藺海燕
摘 要 小學生初學英語困難重重,學好英語應從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開始:首先,要注重學生聽的良好習慣的養成訓練;其次,要加強學生說的良好習慣的訓練;第三,要注重訓練學生讀的良好習慣;第四,要注重對學生寫的良好習慣的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需要持續訓練,常抓不懈。
關鍵詞 英語;學習習慣;小學生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5)19-0103-02
小學生初學英語困難重重。實踐證明,學習的過程也是習慣養成的過程。要使小學生學好英語,就得從良好的學習習慣養成開始培養,好的英語學習習慣主要是指良好的聽、說、讀、寫的習慣。
1 注重學生聽的良好習慣的養成訓練
小學英語課本多圖片少文字,為學生看圖聽音提供了必要條件。學生初學英語時能集中全部注意力聽錄音,理解錄音內容,進而正確模仿。與教材配套的錄音帶中有男、女、成人、小孩的不同音色,其音自然、地道,其景生動、逼真,學生聽來饒有興趣,這十分有助于培養良好的聽的習慣。
聽音仿讀 學習英語是從“聽”起步的。“聽”是“說” 的前提,沒有“聽”,就無從模仿“說”。只有聽得清、聽得懂,才能說得準和說得好。用心地多聽他人說英語,有助于培養對英語的敏捷反應。因此,培養學生認真聽教師或者教學錄音的示范發音,用心聽他人說英語是非常重要的前提條件。
小學生愛模仿,模仿能力也很強,但缺乏自控能力。課堂上,常有學生一聽教師示范發音,就急于開口模仿,輕聲跟講,結果導致自身發音欠準,而且還影響了他人聽音。因此,在英語起始教學階段,教師就要訓練學生靜心聽,同時要讓學生看教師發音時的嘴形,注意觀察嘴形的大、小、扁、圓等變化情況,然后再仿讀,這樣模仿效果好,學起來快。學生初學英語興趣非常高,但沒有章法、愛跟讀,一聽到錄音(教師讀)就跟說跟讀,往往只滿足于“聽到”,能跟得上說、跟得上讀,而不注意語音、語調、輕重音、句讀停頓等。因此,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先聽清楚,再仿讀。在范讀(播放錄音)前,一定要給學生提出聽的具體要求,使之聽一遍范讀或錄音,便有一次真正的收獲。
把課堂變成英語交際的平臺 英語課堂教學是小學生用英語交際的主要渠道和場所。其間,他們有很多聽英語的機會。但小學生學習注意力持久性差,特別是在聽同學發言時易走神。教師除了向學生講明專心聽同學發言的好處外,在教學上要采用生動形象、活潑多樣的教學方法與手段。特別要避免枯燥練習,要多用個別提問、接力游戲(“開火車”)、你問我答、小組討論等形式組織教學,活動內容和形式交替使用,激發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鼓勵學生大膽使用英語進行交流,讓課堂成為學生學習英語的交際平臺。
2 加強學生說的良好習慣的訓練
大膽開口說英語是學好英語的基礎。積極參加語言實踐活動,大膽開口說英語,是英語學習所必需的。小學英語教材為“說”提供了良好的素材,所選內容均來源于學生學習及日常生活,為學生所熟悉的。教材具有科學性、趣味性、親近性、實用性,為廣大師生所歡迎。這是培養大膽開口講英語的一個有利條件。因此,教師得抓住時機,充分運用教材,從起始年級,培養學生良好的說的習慣。
發揮情感教育在英語教學中的作用 英語教師要十分注意發揮“情感教育”在英語教學中的作用。古人曰:“親其師,才能信其道。”教師要用“師愛”去贏得學生的親近和信任,使師生感情雙向交流,密切師生關系,形成輕松、愉悅的課堂氣氛,從而有效地幫助學生消除心理障礙,克服怕開口說英語的緊張心理,營造敢講英語、爭講英語、愛講英語的氛圍。
創設能說英語的環境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精心組織教學,利用一切可用的教學媒體創設情境,比如圖片、實物、玩具、幻燈、投影、錄像、錄音、指套、木偶等,讓學生身置語境,有意識或無意識地開口講英語,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說英語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給學生說英語的機會 教師要從課內到課外盡可能地為學生創造講英語的實踐機會。如組織語言游戲、競賽,開辟英語學習園地,舉辦英語興趣小組,排演課本劇(英語小節目),強調師生間、學生間用英語打招呼,要求學生把所學英語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對做得好的學生及時給予表揚與獎勵,對不愛用英語開口“說話”的學生或英語學習困難生也要多鼓勵,多想辦法及時改變不利學習英語的狀況。以此造成說英語的氛圍,激勵學生多開口說英語。
教給學生用英語交流的方式方法 學生在講英語時,教師最好別去打斷,應允許學生暫時存在某些語言錯誤;待學生講完后,教師再予以糾正。這樣做不干擾學生說話的思路和意念表達,不挫傷其說英語的積極性,又能幫助其提高語言水平。在大膽開口講英語的基礎上,教師還要注重引導學生注意用英語交流的方式方法。比如:講話時音量要適度,切忌大聲喧嘩,做到語言清晰、語音標準、句讀清楚、語速適中、儀表大方;相互對話時,最好注視著對方,表示對對方的關注和尊重。良好的對話交流形式是學習英語起始階段最重要的培訓內容,也是養成良好學習英語習慣的基礎。
3 注重訓練學生讀的良好習慣
朗讀英語是小學生學習英語的主要內容之一。“讀”對小學生來說,主要是指英語“朗讀”。要求:正確拼讀單詞,響亮地、流利地朗讀課文,語音、語調正確。拼讀單詞有利于學生記憶單詞,積累詞匯。朗讀英語有利于培養學生語音、語調、節奏、語感等,也有助于“說”的能力進一步提高。
“說”英語與“讀”英語有相通之處,關系密切,兩者相輔相成。學生朗讀英語的好與差,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的示范。因此,教師必須十分注重范讀和領讀,特別是授課時一定要范讀,強化英語朗讀的示范性。授課前,教師最好先自身整音,在朗讀語言材料時告訴學生切勿犯拿來便讀的弊病,必須要先通閱朗讀內容,了解內容,理解含義,揣摩音調,然后再朗讀。這樣,朗讀效果才會更好。
小學英語課文句短簡單,讀來朗朗上口。有些學生覺得這些句都已能講能背了,在朗讀時漫不經心,不是看著一句句朗讀,而是滑音滑句,一古腦兒讀完;有的朗讀時語速、節奏掌握不好,過慢、拖沓,一字字頓著讀,或是過快,發音不到位,無停頓;在集體朗讀時,伴有拖音明顯,節奏較差,語速或快或慢等現象。為此,要對癥下藥,變換教法,及時糾正不良的朗讀現象,培養學生良好的讀的習慣。
4 注重對學生寫的良好習慣的培養
規范、整潔的英文書寫是學好英語的條件之一。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必須從書寫姿勢、方法、大小寫、筆順、標點符號和格式等方面抓起。首先要讓學生明白漢字和英文書寫的異同要求。就書寫而言,二者既有相同之點,又有不同之處。對于書寫的坐姿、握筆方法,兩者要求相同,而漢字與英文在書寫上差異很大。即使漢語拼音與英文斜體行書在書寫風格上也各異,必須對學生英文書寫進行嚴格的訓練。其次,要教給學生規范的坐姿和正確的握筆方法,因為不正確會影響身體健康,影響書寫質量與速度,對今后學習不利。保持正確坐姿和握筆方法是正確、快速書寫英文的基礎。對此,要求學生在書寫英文時做到“三個一”,即:手離筆尖一寸遠、胸離桌沿一拳遠、眼離書本一尺遠。此外,在書寫英文時,還要特別訓練學生斜放本子的技巧,這也是英文和漢字書寫的最大區別之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