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工程建設 管理信息化 的發展思路
信息化是指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的一種特定現象,在這種現象出現時,相對于物質資源和能源資源,人類對信息資源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信息活動(包括信息的生產、傳播和利用等)的規模相對擴大,它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作用相對增大。
信息化一般包括三個層次:
一是通過自動控制、知識密集而實現的生產工具信息化;
二是通過對生產行業乃至整個國民經濟的自動化控制而實現社會生產力系統信息化;
三是通過信息系統、咨詢產業以及其他設施而實現的社會生活信息化。
信息化的直接作用在于提高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
信息化指的是信息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以及信息技術的開發和應用。
我國實施國家信息化的總體思路是:
①以信息技術應用為導向;
②以信息資源開發和利用為中心;
③以制度創新和技術創新為動力;
④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
⑤加快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
⑥全面推動領域信息化、區域信息化、企業信息化和社會信息化進程。
工程管理信息化指的是工程管理信息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以及信息技術在工程管理中的開發和應用。工程管理信息化屬于領域信息化的范疇。
自20世紀70年代開始,信息技術經歷了一個迅速發展的過程,信息技術在建設項目管理中的應用也有一個相應的發展過程:
①70年代,單項程序的應用,如工程網絡計劃的時間參數的計算程序,施工圖預算程序等;
②80年代,程序系統的應用,如項目管理信息系統、設施管理信息系統(FacilityManagementln{ormat ionSystem,簡稱FMIS)等;
③90年代,程序系統的集成,它是隨著工程管理的集成而發展的;
④90年代末期至今,基于網絡平臺的工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