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紀華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指出:“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個體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度和能力,使每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的發展。”但是在我們的日常教育教學工作中,由于來自社會、家庭和學校教育及學生自身原因,導致學生學習態度消極,缺乏信心,對學習會失去興趣,發展滯后,成為“學困生”,“學困生”雖然在班級里人數不多,但影響很大,成為制約學校教育教學質量提高的一個因素。
因此,教師的教育思想理念,功能角色等都必須進行徹底轉換,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需要,以此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地發展。
一、進行情感教育,做學生的知心朋友
1.以滿腔的師愛感化學生
人們常說“愛是力量的源泉”。通過建立專門的學困生檔案,了解學困生的家庭情況,對缺乏母愛(或父愛)的學困生投入更多的師愛,如為他們一起過生日、過節日,為他們添置必要的學習和生活用品,讓他們感受集體的溫暖和老師父母般的關心。這樣才能使他們對教師的愛與期待有所感觸,從而點燃希望之火。
成立心理咨詢室,由兼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開展咨詢活動,努力做好學困生的心理疏導工作,促使其自我調節,改善人際關系,從而形成良好的學習品質。
2.表揚鼓勵為主,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數學教學過程中的教與學是一個雙邊活動,需要一個和諧、融洽、愉快的學習環境。教師的情感對學生具有直接感染作用,只有“親其師”,才能“信其道”。
師生之間的溝通可以讓老師達到被學生看作是可信賴的朋友,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進而激發學困生的學習興趣。
七年級新生剛入校時,我班有一名女生總問我這樣的問題,“老師,今天上午的自習課上數學嗎?今天下午的數學自習干什么。”于是,我便注意上了這名學生,但發現她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數學作業寫不好,考試一塌糊涂,于是我便利用課余時間找她談心,她告訴我,“老師我從小就不喜歡數學,一看到計算和應用題,我就頭疼,上初中時,我父母怕我不學數學,才為我選的數學班任。”當時我沒責備她。我告訴她:“小學數學學不好不等于初中也學不好,我相信我一定能幫你擺脫數學學習的窘境。”在以后的一段時間里,我經常找這名同學談心,幫她樹立學習數學的信心。慢慢的,她由課堂中的沉默,轉變為主動發言,由怕上數學課,轉化為盼上數學課,數學成績也由原來的不及格,提升到八九十分。
二、聚焦課堂,因材施教,提高教學效率
1.創設學習情景,激發學困生學習的興趣
新課標強調:“要讓學生在現實的情景中和已有知識的基礎上體驗和理解數學知識。”《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強調“要提供豐富的現實背景”,這個現實背景既可以來源于生活,也可來源于數學本身。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困生的學習熱情。
例如,在如何檢驗矩形相框是否合格的教學中,設計這樣的情境引入教學:我們班的宋××和焦×到一個禮品店準備買生日禮物。選了半天,她倆最后決定,買相框送給她,在里面擺放她們三個好朋友的相片,為了保證相框的美觀性,她們選擇了矩形相框,你能幫她們檢驗矩形相框是否合格嗎?
本題是課本例題“工人師傅是如何檢測窗框的?”改造題,引用班上學困生的名字,大大提高了同學們解題的興趣。學生選用的方法進行歸納總結并及時肯定,鼓勵學生回去還可以繼續思考,若想到其他的檢測方法可以與同學互相交流。確實可行的方法就可以以你的名字命名,成為“某某檢測法”并在年段加以推廣。結果一些學生的課后話題震撼了我,居然有不少學困生對“檢測矩形相框”提出各種各樣的想法,盡管有部分學生的想法被否定,但他們對課堂有意猶未盡的感覺。
2.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滿足學困生不同的學習需要
課前分層備課。教師針對本班學困生的特點進行分層備課,以保證教學質量提高和轉化學困生同時并進。我們進行集體備課,通過典型課例,研究分層教學的方法,把教師典型的分層教學設計匯編成冊。
使用課堂教學效果反饋表,讓我們對學生的知識薄弱環節有了及時、清晰的了解,對學生的輔導做到了有針對性和實效性。
[教改實驗課堂教學效果反饋表\&班級\&\&姓名\&\&時間\&\&學習內容\&\&本節課已經掌握的知識點\&\&本節課尚未掌握的知識點或例題\&\&]
在實施過程中,我們讓學困生及時填寫,及時上交,實驗教師及時匯總,及時交流,及時輔導。通過實際操作,做到了學困生的輔導有的放矢,其余學生隨同受益。課堂教學效果反饋表的使用,讓師生的溝通交流得到了進一步強化,教學效果得到了進一步鞏固,教師對自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對于以后的教學有了更有針對性的改正。
3.設計多元化的教學形式,讓學困生樂學、會學
數學往往給人感覺很深奧,很抽象。學生一般先把公式定理背熟,再模仿例題做練習,達到鞏固知識點的目的,接著又通過題海戰術使自己的解題能力得以加強。因此,學困生心目中對于數學的形象定位就是枯燥抽象,缺少人情味。為了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在教學過程中有時采用知識競賽的形式教學。
例如,在矩形判定新授課時,就采用競賽的形式。
此次競賽分為必答題和搶答題,一共有五個小組,每個小組有兩道必答題,該組由誰答題須由其他小組成員點名,答題者必須判定出正誤并說明理由或舉反例,回答正確的小組可得二十分。若其判斷出正誤而不能說明為什么的該組得十分,若判斷錯誤此題就自動升級為搶答題,由答對的小組得相應的分數,反之倒扣二十分。題目均在這副對聯每個字的后面。
(一)對角線相等的四邊形是矩形。
(生)對角線互相平分且相等的四邊形是矩形;
(勤)有一個角是直角的四邊形是矩形;
(為)有三個角相等的四邊形是矩形;
(本)三個角都相等的四邊形是矩形;
(萬)四個角都相等的四邊形是矩形;
(代)對角線互相平分、且有一個角是直角的四邊形是矩形;
(誠)一組對角互補的平行四邊形是矩形;
(做)對角線相等,且有一個角是直角的四邊形是矩形;
(基)一組對角互補的四邊形是矩形;
總之,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是有效學習的前提。濃厚的學習興趣,能激勵學生最大限度地掌握知識,取得良好學習成績,而良好的學習成績又能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及增強學習信心,形成良性循環。作為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多從學生的角度去想,著力改善師生關系,營造和諧的情感氣氛,使教學環境處于最優化,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才能“愛學”“愿學”“樂學”,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會越來越濃,就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