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學云

摘 要:通過對中長跑測試中部分學生出現消極應付現象分析后,提出了“快1秒成績評定法”,并進行了教學實驗研究,發現應用此法可有效解決上述問題,顯著提高測試及教學效果,并探討了使用該方法時需要注意的事項及建議。
關鍵詞:體育課;測試;分析;運用
中圖分類號:G623.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2410(2015)10-0026-02
一、 快1秒成績評定法提出的背景
在上學期中長跑成績測試中部分學生態度消極、不認真、敷衍了事,雖對其做了很多思想工作,但收效甚微。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呢?
這部分學生基本上涵蓋了體育成績從好到差的各個層次,大致可分三類:第一類是測試不能合格者,他們以前的耐力跑幾乎或根本沒有合格過,久而久之也就對此項目失去了信心和勇氣,甚至認為“我耐力天生就不行”,于是在測試中持無所謂的態度,甚至會產生抵觸情緒,實在要求跑的話,也是隨便跑一下應付了事。第二類是成績較好者,他們身體條件好,跑一跑基本上就是優秀,在測試中則表現為不積極,而且這類學生往往還會給其他學生帶來消極影響。第三類是只求合格者,他們本可取得更好的成績,但因不求進取,意志力較薄弱,測試中自然不會積極盡力地去跑。
二、快1秒成績評定法是什么
難道讓這些學生就這樣下去嗎?如何才能使之認真積極地參加測試呢?這就應在測試中給予每位學生積極參與的壓力和動力,從而調動其積極性。據上述分析,我提出“快1秒成績評定法”,即在中長跑測試中,學生測試成績必須較上次測試提高至少1秒,方可進入成績的評定環節,且最低等級為合格,否則將在評定后的等級基礎上給予降一等級處理。
三、快1秒成績評定法的教學應用
在我校高一男生1000米測試實驗中筆者針對學生的客觀實際情況,結合1000米的各等級評分標準的間隔長短比例關系,制定了快1秒成績評定法中各個等級的評定標準及要求(表1)。各個層次的學生只要成績比原來成績提高1秒,便可按照評定標準提高的秒數獲得相應的等級,從而形成個性化的評價體系。
在教學初期或測試前1~2周便告知學生今后耐力跑測試時要運用此法進行成績評定。每人均有兩次測試機會,避免學生因發揮失常帶來的影響。這樣所有的學生須付出比以往更大的努力才能合格,成績差的學生也有極大的合格幾率,甚至取得優秀等級。從而較好地解決長期以來存在于測試中學生消極應付的問題。
四、快1秒成績評定法取得的教學效果及分析
1.快1秒成績評定法能顯著提高學生測試成績
經對實驗測試結果統計顯示,實驗組人均成績提高13.49秒,而對照組人均僅提高1.57秒,兩者具有顯著性差異。說明快1秒成績評定測試法教學效果顯著優于傳統測試法。
2.快1秒成績評定法能更大地提高學生學習動機水平
測試動機強弱直接影響到學生的測試行為。只有學生具有參與測試的積極動機才能更加主動地投身其中,并力求取得好成績。學習目標的達成是一個人從事學習活動最直接的動力。1000米成績快一秒是個較容易達到的目標,這就極易提高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意志力。對于第一類學生來說,不像合格成績給人的感覺是可望不可即的目標,而且還有可能取得A等級,于是有了十足的信心,積極性一下子就調動了起來。對于第二、三類學生來說,想敷衍是不可能的了,必須付出比在以往測試中更大的努力,不比以前測試快,連參與成績評定的機會都沒有。由于學生在測試中不可能準確判斷出快1秒應當使自己跑多快,往往都是全力以赴。因成績僅比以前快1秒,學生的心情也都比較放松、積極性高漲,整體測試氛圍濃厚,所有的學生都能積極地參加測試,大都發揮出了自己應有的水平,有的甚至超水平發揮。而對照組由于對考測成績思維定式的負面影響,仍然無法有效解決上述分析的消極現象,測試效果自然不夠理想。
可見,快1秒成績評定法較傳統方法更能激發各個層次學生的學習動機。在教學中運用快1秒成績評定法,所有學生都必須較以往更注重學習及測試,必須加強練習。這讓學生既感受到適宜壓力,又具有適宜的動力,學習動機也會隨之提升,學生的自覺性和主動性也就越高,這必促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其中,并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的潛能。這對實驗組學生的學習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
3.快1秒成績評定法更能體現個體差異,符合素質教育過程性評價原則
快1秒成績評定法進一步體現了學生個體間的基礎性差異,能針對學生個體形成個性化的成績評價,教學目的針對性強,注重學生學習中的過程性評價,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向自己的“最近發展區”發展而獲得最大進步,更有利于學生接受并掌握所學內容,提高學生的自信心,也能更有效的提高教學效果。
五、使用該評定方法時注意事項及建議
快1秒成績評定法較適用于客觀性評價的教學內容。使用者需明白,快1秒成績評定法中的1秒實際上是根據學校、項目、學生以往成績等進行綜合分析后而確定的一個變量,如在100米學習及測試中可設定為快0.1秒;同一項目或技術中,應隨著學生運動水平及成績的提高,提高值一般應成遞減性。若要將此法運用于評價主觀性較強的內容,首先應力求將主觀評價要求客觀化;其次,還需將評價的等級盡量細化,從而便于客觀地體現學生的進步與進步幅度,也利于客觀地進行成績評定。
在首次使用時,學生成績雖有較大的提高幅度,但也不應將提高值設置過高,否則會給以前努力的學生造成困難。等級評定的標準也許根據學生的實際、教學情況及一定理論指導適時作出科學的調整,以使其能更為科學合理。也可在首次使用此法后的成績作為今后該生評定成績的合格線,并以此將正常標準向后或向前推移,形成學生個人的個性化成績評價標準。使用者可對學生的成績科學建檔并妥善保存,從而將這種針對個人逐級提高的方法貫穿到不同學段的耐力跑教學中。這都能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動機水平,有效的提高教學效果,從而切實地踐行“以人為本”的科學評價觀。
在實施快1秒成績評定法過程中應注意積極探索相應的新措施并加以靈活運用,如:以個人提高多少成績后即可認定其相應模塊學分,或成績提高幅度較大的學生可以在評先評優中優先考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