學徒制體系的擴展和補充。
《英格蘭學徒制培訓規格標準》中對學徒制培訓的要求有五個方面:一是學徒應完成的總學分數及接受專業技術人員指導的學時數;二是功能性關鍵技能水平;三是技術方面的知識水平;四是學徒對雇傭雙方權利與責任知曉程度;五是學習和思維能力水平等。不同層級的學徒制培訓項目根據相應的培訓規格標準,在以上五個方面的具體要求亦不相同。
依據已發布的學徒制培訓規格標準,各行業技能委員會(SSCs)對相應的行業學徒制培訓框架和學習內容作了具體的規劃設計,并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各行業具體的學徒制框架各有不同,通常學習內容一般包括技術知識課程、國家職業資格能力課程、功能性關鍵技能課程等三個方面。英國“科學、工程和制造技能委員會”制定的工程技術行業學徒框架要求如表1所示。

表1 英國“科學、工程和制造技能委員會”制定的工程技術行業學徒框架簡表
英國各類職業教育培訓機構必須按照學徒制培訓框架及各行業技能委員會規定的培訓標準組織教學與培訓,參與提供學徒制崗位的企業必須指導學徒完成全部規定的項目,如此培訓機構和企業才能得到政府的財政資助。同時,學徒也必須完成框架要求的全部培訓內容,并通過相應的認證,才可能獲得職業資格證書和文憑。
在英國,實施中、高等職業教育的實體主要有多科技術學院(現已升級為大學)、城市技術學院、第三級延續教育學院以及經過官方注冊批準的培訓機構等,這些學院和機構大多數都開展“現代學徒制”職業教育與培訓。
英國“國家學徒制服務中心(NAS)”作為全國性的學徒制機構來管理學徒制項目的運行。此外,英國行業技能委員會(SSCs)負責制定不同行業部門領域的學徒制培訓框架等,學習技能委員會(LSC)及技能資助局(SFA)負責學徒制培訓項目的撥款資助及監督。
英國現代學徒制實行申請注冊制,國家學徒制服務中心(NAS)負責為學徒制項目提供組織、協調和資助等各方面服務。用人單位可以在NAS官方網站上免費發布學徒崗位招聘信息,符合條件的學習者可自主在該網站申請學徒制培訓崗位,也可通過培訓機構推薦申請學徒崗位。獲得雇主認可的申請者,在正式注冊后即可參加由培訓機構和企業聯合開展的學徒制培訓,政府按規定對雇主和個人分別提供相應的學徒制項目資助。
學徒制培訓分為企業實訓和職業教育機構培訓兩個部分,學徒通常會被安排每周1~2天到培訓機構接受通用文化課程和相關專業理論課程的學習,其余時間在企業部分的培訓和實踐由雇主負責,通常雇主會指定一名有經驗的職員指導參訓學徒進行工作崗位技能的實踐鍛煉。此外,培訓學院也安排培訓導師負責與雇主聯絡溝通,并對學徒在培訓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提供指導,使受訓學徒能順利完成整個學徒制培訓。
本實例基于對英國約維爾學院(Yeovil College)及其合作企業進行的工程類學徒制職業教育考察學習以及在實踐教學場地進行的實際體驗。據約維爾學院和企業相關負責人的介紹,Yeovil College工程系工程制造類Level-2/3級學徒制培訓通常為期1~2年,第一年是基礎學徒制課程(Level-2),每周安排2天到培訓學院學習通用技能課程如 “數學(Maths)”、“英文(Englishs)”以及相關專業基礎理論課程等。基礎學徒制學員要求通過“數字與交流技能”一級水平認證,相關專業理論基礎課程達到技術證書二級水平以及NVQ2級相關國家職業資格認證,即可視為完成Level-2基礎學徒制培訓。
高級學徒制(Level-3)層次的學徒,每周安排1天到培訓學院學習更高級的課程,其余4天在企業進行學徒工崗位實踐鍛煉。開始高級學徒制課程之前,約維爾學院培訓導師會根據學徒的志愿及其特長,協助學徒選修不同專業子方向的培訓課程。機械制造類專業的學徒通常可選兩個方向的課程類別,其一是工程設計類課程,學徒將進一步學習工程技術基礎、CAD工程設計等課程;其二是工藝技術類課程,學徒將進一步學習車、銑加工工藝與操作以及CNC數控編程加工等課程。約維爾學院根據學徒自身學習能力的不同,對學徒完成整個學徒制培訓的學制年限管理具有一定的彈性。
英國政府在社會技能型人才短缺的情況下,借鑒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模式,大力推行的“現代學徒制”職業教育培訓改革已逐步成熟,對其主要特點可總結如下。
行業技能委員會(SSCs)由企業界的代表組成,主導界定本行業的專業技能,規劃行業的技能發展,并負責制定本行業的學徒制培訓標準。SSCs參與中、高等職業教育機構的管理。參與學徒制培訓的企業,從早期的安排學徒制崗位、選拔學徒到與學徒簽訂培訓協議,一直參與學徒制培養和訓練的全過程。
英國的國家職業資格制度(NVQ)是以國家職業標準為導向,以實際工作能力為考評依據的職業資格證書制度。在英國各行業技能委員會制定的現代學徒制培訓框架中,不同等級的學徒制框架標準均要求獲得相應等級的國家職業資格等級認證。學徒獲得的資格認證對應的學分可以得到英國學分框架 (QCF)的認可,此舉進一步促進了中高等職業教育與普通高等教育之間的銜接和貫通。
為規范現代學徒制的發展,英國政府近年來頒布了《學徒制條例草案》、《學徒制、技能、兒童與學習法》、《英格蘭學徒制培訓規格標準》等法律法規,對學徒制證書、學徒制框架體系、學徒制培訓標準、學徒制協議等方面做出明確規定,為學徒制能更加健康規范的發展提供法律保障。同時成立國家學徒制服務中心,作為全國性的學徒制運行管理機構,也有利于對學徒制的統一規劃和管理。
參與現代學徒制培訓的學徒具有雙重主體身份,學徒在參加學徒制培訓之始,需要與企業簽訂一份學徒制工作協議,因此,學徒對于企業是員工身份。另外,學徒培訓期間,每周會有固定的時間到學校參加學習,學徒在學校是學生身份。學徒在企業時主要解決工作任務“怎么做”、“怎么做好”的問題,在企業實踐感性認識的基礎上,學徒會更積極地想要弄懂工作中遇到的“為什么這樣做”的疑問。學徒為晉升工作崗位、提高收入及實現自我價值等目的,在學院培訓學習的過程中會更具主動意識,是一種“想要學”的心態,這樣更有利于提高學徒培訓學習的成效。
總而言之,英國政府從20世紀末至今持續不斷推進的現代學徒制改革,與傳統學徒制已有很大不同,現代學徒制完全建立在對職業能力的需求導向上,摒棄了對于某一特定工種的單純技藝學習。在英國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動下,職業院校與相關行業企業建立了良好合作的關系,形成了靈活的“工學交替”職業教育培訓模式。現代學徒制不僅可以讓學徒學到扎實的知識和技術,而且也有利于企業招收、培養優秀員工,已成為以需求為導向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英國政府在國家技能戰略文件中肯定了現代學徒制培訓是一種有效的技能水平提升方式。研究英國現代學徒制改革發展過程,總結其特點,可以為我國職業教育改革、現代學徒制試點提供有益的借鑒。
[1]張硯清.英國現代學徒制對廣東職業教育改革的啟示[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11(1).
[2]蔣凱.英國高等職業教育:性質定位、運行模式與特點[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0(18).
[3]關晶.英國學徒制改革的新進展[J].職教論壇,2009(17).
[4]關晶.從NQF到QCF:英國資格框架改革的新進展[J].職教通訊,2009(10).
[5]楊敏.簡論英國現代學徒制及對我國職業教育的啟示[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0(18).
[6]李敏,潘嚴娜.英國發展世界一流學徒制的最新進展[J].世界教育信息,2010(10).
[7]佘松濤,萬軍梅.英國現代學徒制實施情況及其對我國的啟示[J].職教論壇,2013(15).
[8]張璇.英國現代學徒制改革重大舉措——英國學徒制條例草案解讀[J].世界教育信息,2009(2).
[9]IIDCSF,DIUS.World-class Apprenticeships:Unlocking Talent,Building Skills for All[R].London:DCSF &DIUS,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