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洋
摘 要:國內外教育中,數字故事在教育中應用的研究正逐步開展,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果。針對數字故事的特點及其在教育中的優勢與作用,研究試圖把數字故事與小學品德與社會課程相結合。
關鍵詞:數字故事;小學品德;應用
隨著我國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推進,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優勢與作用日益顯現。數字故事作為一種信息化教學方法,是故事的數字化表達,以更加直觀、更加形象與更加生動有趣的形式展示出來,本文主要探討了數字故事在小學品德課程中的應用。
一、數字故事的基本概念
在青少年的教育中,一個有意義的故事所含有的深刻含義帶給人們生活啟迪,在人類傳播道德教育的過程中,故事發揮著不可替代的媒介作用。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促進教育信息化的發展,促使數字故事的誕生。在傳統的故事中,口頭表達是主要的表達方式,而數字故事則是將傳統的故事通過現代化信息技術來表達,利用各種各樣的媒體元素對故事人物進行生動形象的表現,促使故事的發展以及主題得到更為深刻的表達。在國外,數字故事被廣泛定義為,通過計算機軟件來敘述故事的方法;在我國,數字故事被認為是在教學過程中把教學小故事和現代科學技術結合,綜合利用各種多媒體原色,從而創造出可視化的故事。
制作故事的過程中,可以運用各種軟件與方式參與制作。例如,PPT軟件、電影制作軟件、會聲會影、動畫制作軟件以及影音制作軟件等,數字故事制作的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步驟:確定主題、創作文本、搜集素材、編輯合成、評價作品。
二、數字故事應用于小學品德課程中
1.數字故事教學方案設計
在進行數字故事教學方案設計前,應當先通過問卷調查來了解小學生對數字故事的認識設計相關問題來讓學生回答,由此可以清楚地了解數字故事在小學品德教育中的應用情況以及受歡迎程度。教師通過數字故事來進行小學品德課堂教學的時候,需要遵循一定的教學原則。首先,數字故事必須與學生的學習生活貼近。教師在選擇合適故事主題的時候,應當根據學生的學習與生活認知事物、環境來進行選擇,小學生主要屬于具體思維,只有具體生動的數字故事,才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學生學習生活道德上的共鳴,從而實現學生人生觀、道德觀、價值觀的培養。其次,在設計數字故事的過程中,應當注重故事的啟迪性,可以通過故事情節的增加與設計來向學生提問,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熱情。最后,在設計數字故事進行小學品德教育的過程中,應當注重學生多方面能力的培養與發展,不僅僅促使學生通過眼睛和嘴巴來觀看與探討故事,而且還要讓學生學會聆聽他人的故事感悟,從而體會故事的真正內涵。
2.教學案例制作
制作數字故事教學方案的過程中,應當根據學生的興趣來制作。例如,在《叔叔阿姨辛苦了》的學習中,可以編制兩個與勞動相關的數字故事《勞動創造幸福》。
在山上的一個建筑工地里,附近除了一間小餐館以外,沒有其他商店,老板為了可以讓這個工地的工人可以解決吃飯問題,承受著經濟壓力始終堅持經營這間餐館。每天天蒙蒙亮,這間餐館的老板和老板娘就準備飯菜,開始一天忙碌的生活。工人們在這間小餐館內享受香噴噴的午飯,填飽了肚子,緩解了工作疲勞。等待工人們吃完飯陸續離開后,餐館的老板和老板娘又開始忙著搞清潔衛生。每天都如此,為建筑工地的勞動者提供服務。還有很多像他們這樣的勞動者,為人們提供各種各樣的服務,創造了美好的生活。
通過故事的教育,促使學生學會尊重勞動者,學會感恩他人,感恩自己美好的生活,并且樹立起為人民服務的美好道德品質。
綜上所述,在小學品德教育中應用數學故事,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改善教學方式,促使教學效率的提高,并且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以及發展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素質。
參考文獻:
[1]楊瑞霞.新課改下品德教學設計新理念[J].學周刊,2013.
[2]婁智華,鐘琦.數字故事創作理念探析[J].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12.
[3]何克抗.學習“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對“信息技術與教育深度融合”的解讀[J].中國電化教育,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