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香紅
隨著體育教學觀念的更新,現代體育教學正朝著多元化方向發展。“實心球教學”已作為體育課程教學中的重要教材,中考的必考項目之一,它充滿著探索的樂趣,可以磨礪學生的意志,鍛造學生的自信。有助于轉變傳統的學習方式,有助于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能提高投擲實心球能力,本人覺得利用一些案例教學進行實驗研究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案例一】石頭的妙用
在學生掌握徒手動作后,如何讓學生鞏固動作技術,提高出手速度呢?我引導學生動腦思考,用什么器材來練習,既安全又能增加練習的密度,學生開始探討,有的說用實心球,有的說用乒乓球、壘球、小石頭、小磚塊等,綜合學生的回答,也為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于是采用簡單又容易找的器材——小石頭。教學中,我一聲令下,學生每人撿5~7塊石頭,快速站在跑道內沿的外面一字排開,根據我的言語提示:1——雙手持球,2——做好雙手頭上擲實心球的準備姿勢,哨聲——利用口訣,快速地采用雙手頭上擲實心球地方法擲石頭。在同學們的努力下90%的學生較好地掌握了雙手頭上擲實心球的動作要領,且出手速度也快,角度也適宜。
【案例二】數學題添樂趣
課的基本部分開始時,我問:“大家學過拋物線吧?老師今天帶來了一道數學題,請同學們做一做,看看誰的反應快!答對有獎。你們愿意接受挑戰嗎?”學生一聽,頓時來了興趣,齊喊:“接受!”這時,我亮題:“如果想讓拋物線的水平距離最長,拋出的物體角度多少最好?拋出時的速度慢好還是快好?”學生搶著回答:“老師太簡單了,角度45度,速度當然是快好了。”我趁機表揚他們:“不錯!”并引入課的內容學習,同時強調影響雙手頭上擲實心球的兩個因素:出手角度和出手速度。
根據以上案例,首先,引導學生討論和思考:“拋物線的概念?”“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投擲運動項目?”“哪些練習可以發展向上肢能力?”學生認真思考討論并進行回答,老師針對學生回答的問題給予評價。其次,為了幫助學生理解原地雙手頭上擲實心球的動作要領,引用案例一的方法,仔細鉆研原地雙手頭上擲實心球的動作,兩腳前后開立,面對投擲方向,雙手舉球至頭上方稍后仰,腿微屈,然后蹬地、收腹、揮臂,將球向前上方拋出。通過各種上肢力量、腰腹力量等一些素質練習來提高學生的素質與能力。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能力自行選擇各種方法進行練習,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向更遠的目標邁進,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體驗成功的喜悅。
案例分析與結論:
一、激發學習興趣,體驗成功樂趣
經過一階段的實踐,各種教學方法在實心球教學中受到學生的歡迎,提高了學生上好體育課的積極性。在原地雙手頭上擲實心球課程中,采用不同的角度、遠度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在教師耐心、細致的講解和鼓舞下,學生逐漸消除心理壓力,自信心得到了增強,看到了成績、進步,享受到成功的喜悅。
二、培養學生自我鍛煉的能力
學生自我鍛煉能力是在體育實踐中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的。通過自身的實踐、觀察、體驗與思考,從發現中提出問題,然后積極主動地去嘗試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主動性和探究性。把學到的知識逐漸積累,運用于實踐鍛煉中,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自我評價、自我鍛煉的能力,為終身體育鍛煉奠定了基礎。
三、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合作意識
創新精神是素質教育的核心,體育教學更是以創新為生命力。讓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特點,使學生能夠更好地發揮主觀能動性,看得多、練得多、問得多、想得多。例如,在“實心球”的研究性課題活動中,學生通過觀看錄像、各種比賽以及自身的鍛煉等進行研究學習,提出了許多關于投擲實心球的方法(前拋、后拋、單手擲(推)、雙手擲(拋)、單手滾等等),培養了學生團結合作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