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衍素,李紅,李月梅,方穎,王建鵬
(四川護理職業學院,四川成都610100)
學習風格的影響因素研究
劉衍素,李紅,李月梅,方穎,王建鵬
(四川護理職業學院,四川成都610100)
目的了解影響學生學習風格的相關因素。方法用Kolb學習風格量表及學生的相關信息對中職衛校的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并統計分析。結果不同家庭教育類型、生源地、生源類別、受教育層次及是否成年的學生,學習風格類型分布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或P<0.01);學習過程偏好得分比較,差異亦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或P<0.01)。結論中職衛校學生的學習風格類型受家庭教育類型、教育程度、生源地及年齡的影響,在學習過程中對4個環節(具體經驗、反思觀察、抽象概念和主動實踐)的偏好亦受這些因素的影響,因此中職衛校的教育工作者和學生本人應利用這些因素對學習風格的影響來優化學生的學習風格,從而使學生能夠適應不同的學習內容和環境。
學習風格;Kolb學習風格模型;中職衛生學校
學習風格是學習者的先天遺傳因素、以往的學習經歷和當前環境要求綜合作用的結果[1-2],其形成和發展受多種因素的綜合作用,既體現先天特征又反映后天環境[3]。由此說明,學習風格存在可塑性,即可以通過適當訓練進行優化,同時遵循與學習風格匹配的教學實踐可以提高教學效果。因此,了解哪些因素影響學習風格的形成,一方面有利于更深入地剖析學習風格,另一方面可以為優化學習風格、提高學習效果提供參考。目前大多數相關研究都集中在對學習風格形成的個別或少數幾個相關因素的評估上,少有研究關注學習風格與學生個體、家庭及社會等諸多相關因素的系統關聯分析,而這種關聯分析有助于進一步揭示學習風格的形成和發展過程,可為學生學習風格的自我認知和優化升級、為教學策略的制訂提供有益的參考,從而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現將相關研究介紹如下。
1.1研究對象
本研究對我校4個年級13個專業97個班級的學生進行分層整群抽樣,共抽出4個年級13個專業40個班級的2 200名學生(男生204名,女生1 996名),年齡14~27歲之間,平均年齡(17.9±1.5)歲。
1.2研究工具
采用的學習風格量表由Kolb編制,徐秋梅、常明卉修訂。該量表包含12個問題,每個問題描述一種學習狀況,并附有4個選項,分別表示學習過程的4個環節:具體經驗、反思觀察、抽象概念和主動實踐。學生要對每個問題的4個選項依4分、3分、2分、1分加以排序(不重復或漏填),其中最相似的句子以4分表示,第二相似的以3分表示,第三相似的以2分表示,最不相似的以1分表示。將學習過程的得分按4個環節分別匯總,然后在Kolb學習風格模型的坐標系中找到對應點,最終得出學習過程偏好及學習風格類型[1,4],見圖1。同時采集學生的年齡、性別、民族、戶籍性質、生源地、生源類別、父母文化程度、家庭類型、家庭教育類型等相關信息。

圖1 Kolb學習周期及學習風格模型
1.3方法
以班級為單位進行分層整群抽樣調查,向被試者講明調查的目的和意義,征得同意后發放問卷,用統一指導語向學生進行必要的解釋。共發放問卷2 200份,回收有效問卷1 946份,有效問卷回收率88.5%。
1.4統計學方法
將所測數據用SPSS18.0統計軟件包進行分析,采用χ2檢驗和方差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不同因素下學習風格類型分布情況
在1 946份問卷中,1 823份能夠根據學習過程偏好得分明確判斷屬于何種學習風格,其余123份處于兩種學習風格交界處或平衡狀態。經檢驗,學生學習風格在不同民族、不同父母文化程度、不同家庭類型及不同性別間比較,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而在成年與否、不同家庭教育類型、不同生源地、不同生源類別和不同受教育層次間比較,均有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1。

表1 不同因素下學習風格類型分布情況
進一步分析不同家庭教育類型學生的學習風格類型分布后發現:民主型與專制型及縱容型家庭教育類型的學生學習風格類型分布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放任型家庭教育類型的學生不同學習風格分布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民主型家庭有更多學生擅長于聚合型、專制型家庭有更多學生擅長于順應型、縱容型家庭有更多學生擅長于發散型和順應型;同種學習風格類型下,學生的不同家庭教育類型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或P<0.01)。發散型有更多的學生來自于縱容型家庭、同化型有更多的學生來自于放任型和縱容型家庭、聚合型有更多的學生來自于民主型家庭、順應型有更少的學生來自于放任型家庭。
對來自不同生源地學生學習風格類型分布的進一步分析發現:城市與農村、縣鎮學生的學習風格類型分布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或P<0.01),農村與縣鎮學生的學習風格分布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來自同一生源地的學生學習風格類型分布具有相似的趨勢,均以聚合型和順應型居多,同化型和發散型較少;同種學習風格下,來自不同生源地學生分布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或P<0.01)。發散型和順應型有更多的學生來自縣鎮,聚合型和同化型有更多的學生來自城市。
2.2不同因素下學習過程偏好分析
對上述不同因素下及不同性別學生學習過程偏好得分的統計分析發現,在具體經驗環節,未成年學生、初中生和中專生得分顯著高于成年學生、高中生和高職生(P<0.05或P<0.01)。來自不同家庭教育類型及生源地學生得分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在抽象概念環節,男生、成年學生和高職生得分顯著高于女生、未成年學生和中專生(P<0.05或P<0.01),來自不同家庭教育類型及生源地學生得分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在主動實踐環節,女生、成年學生和高中生得分顯著高于男生、未成年學生和初中生(P<0.05),來自不同家庭教育類型學生得分比較,存在顯著性差異(P<0.01或P<0.05),見表2。

表2 不同因素下學習過程偏好得分(x±s,分)
對來自不同家庭教育類型學生的進一步分析發現:具體經驗環節,來自專制型和縱容型家庭教育學生得分顯著高于來自民主型家庭教育學生(P<0.05),且分布比例相似;抽象概念環節,來自放任型家庭教育學生得分顯著高于來自專制型家庭教育學生(P<0.05),且分布比例相似;主動實踐環節,來自民主型和專制型家庭教育學生得分顯著高于來自縱容型和放任型家庭教育學生(P<0.01或P<0.05),且分布比例相似。
進一步分析不同生源地學生的學習過程偏好各環節得分發現:具體經驗環節,縣鎮學生得分顯著高于城市和農村學生(P<0.05),且分布比例相似;抽象概念環節,城市學生得分顯著高于農村和縣鎮學生(P<0.01),且分布比例亦相似。
3.1環境對學生學習風格的影響
本研究表明,社會環境對學生學習風格的形成有一定影響。在信息的獲取上,生長在城市的孩子接觸面廣、獲取信息的渠道多、獲得的信息量大,這些孩子在現代信息的“轟炸”下,逐漸學會綜合、分析,從而選取自己需要的有利信息。這樣,城市孩子較農村和縣鎮的孩子更多偏好以抽象概念的方式獲取信息;生長在縣鎮的孩子較城市和農村的孩子更多偏好以具體經驗的方式獲取信息。
本研究還表明,家庭環境在學生學習風格形成中也起著一定作用,其中家庭教育類型的影響較明顯。在信息感知維度上,放任型家庭的孩子更多偏好以抽象概念的方式獲取信息,而專制型和縱容型家庭的孩子更多偏好以具體經驗的方式獲取信息;在信息加工維度上,民主型和專制型家庭的孩子更多偏好以主動實踐的方式加工信息。
這些結果表明學習風格的形成受成長的家庭環境、社會環境、文化背景的影響,與家庭背景及成長環境等是中職學生學習風格的重要影響因素的研究結果一致[5],而與張玘[6]關于護理職業學院學生不同的學習風格與成長環境等因素無顯著聯系的結果有差異,這種差異可能源自不同的調查群體及不同的樣本量等因素。
3.2個體因素對學生學習風格的影響
有研究表明:隨著年齡的增長,大多數個體會變得更善于分析、深思熟慮、內向慎重[1]。本研究發現,隨著學生的年齡增長、學習經歷的豐富、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學生的思維方式趨于理性化,即學生感知信息的方式由基于感覺體驗的具體經驗方式逐步向基于理性思考的抽象概念方式轉化。本校學生可能因為中職衛校人才培養目標和所學專業等原因,在信息加工維度更多偏好以主動實踐的方式加工信息,該方式與學生目前的學習要求相適應。本研究還表明,在信息感知維度上,男生更多偏好以抽象概念的方式感知信息,而女生沒有明顯的偏好。
中職衛校學生的學習風格類型分布受家庭教育類型、受教育層次、生源地、生源類別及年齡的影響,也就是說學生的學習風格是年齡、學習經歷等個體因素及家庭、學校、社會等環境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在學習過程中對4個環節的偏好亦受這些因素的影響,此外還受性別影響。因此中職衛校的教育工作者和學生本人應利用這些因素對學習風格的影響來優化學生的學習風格,從而使學生能夠適應不同的學習內容和環境,提高學習效率,增強學習效果。
[1]Kolb D A.Experiential learning:Experience as the source of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M].Englewood Cliffs N J:Prentice-Hall,1984.
[2]李冬耘.學習風格與外語教學研究芻議[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6(10):22-25.
[3]Keefe J W,Ferrell B G.Developing a Defensible Learning Style Paradigm[J].Educational leadership,1990,48(2):57-61.
[4]康淑敏.學習風格理論——西方研究綜述[J].山東外語教學,2003(3):24-28.
[5]陳梅芳,李雯,曾婕,等.醫學背景中職學生的學習風格研究[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1,17(35):4345-4347.
[6]張玘.護理職業學院學生學習風格調查及教學對策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9.
G526.5
B
1671-1246(2015)22-0117-03
四川護理職業學院院級基金資助(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