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紹峰+孔又平
摘 要:改革開放以來,國家采取一系列措施和政策,為民營企業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社會環境,我國民營企業在過去幾十年取得了快速的發展,其在國民經濟發展中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伴隨著社會生產和科技的快速發展,民營企業的發展面臨瓶頸,發展止步不前,在企業發展規模、企業管理以及企業可持續發展等方面亟待改進。因此,民營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需要不斷突破自身局限,靠自身努力尋求企業生存發展的方法,也要積極尋求社會各界的支持,實現自身的突破發展。本文在對我國民營企業發展現狀和問題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探討了民營企業實現自我突破的相關對策。
關鍵詞:民營企業;發展瓶頸;問題;突破方法
一、引言
1978年,我國走上改革開放的道路,我國民營企業的發展迎來了春天。我國民營企業具有分布廣、數量多、且在國民經濟中發揮著不可替代作用的特點,其健康長久發展關系到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同時,民營經濟作為我國特定層次的企業,其不僅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并且也是國有企業不可或缺的伙伴。隨著社會生產力和水平的日益發展,我國將會生成更多的民營企業。然而,我國民營企業則會分布更散,在生存力方面也變得更加脆弱,在推動自身發展也處于瓶頸期。基于民營企業這一發展現狀,探討了我國民營企業發展現狀及存在問題,對于促進民營企業的發展是具有積極作用的。
二、我國民營企業發展瓶頸的分析
1.我國民營企業發展現狀的分析
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以來,我國民營企業迅速發展起來,成為市場經濟新的增長點,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國民經濟的發展。據相關資料顯示,我國當前在冊的民營企業大概超過1000萬家,在我國利稅收入貢獻所占比例為45%,在全國龔古爾總產值和全國出口額的比例都為60%以上。由此可見,民營企業的健康發展,直接關系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然而,當前民營企業的發展仍然存在一些制約因素,導致民營企業發展緩慢,在企業發展前景方面難以實現“質”的突破。在社會發展新形勢下,民營企業如何突破自身發展瓶頸,是我們需要正視的問題。
2.民營企業發展瓶頸的分析
(1)民營企業在創新方面能力不強
與大型國有企業相比,民營企業具有靈活調整自身發展策略的優勢,多數民營企業也具有用于開拓和大力發展創新的精神。然而,民營企業在企業規模方面較小,大部分民營企業在管理方面實行的還是家族制管理,這樣,就很難真正吸收到高水平的管理人才和創新型人才,參與到企業的管理域發展過程中。與家族人員相比,民營企業外來的員工的工作潛能和特長并不能得到真正的發揮,這就決定了部分民營企業的發展是非常具有局限性的。同時,民營企業在資金方面遇到難題是常見的現象,這就導致企業在企業創新方面的投入較少,企業在開拓與前進的時候難免會瞻前顧后,企業的創新不夠,就決定了企業發展的空間變小,前景有限。
(2)民營企業管理模式難以適應當前社會的發展
企業的良好發展,需要優秀的管理者,需要不斷有新鮮血液注入到企業的管理中,才能促使企業管理模式的不斷創新,才能適應新形勢的發展。當前,我國民營企業管理模式多為家族制管理。家族制管理模式在特定時期內具有一定的優勢,但是在激烈市場競爭環境下,這種管理模式就很難適應當前經濟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這種管理模式極大限制了員工潛發揮,在吸收高素質人才方面不占優勢。另外,家族制管理模式在企業發展管理方面容易出現“近視癥”。換句話說,企業負責人缺乏長遠的眼光,只注重眼前利益,還有就是缺乏整體系統的觀念,忽視其他社會因素對企業長久發展的作用,只看到企業的經濟效益。
(3)民營企業從業者綜合素質不高,產品競爭力較低
在調查中,我們能夠發現民營企業從業者在知識文化水平、專業知識能力以及操作技能等方面都不高。多數民營企業都沒有對員工的教育與培訓給予足夠的重視,在提高員工從業技能方面投入不高,存在“只用不教”的現象,員工的綜合能力難以得到提高。企業員工知識水平和技術水平過低,必然會導致企業產品價值含量和產品質量不高的后果,更有甚者,會導致企業安全事故的發生。企業員工綜合素質低,就決定員工在技術創新方面能力不強,企業的生產往往是重復生產,產品生產缺乏創新,自然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難以保持優勢,必然會導致企業跟不上社會的發展步伐,難以滿足社會的需求。
三、我國民營企業發展對策的分析
1.加大創新投資,走自主創新之路
發展之初,民營企業多是從生產加工型或者勞動密集型等比較傳統的行業起家的。傳統工業發展模式賺取的是低額利潤,主要是依靠傳統勞動力成本優勢,這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之初,民營企業是占有一定優勢的。然而,隨著計算機信息技術以及時代的不斷發展,民營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并不占優勢,特別是一些缺乏技術創新的企業更是走向了沒落。
因此,民營企業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就要加大對創新的投入,走自主創新之路。創新是技術的創新,是人才的創新。要想在創新的道路上取得進步,就要不斷進行技術革新,走品牌經濟之路。同時,除了民營企業自身注重創新,政府也要給予一定的支持。例如,進入21世紀以來,政府選擇了八個城市,作為政府提供技術創新支持的城市,為民營企業的創新發展提供完善的服務。政府還拿出一部分資金,用作支持民營企業技術創新基金,為民營企業的技術創新提供更為全面的支持,促進民營企業真正走上自主創新的道路。
2.建立完善的信用評價體系和擔保體系
民營企業的發展,時時都面臨著資金困難的問題,這就要進行一定的融資。而有效的信用擔保,是確保民營企業能夠進行外部融資的基本條件。因此,政府相關部門要積極制定相關政策和措施,通過多渠道為民營企業建立貸款擔保基金,切實解決民營企業發展過程中擔保難和貸款難的問題。目前,我國關于民營企業服務的專業信用評價機構發展還很不完善,民營企業信用評價指標主要是參考國有企業信用評價標準,并在結合民營企業自身發展實際情況的基礎上制定的。同時,可以借助信息化技術手段,建立相關民營企業信用信息數據庫,利用這個信息庫,可以迅速對企業的信用指數進行評價,有助于解決企業貸款難的問題。
3.現代企業制度在民營企業的建立
我國民營企業多是家族式的企業,然而,隨著社會發展和民營企業規模的擴大,家族式管理中的積極因素開始阻礙民營企業的發展,民營企業要積極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才能促使企業的管理跟上社會的發展。
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有利于:
(1)有助于民營企業競爭力的提高
現代企業制度下,不再是狹隘的以地域尤其是血緣為。這樣,全體員工就會有團體意識和內部合作意識,積極為企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把企業當成自己的事業去努力,這對提高企業的競爭力是非常重要的。
(2)吸收外來優秀人才
在狹隘的家族管理模式下,企業不可能讓家族外的員工參與到企業的管理中例如,日本著名的松下公司就是家族式企業,但是公司規模的擴大,他們招收了一批大學生。此時,他們已經開始認識到團體合作的重要性,他們積極幫助大學生們樹立大家庭的意識,團隊人人員努力工作,最終促使松下公司從家族企業發展到如今的跨國集團。
(3)促進外來資金的引入
民營企業受自身發展局限,資金往往更局限性。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能為企業發展引入更多的資金,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保證。例如,美國的福特公司原本也是家族式企業,但是在發展中其就放棄了控股權,為企業的發展注入了更多的資金,其成就今日有目共睹。
4.加強企業文化建設,提升員工素質
企業文化是企業一種無形的約束力,更是一種潛在競爭力,更是企業向前發展的不竭精神動力。企業文化體現出的時企業的內在精神,能為員工的發展指明方向。同時,企業要注重對員工的教育和培訓,可以積極開展各種講座,加強員工的專業素養,還可以讓員工參加一些定期的培訓班,在學習中提升自己的操作技能。只有員工的綜合素質得以提升,才是確保民營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根本保證。
四、結語
民營經濟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門,在推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快速發展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理應受到重視。當前,民營企業的進入發展的瓶頸期,其要抓住自己面臨的問題,并積極解決問題,才能提升民營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取得突破性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明章.發展民營經濟不是重建私有制-論社會主義公有制實現形式的實質.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3年(05).
[2]葉海濱.從我國民營企業發展歷程看馬克思三大社會形態理論的現實意義.社會科學家,2012(01)
[3]姚銀燕.試論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發展民營經濟的必然性——發展現狀及其趨勢.中共江蘇省委黨校碩士學位論文,2006(05).
[4]肖紅.淺談我國民營中小企業發展現狀與對策.重慶社會工作職業學院學報,2012(20).
作者簡介:劉紹峰(1982.06- ),男,漢族,籍貫:安徽,學歷:本科,職稱:助教,研究方向:市場營銷;孔又平(1986.10- ),女,漢族,籍貫:重慶,學歷:本科,研究方向:財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