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倩穎
摘 要:眾所周知,教學方法是影響高效課堂順利實現的關鍵因素,也是確保教學目標最大化實現的重要方面。所以,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培養學生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在素質教育思想的影響下,要摒棄以往的單一“灌輸式”教學模式,要在以課改基本為理論依據的情況下選擇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來構建高效的初中語文課堂,以確保學生在精彩而有效的課堂中獲得良好發展。
關鍵詞:多樣方法;初中語文;高效課堂
高效課堂一直都是教師追求的最終教學目標,也是確保語文課程價值最大化實現的保障。所以,作為新時期的語文教師,我們要改變這種方式,要立足于語文教材,選擇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來重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以積極的心態走進語文課堂。因此,本文就從以下幾種教學方法入手對如何構建多樣方法下的高效語文課堂進行論述,以期能夠為學生健全的發展做好基礎性工作。
一、情境創設法的應用
情境創設法是指教師將學生引入到一定的場景中,引導學生去感悟文本的中心思想,去體會作者在文本中所寄予的思想情感,進而在打破課堂沉悶氣氛的同時,也確保高效語文課堂的順利實現。所以,在素質教育下,我們要結合教材內容創設有效的情境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大意,進而為高效語文課堂的順利實現做出相應的貢獻。
例如,在教學《春》時,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也為了讓學生體會作者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在本節課的授課時,我選擇了“情境創設法”。首先,我用簡單的語言向學生描述了春天的景象,同時,借助多媒體向學生播放了一些“春天”的畫面,比如春草、春花、春雨等等,目的就是要引導學生展開想象,用心去感受春天的美;接著,引導學生跟隨作者的筆調在腦海中形成一幅春景圖,進而推動學生自主參與到語文課堂活動中,并確保高效語文課堂的順利實現。
二、問題討論法的應用
心理學研究表明:合理的質疑是學生思維的起點,是學生學習的內驅力,它能使學生的探究欲望從潛伏狀態迅速轉入活躍狀態。而問題討論法的應用就是要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使學生自主、積極地參與到語文課堂活動中,成為課堂的主體。所以,我們要深入挖掘教材,要創設有效的問題情境來引導學生思考,為高效語文課堂的順利實現做好保障。
例如,在教學《我的第一本書》時,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本中心思想,也為了確保高效課堂的順利實現,授課時我選擇了“問題討論法”。首先,我結合教材內容引導學生思考下面幾個問題:(1)文題“我的第一本書”僅僅指那半本課本嗎?里面還包含了什么意思?(2)作者是以什么樣的心情來寫追憶第一本書的?(3)如何理解這是我的第一本書?……組織學生帶著問題進行閱讀思考,這樣不僅能夠加深學生的印象,鍛煉學生的文本理解能力,提高閱讀能力,同時,也能確保教學目標的順利實現。
三、自主學習法的應用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教會學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識去獲取知識,這是最高的教學技巧之所在。但是,以往的一言堂模式導致學生嚴重缺少自主應用已有知識的機會,也不利于學生健全的發展。所以,在素質教育思想的影響下,在課改下“以生為本”理念的指導下,我們可以有效運用自主學習法,給學生搭建自主學習的平臺,使學生在主動求知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并確保學生在積極參與課堂活動中掌握基本的語文知識,提高學習能力。
例如:在教學《楊修之死》時,由于該篇文章選自《三國演義》第七十二回,大部分學生對其主要講述的內容是有所了解的,所以,我選擇了“自主學習法”,目的是要給學生自由發揮的最大空間來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首先,我引導學生明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即:分析理解楊修的死因,深入探究作者的創作意圖。分析曹操和楊修的性格特征。等等。之后,引導學生結合文本內容進行自主學習,并將學習過程中產生的疑問提出來,比如:楊修既然能夠摸透曹操的心思,為什么看不到曹操對它的“不喜歡”?楊修的死到底應不應該歸因于曹操?等等。接著,作為教師的我們要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以及本節課的重難點內容進行有針對性的點撥,進而確保課堂目標的最大化實現,同時,也逐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四、小組學習法的應用
小組學習法是課改下積極倡導的一種新教學方法,該方法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加強生生之間的交流,而且與加深學生的印象,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有著密切的聯系。所以,在素質教育下,我們要有效地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以確保課堂面向全體學生,同時,也為高效課堂的順利實現做好保障工作。
例如,在習題講評中,我們可以充分發揮小組學習法的價值,要鼓勵優等生帶動學困生對相關的試題進行分析和解答。比如,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中國煙民已超過3億,占全球吸煙者總數的1/3,二手煙民更高達7.4億人,每年約有120萬人死于煙草誘發的相關疾病。——世界衛生組織資料
材料二:全球大約每6秒就有一個吸煙者死亡。一個十幾歲就開始吸煙并連續吸煙20年或更長時間的人,要比從不吸煙的人平均少活20-25年。——CCTV新聞
材料三:吸煙有害健康——煙盒上的警示語
(1)從材料一、二的數據中,你讀出了哪些信息?
(2)有人認為材料三的警示語缺乏力度,請你設計一條更有沖擊力的警示語。
該題是2012年浙江省臺州市中考語文試卷中的一道材料分析題。在講評過程中,我們要組織優等生帶動學困生去思考分析,這樣的過程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解題能力,提高學困生的學習質量,而且與全體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也有著密切的聯系。
總之,作為新時期的語文教師,我們要借助恰當的教學方法來構建高效的語文課堂,以促使學生在掌握基本語文知識的同時,語文素養也能得到大幅度提升,進而為學生健全的發展做出相應的貢獻。
參考文獻:
劉光遠.高效初中語文課堂的構建策略[J].科學中國人,2015(09).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