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個稚嫩無知的小獵頭成長為可以跟企業HR 侃侃而談的顧問專家,到底需要經歷多長的時間和怎樣的成長呢?依據筆者多年來的經驗總結,大致需要經歷四個階段:1.不知道自己不知道;2.知道自己不知道;3.不知道自己知道;4.知道自己知道。通過筆者的觀察和總結,每個個體的悟性、學習能力、執行力、反思和糾正自我的能力,堅持不懈的毅力等不同方面存在差異,這四個階段所需要的時間也不盡相同。
第一年:無限痛苦
在剛接觸獵頭工作的時候,Gina 處于典型的“不知道自己不知道”階段。跟所有的大學畢業生一樣,Gina自認為有一個支點便可以撬起地球。盡管對獵頭的職能領域、陌生電話技巧、客戶公司架構、候選人信息搜集等方面一無所知,一切要從零開始學習,但年輕氣盛的 Gina 胸有成竹地踏入了這個行業,仰望天空飄來五個字:“那都不是事。”然而從入職的第一天起,Gina就陷入了痛苦的循環當中。每天都要從茫茫的網絡數據和公司資料中尋找大量的目標候選人,還要一一打電話進行溝通。她甚至一天要打幾百通陌生電話,車轱轆話的不斷重復讓她口干舌燥,而一個接一個的拒絕和掛機更是讓她感到絕望。面對來自候選人的拒絕、挑釁、質疑,Gina坦言:“不知道如何應對,似乎怎么做都是錯的,也看不到方向在哪里,非常痛苦。”
筆者給正處在這個階段的Gina們一點建議:往往 90%的職場“小鮮肉”都倒在前三個月,能夠撐下前三個月甚至一年的人,往往具備了同齡人所不具備的毅力和一點點的“傻”的精神。做獵頭需要一點“傻氣”,而這種“傻氣”往往也都是在這個階段所體現出來的。很多時候不是因為自己能力不足,也不是時機不好,而是稍微有一點挫折就產生畏難情緒,輕言放棄,其實哪一份工作不會遇到困難呢?
第二年:茅塞頓開
Gina 憑借著自己的“傻氣”度過了煉獄般的第一年,在獵頭行業上慢慢走向平穩,面對工作也比從前冷靜和謹慎。在一次候選人推薦的過程中,Gina驚訝地發現這兩個月來一直有著良好溝通的候選人居然有簡歷造假的嫌疑。Gina 開始并不相信,以為是自己哪里搞錯了,她從來沒有懷疑過這個談吐不凡、經歷豐富、幽默風趣的職業經理人會做這種事情。但是,詳實的背景調查證明了他確實對簡歷進行了美化與造假,通過走訪與其共事過的兩位同事,Gina證實他在上一家公司的從業時間只有一年,而不是他聲稱的三年。通過這件事情Gina總結出,在選人時不能只看他的表面。很多人為人低調,但卻很有實力;而有些人看似談吐不凡,只是刻意包裝,甚至造假。因此,在選擇候選人時,要通過有效的行為面試和背景調查測試其真實水平。
同時,在幫助候選人找工作時,也要對客戶公司進行深入的調查,不能道聽途說,迷信廣告的宣傳。只有在一次次的實踐中,才知道自己離真正的有水平有多少差距,即知道自己不知道。
第三年:游刃有余
根據統計和觀察,能夠進入并且堅持在獵頭工作中做三個月的,只有10%;而能夠堅持做兩年以上的,這10%中也僅存 20%。很多人是因為意志不堅定,因為有太多更加“容易”的事情可以去做。也有很多人是被各種困難嚇怕、嚇倒了。在一個行業里,如果能堅持做兩年,就證明你做出了一些成績,能夠基本靠這項技能來生存下去;你有毅力,能夠在困難中堅持下來。
第三階段已經是Gina 在獵頭行業的第三個年頭了,現在的她,是在享受這份工作。作為一名成熟的顧問,她可以同時操作十幾個可靠職位,積累的專屬職能領域候選人數量已經超過 2000人。更重要的是,由于掌握大量的行業知識和人脈資源,Gina 贏得了候選人的絕對尊重與信任,她的意見和建議經常能夠改變一個候選人的職業規劃決定。有一個她非常驕傲的案子,候選人聽從了她的建議,沒有接受另外一家看起來不錯但是內部管理十分混亂的公司,幫助其避免了“跳火坑”,這讓她感覺自己真的能夠幫助候選人。通過大量的職位操作,現在的她對職位的可靠程度和候選人的真實水平都拿捏得十分準確,15 分鐘的電話基本就能判斷出這個候選人在此公司的真實情況。自信滿滿,游刃有余,是她當前狀態的真實寫照。在享受過程和成就感的時候,沒有太多的時間去思考別的東西,這是“不知道自己知道”的階段。
第五年:行業大咖
Gina 放下手中的電話,已經是晚上九點了,她剛剛完成了一個案子,幫助一名候選人打消疑慮,成功入職。這對她來說也已經是家常便飯了。入行六年,她已經從一名獵頭菜鳥成長為行業內少有的資深顧問和團隊領袖。她能夠運用豐富的行業知識和經驗來幫助客戶分析一個空缺職位的優劣勢,根據市場的情況幫助客戶設定合理可執行的招聘方案,甚至創造新的職位,用切實的經驗規劃客戶公司的中高層人力架構,明確并順利地管理客戶的期望值。
最近一家民營地產公司找到Gina,有一個非常緊急的職位需求想請Gina幫忙,但是通過溝通,Gina 發現其中的一個中高層的崗位并不是一個人能夠勝任的,因為這個職位的匯報線是兩個副總裁,所負責的職責范圍也是兩個模塊,一個是招商,一個是營銷。HR 放到一個職位上來進行招聘,無疑是想招一個人而干兩個人的活兒,以求降低人力成本。但是這樣的后果往往是浪費人力資源增加招聘成本,徒增招聘風險和管理風險。所以 Gina 適時建議客戶降低薪酬,但是要分成兩個職位來進行招聘,一方面,專注于這兩方面職能的候選人有更多的余地進行挑選;另外一方面,兩個人分別匯報給兩個副總裁,避免導致管理層打架的情況發生,客戶最終也采納了這個方案。
在內部管理上,Gina 也快速地成長。她擅長培訓,六年的獵頭生涯讓她積累了很多職場經驗。她現在帶領的團隊業績穩定突出,在行業內已經積累了相當的口碑和客戶尊重。對于市場內各個公司的了解和把控力,使得她能夠選取更加可靠的客戶來進行合作。這個時候,Gina 已處在了“知道自己知道”,知道自己的能力、經驗、積累能夠給公司帶來什么,能夠給客戶帶來什么,知道自己的價值所在。尤其在這個剛剛不足 20 年發展的新興行業當中,已經成長成一位資深顧問。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任何程度的偉大和不凡都是從一點一滴的積累開始的。想要在獵頭行業闖出自己的一片天地,需要付出更多的辛苦和努力。等你站在一定的高度之上再來回首過往的拼搏時,你會發現:沒有白白付出的辛苦與努力。 責編/齊向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