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富軍
家庭教育對于孩子的長遠發展,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學校的教育又是全面系統的,是對以家庭教育的延伸與補充。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這兩者又能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使孩子更早地適應社會的發展。家長會則是連接著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橋梁,然而處于農村的民族學生家長由于文化層次低,對家庭教育的作用認識缺位失位。將重點剖析維漢合校開展家長會的重要性,明確家長的責任以及班主任該用怎樣的方式吸引本校維吾爾族家長的眼球,增強家長的意識與提高家庭教育對于孩子學習的認知度。
民漢合校家長會農村認知度隨著中國在國際上的綜合實力的提高,經濟的發展,我國教育教學水平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家長已經重視對自己孩子學習漢語的教育。據湖北大學召開發布會聯合發布《文化設建藍皮書·中國文化發展報告》指出截至2013年年底,全世界已經有120個國家(地區)建立了440所孔子學院和646個孔子課堂,共計1086個。其中,美國開辦的孔子學院數量最多,共97所。足見漢語在國際上的地位影響,更何況是自己國家的通用語言,家庭的重視度直接影響著孩子學習漢語的能力。就拿本校來說,本校是一所完全按照漢校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且本人帶四年級漢語文課程,有些家長重視漢語,自己的孩子漢語能力就特別強,對于不重視的家庭來說,孩子學習漢語的能力就比較落后。而顧明遠教授指出:家庭教育是最早的教育,它是一切教育的基礎。可見,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占據的位置,但是這又要通過家長會來完成。從2004年開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印發《關于大力推進“雙語”教學工作的決定》后,“雙語”教學在全疆迅猛發展。新疆的農村雙語教學覆蓋率逐年提高,特別是對于民漢合校來說,面對語言不通,文化層次的高低,漢語運用能力水平的不同,對于開展家長會促進家庭教育尤其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與作用。
一、明確家長職責以及開展家長會意義與作用
孩子教育是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結合體。俗話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品德之源頭為語言”可見第一任教師作用何其大,孩子的語言習得就得與家庭教育,而且影響著孩子的一生,因為父母親是孩子的第一語言教師。而傳統觀念上好多家長都認為孩子的教育都是學校的事情,特別是對處在農村的民族家長來說,這個觀念根深蒂固去。拿本校來說,教育學生全都是學校的事情,甚至孩子的吃、穿、禮貌用語等都是學校的事,家長豈不知道孩子的有些言行是受家庭的影響,而這又得通過家長會才能更好地實施,因此首先必須向家長澄清孩子的教育不僅是學校的事情,還是家庭的事情。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孩子的言行舉止獲得首先是家庭教育(尤其母親為主),學校教育,集體教育,自我教育,書籍教育,社會教育。可知孩子教育來自六個方面,而這六個方面是相輔相成的,然而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是最為簡易可操作習得的方式,也是孩子在間接實踐與實際實踐中學習獲得知識。因此家長會是一個組織,并不是班主任向家長以匯報成績為主的班會觀念。早在1987美國聯合家長會組織已經出現。我國臺灣地區1968~1986省公報中就有設立家長會的法令依據《各學校學生家長會設置辦法》。家長會是促進民漢合校民族團結的基礎,也是推進漢族教師與民族家長溝通的橋梁,更是家長學校溝通的有效方式之一,不斷促進孩子學習漢語的進步的動力。
二、班主任開展家長會的形式與方式
1.以維吾爾語為基礎,讓學生翻譯始終貫穿家長會的始終。拿本校來說,本人開展家長會一直采用學生翻譯的模式開展家長會。
2.文化為載體,結合漢維優秀的傳統文化。例如,維吾爾族中的禮儀,年輕人見了老人主動問好,對自己的父母也一樣。“在道德教育中,孝敬父母最為重要。尤其父母的養育之恩,無論用任何方式都難以報答”。《古蘭經》中的孝文化,此時本人就讓本班學生演示在家里優良的習慣,此刻根據班級學生的特點,平時本人注意學生的特點,專一挑那些有點的漢族和維吾爾族學生表演。例如,吃飯時候,你該怎么坐,怎樣吃飯,吃飯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對于這可以拍成照片或者視頻,開家長會前用多媒體播放,再把漢族關于孝方面的文化傳統播放出來,讓家長親眼感覺到這種文化的結合點,讓他們內心感到親切,達成共識,更注重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注重教育孩子學習漢語的意識。
3.方式靈活多樣,家長體驗游戲。本人提前讓學生準備節目,唱歌、跳民族舞蹈、做游戲等。例如,做“老鷹抓小雞”的游戲,本人要求做3次,第一次,邀請所有的母親玩這個游戲;第二次,讓父親玩這個游戲,孩子觀看。活動過程中,本班有一些家長偷空子,抓住了卻說沒有抓住。此時本人再讓本班的學生來做這個游戲,家長觀看,結果出現與家長同樣的問題?此刻本人向家長提問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問題?本人再提出游戲規則的重要,讓家長明白那會的做法就會影響自己孩子的行為。蘇霍林姆斯基說:家長應該認識到,兒子或者女兒首先是向他們學習的,包括學習好的品質和壞的品質。所以,孩子的家庭教育很重要,此時繼續再讓部分維吾爾族家長和漢族家長發表言論,自己在家里怎樣教育孩子的?以后該怎么做?
4.整合家長,提高效率。針對于民漢合校,本人在與本班學生聊天過程中發現在農村的民族家庭中,男孩父親教育,女孩母親教育。對于這種情況,本人邀請父母親一起參加家長會。蘇霍林姆斯基說:因為家庭每日、每時都在和學校集體的精神生活相接觸;學校不能沒有家庭的配合;學校里集體主義的道德文明在許多方面,就是開在家庭里的許多花朵的果實。因此,家長會就得孩子的父母親與學校班主任三方合作,才能讓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
5.推薦書籍。本人在與本班學生以及各班學生聊天過程中,發現處于農村的民族家長特別重視維吾爾語,本校也安排維吾爾語課程。因此,本人對此情況,開始查閱了解維吾爾族中適合小學生的文學作品,推薦給家長,讓家長為自己的孩子購買。例如,《阿凡提的故事》《苦難記歷》《艾力·庫爾班》《福樂智慧》崇尚真善美愛國等書籍。
6.本人紙條寫寄語,學生翻譯。家長會最后,本人要求孩子自己把考試前后漢語成績單以及本人寫的寄語與自己翻譯的內容交給家長。
綜上所述,開展家長會不僅是促進學生的發展,而且是民族團結的保障,更是班主任進步的動力。作為班主任的我們也應該做一名有特色的班主任,讓這種特色在家長會上展現光彩,讓家長會開得更成功,讓這座橋梁溝通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使二者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與成長。讓每一個孩子走得更遠,走得更寬。
參考文獻:
[1]文化設建藍皮書·中國文化發展報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
[2]顧明遠.要重視對家庭教育研究[J].山西教育,1982.
[3]馬赫穆德·喀什噶里.突厥語大辭典.民族出版社,2002.
[4]蘇霍姆林斯基著.杜志英譯.論家庭教育[M].中國婦女出版社,1982.
[5]中小學家長會的作用和設置[J].教育研究,1983,(4).
[6]馬堅.古蘭經.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