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全明
摘 要 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小學語文教學也需要充分利用網絡技術和資源。在利用網絡技術進行輔助教學時,需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問題為解決對象,切實發揮好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升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
關鍵詞 小學語文;網絡技術;網絡資源庫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5)19-0152-02
1 前言
如何更好地發揮網絡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積極影響,用網絡技術輔助小學語文教學發展,已經成為當前語文教學信息化的重要課題。小學語文教師不能夠僅僅滿足于教材、黑板以及粉筆這樣的傳統教學方式,而應該充分結合網絡上的教學資源,促進小學語文教學的發展,充分發揮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觀能動性。
2 小學語文教學中網絡技術的基本輔助途徑
網絡技術對于小學語文的輔助,首先是激發小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興趣。在傳統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主要是單方面向小學生傳輸語文知識,這些知識的傳輸往往是通過小學語文教師的口頭語言講解等方式。這種方式相對而言比較抽象與枯燥,小學生容易喪失對于小學語文學習的興趣。而實際上,網絡技術的輔助能夠讓小學語文教學更加有趣[1]。比如網絡播放一些適合小學生觀看的教學視頻,這些視頻教育性和趣味性得以兼具,能夠讓小學生帶著興趣學習小學語文知識,也在很大程度上使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事半功倍。
其次,網絡技術也很大程度上拓寬了小學語文的教學方式,并且拓展了小學生的知識視野。網絡技術很大程度上補充了教師資源的空間局限,也就是小學生遇到問題可以在網絡上進行搜索,然后自行找到相關的答案,促進小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逐漸發展成為一種獨立思考的能力。教師通過網絡中的聊天工具可以和小學生進行交流,從而拓展傳統的學習方式。小學生通過語文教材學習到的知識僅僅是基礎,語文教材往往如同一部重要的索引,對每一個階段學生需要學習到的內容進行了明確的界定,但是這些界定并不是知識的整體,也并不是囊括了全部的知識,所以小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應該充分結合網絡技術,通過網絡技術掌握到更多新的知識。
3 網絡技術對于小學語文教學輔助原則
在運用網絡技術輔助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首先要明確學生是整個教學過程的主體。教師運用網絡技術時應該充分發揮小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進小學生的自我發展。小學語文教師在運用網絡技術的過程中,包括制作課件等,都應該圍繞小學生的認知水平、興趣點等進行開展,才能夠讓網絡技術真正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發揮重要的影響作用。
其次,運用網絡技術對小學語文教學進行輔助,仍然是要以解決教學上的問題作為主要原則。因為網絡技術進入到小學語文課堂中,其主要目的仍然是為了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如果遇到問題,教師應該引導他們運用網絡搜索技術對問題的解決方法進行探尋,這樣一方面用網絡成功地解決了問題,另一方面能夠讓小學生在自行解決問題的過程當中逐漸形成信心。運用互聯網技術解決問題,是整個網絡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應用的重要原則。網絡技術不能在小學語文課堂上移作他用,不可以喧賓奪主,失去其重要的價值和意義,這些都是網絡技術輔助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方面[2]。
4 網絡技術對小學語文輔助作用的途徑思考
要合理采用網絡資源庫技術支持小學語文教學 互聯網上存在非常豐富的網絡資源庫,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到這個資源庫中搜尋找到相關的資源,然后用這些資源制作成為網絡課件,以課件的方式呈現出非常豐富多彩的小學語文知識。小學生也可以通過互聯網進行搜索學習,尤其是采用網絡資源庫搜索,了解課堂上所涉及的內容。教師在課堂上往往會面對比較多的授課內容,而且很多小學語文知識必要的學科外延內容并不能夠完全在課堂上進行講授,這時候網絡資源庫就發揮其補充的教育作用。網絡資源庫可以成功地打破時間以及空間上的局限,讓小學生可以隨意地進行搜索,避免了小學語文教師一個人承擔大量的答疑、解惑工作,有效地提升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
教師不僅要利用網絡資源庫尋找制作課件、進行備課,更要鼓勵小學生發揮其自身主觀能動性,用自身的能力在網絡上尋找合適的資源,更深入地掌握相關板塊的知識內容,提升語文綜合能力。
廣泛采用網絡博客、移動互聯網交流平臺技術(如微博、微信)支持小學語文教學 小學語文教師可以通過建立網絡博客,形成小學語文課堂的主頁,對每一節即將到來的課程,將其知識的鏈接放在主頁當中。這樣小學生在預習過程中遇到重點和難點,可以到教師所設置的教學主頁中對知識進行瀏覽。這樣的一種教學技術極大地改變了過去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低、效果不明顯的情況,而且可以通過移動互聯網交流平臺進行溝通。
當前普遍出現的微信等互聯網溝通工具,實際上也可以成為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網絡裝備。對于小學語文課堂而言,關鍵是運用移動互聯網平臺,打破時間、空間的局限,盡快地解決學生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具體問題。因此,移動互聯網技術和主頁鏈接技術,都可以作為學生和教師互相交流的平臺,避免了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上的重復勞動,讓教師和學生能夠以最快的速度將知識進行了解掌握,從而推進小學語文課堂教學。
移動互聯網平臺上,小學語文教師可以設置在線答疑時間,在課堂外,小學生在完成作業、自我學習時發現新問題,都能夠及時和教師聯系進行解決。因此,運用互聯網技術對小學生的知識缺口給予亡羊補牢是非常重要的。運用更為具體的網絡資源,可以讓小學生在充分理解小學語文文章美感的過程中,進一步提升對于小學語文課程的熱愛。帶著興趣進行學習,能夠很好地讓小學語文課程的教學過程事半功倍,從而提升小學語文課程的整體教學效率[3]。
5 結束語
當前社會已經進入信息時代,各種不同類型的網絡技術已經在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產生深刻的影響。互聯網的發展對人類的生存以及發展方式產生重大影響,也非常大地提升了人類生活的便捷性。
網絡技術的革新為教學上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持,采用微博、微信等新的移動網絡即時交流技術,能極大提升教學效率。對于小學語文課程而言,應該進一步運用互聯網技術進行發展。教師要善于運用新興的網絡技術,用新的技術拉近和學生之間的距離,提升教學效率。因此,對于小學語文教學,要更好地運用網絡技術進行輔助,堅持原則,充分聯系小學語文課程中的重點和難點,以解決小學語文課程中的問題為導向,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魚國超.小學語文新課程教學要重視其“兒童性”[J].新課程研究,2011(8):58-61.
[2]王樂.小學語文教材“造假”眾說[J].教育文匯,
2011(5):11-13.
[3]呂翠梅,丁洪玉.語文教材的解讀與語文教師素養:兼論《救救孩子:小學語文教材批判》[J].語文教學通訊,
2011(9):9-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