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為兵
今年生日前夕,一封來自浙江大學的信飄落到我的辦公桌上。我頗有些詫異,抽出信箋,上面寫道:“艾老師,祝您生日快樂!您也許會覺得奇怪,在通訊如此發達的今天,一個電子郵件,一條短信抑或一條微信立馬就可傳遞我的心意,但我還是愿意拿起筆,寫上幾個笨拙的字來祝福我敬愛的老師!是您讓我擁有了今天的快樂!”
看著學生的來信,我陷入了沉思:教了23年語文,當了20年班主任,帶過的學生將近千人,是什么讓一個畢業這么久的學生,還記得曾經的老師的生日?這些年,我又給予了學生一些什么?是什么力量支撐著我在教育的道路上前行?
1992年,師范畢業后,我滿懷喜悅,走上了教師崗位。剛開始,工作還蠻起勁,但安于平凡,認為做好老師的本職工作就可以了。
上世紀九十年代,在市場經濟的沖擊下,身邊不少朋友辭職,下海經商,其中包括一些老師。朋友們相繼發達了,我那點可憐的工資,與他們的收入相比,顯得十分寒酸。女兒的出生更讓我的生活捉襟見肘。去,還是留,我也開始動搖了。
后來,在朋友的“慫恿”下,我籌措資金和他們一起開過礦、辦過廠、開過公司。雖說是“兼職”,生意倒也做得風生水起。
生活條件慢慢改善了,可我總也高興不起來,覺得這種狀態不是我最想要的人生。也有朋友曾勸我,辭掉教師工作算了。我有些猶豫,畢竟當老師是我最真切的夢想。幾經掙扎,最終我還是決定聽從內心的召喚,專心做一名教師。
這些年,我始終努力去做一名讓學生喜歡的教師,獲得了“十佳班主任”的榮譽;不斷學習,改進教法,在全國“一師一優課”活動中,通過層層評比,終獲省級優課。
在這個浮躁的社會,人們周圍常常充斥著各種各樣的誘惑和紛擾,諸如購房買車、評優評模、職稱競聘、考試排名,等等,一名教師只有擁有良好的心態,才能淡定從容、安之若素。選擇了教育,也就選擇了奉獻。教師唯有不斷修煉自己,學會堅守,懂得舍棄,不盲目攀比,不自怨自艾,也不錙銖必較,只有擁有了堅韌寬廣的內心,才能遠離喧囂,遠離紛爭,寧靜致遠,將本職工作做到極致,才能從平淡而瑣碎的工作中,領略到教育的美,成為一個幸福而純粹的教育人。
(作者單位:宜都市陸城一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