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佩佩
摘 要:幼兒教育小學化,指的是幼兒教育的管理、教學模式及內容等都偏向于小學階段,注重知識的傳授,忽視幼兒的生理及心理發(fā)展,直接向幼兒傳授小學階段才應接受的具體教科書知識,是與幼兒身心發(fā)展特點嚴重相違背的,對幼兒自身的健康成長帶來了很大的負面影響。
關鍵詞:幼兒教育;危害;防止對策
筆者作為一名幼兒教育工作者,深知幼兒教育小學化對幼兒健康成長帶來的危害。筆者就結合多年教學經驗,對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的危害做了一番闡述,然后提出幾點防止對策。
一、幼兒教育小學化的危害
1.危害幼兒身體健康
各個教育階段所實施的教學活動,都應與各階段學生的生理特點相適應,但是幼兒教育小學化,實施的是小學階段的教學模式、教授的是小學階段的教學內容,而教學對象是生理特點與小學生有一定差距的幼兒,他們的身體正在成長階段,機體與神經系統(tǒng)相對脆弱。如果我們要求他們長時間地學習,大腦很快就會產生疲勞,神經系統(tǒng)會受到傷害,而且會導致幼兒出現(xiàn)近視、駝背等不良現(xiàn)象,對幼兒的正常發(fā)育產生了極壞影響。
2.危害幼兒的心理發(fā)展
幼兒的天性是愛玩,但是幼兒教育小學化,總是讓幼兒像小學生那樣去學習和完成大量的學習任務,如寫字、計算等,他們玩耍的權利被剝奪了,而且由于他們的智力水平、接受能力等達不到小學生的標準,因此在學習時常常感到很吃力。這就容易使幼兒產生自卑心理,而且覺得內心壓抑,進而漸漸變得畏懼學習、厭惡學習,產生了厭學情緒,危害了幼兒的心理發(fā)展。
3.危害幼兒的后續(xù)學習
幼兒在幼兒園已學過小學階段知識,升入小學后,會由于知識重復而變得缺乏學習興趣,同時也會存在“這些知識我都會”的心理,而開始在課堂上做各種小動作,或者走神、開小差,使幼兒養(yǎng)成了不好好聽講、不積極完成作業(yè)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態(tài)度,對幼兒的后續(xù)學習產生了極大危害。
幼兒教育小學化的危害還有很多,筆者不再一一闡述,下面筆者對防止幼兒教育小學化的對策談幾點膚淺見解。
二、幼兒教育小學化的防止對策
1.遵循幼教規(guī)律,端正辦學思想
要想杜絕幼兒教育小學化現(xiàn)象的發(fā)生,廣大幼兒教育工作者應意識到,幼兒教育的教學任務是幫助幼兒發(fā)展各方面的能力。所以,幼兒園應遵循幼教規(guī)律,端正辦學思想,幼兒教育的內容、形式、方法等都要與小學有嚴格的區(qū)別,要根據(jù)幼兒的心理、生理特征去設計,從而促進幼兒各方面能力的發(fā)展。
2.正確對待幼兒和小學教育之間的銜接
盡管幼兒教育小學化對幼兒的健康成長產生重要危害,但我們不能否認,幼兒教育與小學教育確實應存在聯(lián)系。那么,如何杜絕幼兒教育小學化危害,這就需要我們正確對待幼兒和小學教育之間的銜接。比如,我們可以在遵循大班幼兒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的基礎上,對大班幼兒做針對性的教育工作,為他們日后更好地適應小學學習和生活做好準備。
3.指導幼兒家長加強育兒知識,樹立新知識觀念
作為幼教工作者,我認為我們有必要通過各種途徑轉變幼兒家長的思想觀念,讓他們理解“以幼兒發(fā)展為本、科學教育幼兒”的教學新思想,并宣傳各種科學的幼兒教育,加強家長的育兒知識,同時要讓他們明白,不可用成績來要衡量幼兒教育的內容,它還包括幼兒的心理、情緒、能力等,讓幼兒家長樹立新知,正確對待幼兒教育。
總之,幼兒教育小學化,違背了幼兒教育的規(guī)律和宗旨,對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的危害是顯而易見的。作為幼教工作者,我們一定要充分認識到這一點,并采取各種行之有效的措施來防止這種現(xiàn)象的發(fā)生,讓幼兒在快樂、和諧的幼兒教育環(huán)境中獲得成長和發(fā)展。
參考文獻:
劉璐.我國當代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問題研究[D].西南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