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
摘 要:隨著教學模式的不斷改革,傳統的幼兒教學方法已經無法滿足幼兒的需求。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幼兒學習態度較為消極。因此,在現代教學中,幼兒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過程中應將游戲融入課堂教學中,提高幼兒學習積極性的同時,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從游戲在幼兒教學中實施的重要意義的分析入手,并詳細闡述了如何實現游戲在幼兒教學中的有效實施,旨在推動幼兒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升。
關鍵詞:游戲;幼兒教學;有效性
幼兒教學的核心就是提高幼兒文化素養,并帶動其全面發展。然而,從目前的現狀來看,幼兒教學中的課堂教學模式仍然存在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因此,幼兒教師應提高對游戲教學的關注,并將其付諸實踐,以此鍛煉學生的思維,并引起幼兒對教學活動的注意。
一、游戲在幼兒教學中實施的重要意義
傳統的幼兒教學方法過于單調、枯燥,因此幼兒無法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環境中。在此背景下,幼兒教師必須改變其原有教學模式,將幼兒關注的游戲融入課堂教學中,為幼兒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并由此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促使他們在良好的學習氛圍中提高自身文化素養和實踐操作能力。但是,在應用游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幼兒身心發展實際水平來設定教學目標,并在目標設定基礎上保持游戲的娛樂性,促使幼兒能更好地在游戲中放松身心,并由此完成教學。
二、如何實現游戲在幼兒教學中的有效實施
1.優化教學過程
為了將游戲融入幼兒教學課堂中,教師在設置課堂內容時應保持游戲與課堂教學內容的一致性。如,在將游戲融入課堂前,教師應對教育游戲進行選擇,確保游戲的時間適宜,且游戲的內容要貼近實際,進而確保游戲的選擇符合幼兒教學要求,并通過營造一個良好的教學氛圍,利用游戲調動幼兒的注意力。如,在幼兒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可安排幼兒利用學習過的句型自編一段對話進行表演,然后其他同學在旁邊觀看。這種教學模式可使幼兒在表演過程中鍛煉自身語言能力,同時在旁邊觀看表演的幼兒也可相應地提高自身英語聽力水平。因此,教師應提高對游戲教學方法的關注,并采取相應措施將其融入實踐課堂中,以更好地完成課堂教學目標。
2.為幼兒創設游戲情景
游戲情景的創設是幼兒教學模式改革的有效途徑。教師在創設游戲情景之前,要做好游戲的準備工作,即首先設定教學目標,并將其傳達給幼兒。其次,準備相應的游戲材料和游戲輔助道具。在準備工作完成之后,教師要根據游戲的特點規劃出游戲規則、游戲的時間等。最后,教師要對游戲的場地進行合理安排。創設游戲情景可提高幼兒課堂教學質量,因此教師應加強對其的關注,并在課堂教學中定期為幼兒創設游戲情景,促使幼兒在游戲活動中通過角色的扮演提高自身實踐動手能力,并且通過與其他幼兒之間的合作增進學生之間的友誼。
3.教師要實現對游戲的掌控
為了實現游戲在幼兒教學中的有效實施,要求教師在游戲教學中要成為游戲的掌控者。游戲教學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培養幼兒的文化素養,并加強幼兒對相關知識的學習。因此,教師在游戲教學中首先要通過調查掌握幼兒自身的興趣,然后通過對幼兒自身興趣的分析更好地開展游戲教學,并能相應提高游戲設置的合理性。在開展游戲教學過程中,為了更好地實現對游戲的掌控,教師不僅要根據游戲具體實施狀況對游戲中幼兒的行為進行指導,確保游戲進度能按照計劃進行;而且要對游戲環節進行觀察,并在觀察過程中總結幼兒行為,觀察幼兒在游戲中的表現,從而更好地提高游戲教學實效性。與此同時,在觀察的過程中教師應抓住每一個機遇將教學內容與游戲環節相聯系。
4.教師要對游戲做出合理的評價
游戲教學模式的實施可提高幼兒課堂教學質量,促使幼兒在活動中提高自身的實踐動手能力等。但是,為了促進游戲教學在幼兒課堂教學中的有效實施,在課堂游戲結束之后,教師應根據自身對游戲過程的觀察對游戲的各個方面進行總結。該時間段的幼兒還沉浸在游戲的愉快氛圍之中,因此是開展教育的最佳時期。教師應有效抓住這一教育機遇,如教師應對游戲中的成功環節進行分析和評價,通過評價環節促使幼兒可以更好地了解到游戲的本質內容等。并致使幼兒在今后的游戲活動中,能更好地投入到游戲氛圍中鍛煉自身能力。而且,通過游戲評價環節的開展,也可促使教師積累游戲經驗,進而更好地對游戲環節進行掌控。
綜上可知,傳統的幼兒課堂教師模式無法調動幼兒對學習的積極性,因此導致幼兒在課堂互動中不愿意主動表現自己。對于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合理應用游戲教學方法,促使幼兒在游戲中能放松身心,并較好地投入到游戲環節中。但是,在開展游戲教學方法過程中,教師要先明確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從而選擇適宜的游戲類型,以更好地實現教學與游戲的結合以及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王雋.如何看待信息技術在幼兒教育中的應用[J].人民教育,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