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 陳茜 蔣維
摘 要 通過以微課、微信網絡交流技術及二維碼技術為主的新媒體技術在高職公共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的闡述,說明其對于提升學生英語知識習得及應用能力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 新媒體技術;英語教學;微課;微信
中圖分類號:H319.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5)19-0147-02
1 微課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在傳統的高職公共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先給學生講解并要求其理解以語言理論研究為主的英語語言知識體系,然后根據教學進度,進行英語相關知識點的傳授。英語語言知識體系本身是較為龐大和復雜的,包含許多的內容和要點。學生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進行學習和記憶,才能初步理解這一體系的構成,而后又要花精力和時間學習具體的知識要點。這樣的教學模式會大幅度消減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習興趣逐漸降低。而且教師在講授相關知識要點的過程中,穿插太多的英語文化、英語文學相關的知識,力求全面達到教學大綱中規定的相關能力的培養要求,卻忽略了對于英語語言知識具體實用性的側重。這就導致教師教學過程中傳授知識多,學生筆記記錄多、作業練習多,卻鮮有學生能夠合理運用英語解決現實生活中遇到的相關問題。
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以課程片段的形式形成相關教學視頻,并在互聯網中廣泛傳播分享的微課,已經受到許多學生的認可和歡迎。微課是圍繞某一個明確而具體的知識要點展開相關的教學系列活動,其教學過程時間較短(1~10分鐘),而且注重當前知識要點,是在實際應用方面的講解和研究,讓學生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理解并掌握相對龐大而復雜的知識體系,結構卻更加簡單清晰的相關知識要點。通過對于特定知識點的學習、理解、思考、研究,最終提升學生運用相關知識點解決現實生活中的相關問題的能力。
在高職公共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在課前針對英語相關具體知識要點的講授,進行提煉和萃取,制作10分鐘左右的微課視頻,并在上課開始之時給學生播放,學生通過微課視頻的講授內容進行學習。教學過程中的剩余時間,教師應指導學生就當前知識點的理解及其實際應用相關的事例,分小組進行思考和討論,積極發表自己的觀點。每小組運用手機錄制相應的學習心得視頻并上傳給教師,輪流在課堂上展示和分享。通過長期實施這樣的教學活動,使學生真正領會并掌握英語相關知識要點,從而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逐步積累,不斷建構完善自己的英語學習知識體系。
2 微信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微信是以手機媒體技術進行資源分享、經驗交流的平臺,也是學生在網絡中獲取英語相關學習資源的主要渠道。微信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使學生認識到英語課堂教學與自主學習之間緊密聯系,教師傳授的英語相關知識與英語實際應用緊密聯系,使學生真正回歸課堂教學,積極參與公共英語相關的教學活動。
在新媒體技術在公共英語教學中的引入和應用過程中,教師要正視自己從英語相關知識的“唯一講授主體”到“講授主體之一”的角色轉變,清楚地認識到,學生進行英語相關知識的學習過程中,不但從教師進行英語相關知識要點的講授中習得并掌握相關知識,而且會通過微信網絡交流技術這一主要渠道,獲取優質的在線英語教學視頻資源進行自主學習和理解。因此,教師不僅要熟悉相關英語教材和教參,還要及時關注微信交流圈中受學生歡迎的相關學習資源,在傳授給學生英語相關知識的同時,也應鼓勵學生針對教師進行相關英語知識講授的過程,與朋友圈中分享的相關優質的英語學習資源進行比較,激發學生主動思考并評價二者之間的關聯性和差異性,使學生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以“主動學習者”的態度,保持對教師講授的相關知識要點一定程度的質疑,進行英語相關知識要點的學習和掌握。教師也可以通過朋友圈中分享的英語相關學習資源,對其進行萃取和提煉,融入自己的授課內容,改進自身教學方法,使自身教學水平伴隨著學生英語應用能力的提升不斷提高。
3 二維碼技術在高職公共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傳統的英語教學過程中,學生往往根據教師的板書或課件資料,通過紙筆記錄的方式,達到掌握英語相關知識要點的目的。這樣的方式存在弊端:一方面,學生在記錄教師講授的英語相關知識要點的過程中,更多是關心自己對于相關知識要點記錄的準確程度和詳盡程度,鮮有足夠的時間針對英語相關知識要點的學習,整理或闡述自己的學習思路或觀點,結果逐漸地“被植入”包含教師從自身角度對于當前知識要點的理解或看法,缺少自己對于相關知識點的學習體會;另一方面,筆記記錄本身就是一項機械的、較長時間的、枯燥的文字記錄工作,學生經過較長時間被動的筆記記錄,會感覺自己在英語學習過程中缺少主動參與度和成就感,從而導致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興趣銳減,并漸漸脫離公共英語教學的相關活動。
“二維碼”技術在公共英語教學中的引入和應用,可以很好地解決以上兩方面的問題。其主要操作過程是:首先,教師在課前通過互聯網中的二維碼編輯軟件,將自己的電子板書或者課件資料導入編輯軟件;然后,通過使用編輯軟件,生成包含有相關教學內容的二維碼圖標;最后,運用Windows圖片編輯軟件將相應的圖標進行復制或剪輯到PPT教學課件展示過程中,或者微信朋友圈中供學生分享。學生通過手機中的二維碼掃描識別功能,掃描識別相關二維碼并即時下載當前教學相關資料,并通過手機文本編輯軟件打開相關資料,進行瀏覽和學習。
通過該技術的引入和應用,極大地壓縮了筆記記錄時間,使學生在聆聽教師進行相關知識講解的過程中,擁有更多屬于自己的時間,操作手機軟件并瀏覽學習英語教學相關的課件資料,同時根據手機上面現成的英語教學資料理解相關知識要點,思考當前知識要點的實際應用。鼓勵學生針對自己尚未理解的英語相關知識要點,運用手機文本編輯軟件,在相關資料內容中進行標注,通過小組討論交流教學環節,或者直接向教師提問,得到相關問題的解答。然后立即在微信網絡交流圈中分享相關要點的問題和具體解答過程,使其他遇到同樣問題的學生也能夠得及時的解答,從而促使更多學生理解并掌握當前英語知識要點。
在此過程中,學生也可以針對英語相關知識點的學習,通過對現成課件資料內容,運用文本編輯軟件進行修改編輯,加入自己的對于相關知識要點的思考或個人觀點,并在分小組討論中進行交流展示。學生在英語教學相關活動的過程中,通過對于手機媒體相關技術的運用,解決學習中遇到的相關困難或問題,增強了學習英語的成就感和學好英語的自信心,由英語教學活動中的“邊緣化群體”逐漸轉變為英語相關知識學習的主要參與群體。
總的來說,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新媒體技術在社會中的發展和傳播,已經對各個行業產生深遠的影響。高職公共英語教學應當抓住由這種深遠影響帶來的變化和機遇,及時進行自我改革和創新,通過對新媒體技術的應用和引入,提升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的知識習得能力和應用能力,為其畢業后順利就業、優質就業提供支持和保障。
參考文獻
[1]鄒曉偉.新媒體時代下英語專業課程教學模式創新研究[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4(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