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麗 田有
摘 要:實踐教學是理工類大學本科教育階段中一個重要的培養環節,是學生將學習的理論知識結合實際應用并實現發揮創造的重要學習階段,為學生畢業后步入工作崗位奠定良好的實踐基礎。在當前就業形勢下,本科畢業生的科技創新能力已經成為就業中的核心競爭力。為了提升本科生的科技創新能力,目前理工類教學中實踐教學的模式也在隨著教育改革以及社會的發展進步而不斷地發生著變化。那么如何利用眾多形式的實踐教學方法提高本科生的科技創新能力,已經成為目前高等教育教學中不得不面臨的重要問題。
關鍵詞:實踐教學 理工類大學 創新能力 核心競爭力
中圖分類號:G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5)09(a)-0109-02
Abstract:Practice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aspect in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of th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university, and is an important learning stage that the students will learn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and to achieve the creation, which can lay a good foundation for the practice into the job after graduation. In the current employment situatio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bility of graduates in employment has become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ability of undergraduate, the practical teaching mode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education is constantly changi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g education reform and social progress. So how to take advantage of the multi-form practical teaching methods to improve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ability of undergraduate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ssue in higher education.
Key Words:Practice teaching;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Innovation ability;Core competitiveness
實踐教學即以實踐的方式進行教學活動,目前高校中理工科實踐教學模式不斷變化,實踐教學目的也在不斷地拓寬,而科技創新能力的培養始終是貫穿整個實踐教學過程的重要任務。理工類實踐教學內容除了傳統的實驗課程教學環節、工廠內參觀實習環節、野外生產實習教學環節以外,又增加了諸如大學生創新實驗項目、開放性自選實驗項目、各種專業技能競賽等。而學生創新能力不是靠一次講座、一門課程或一次實踐教學活動就能夠提升的,它需要在大學教育的全過程中,針對各時期學生的能力和特點,實施連續的、多方位的、循序漸進的一個完整的實踐教學過程才能夠形成[1]。如果能在高等教育階段做到充分有效地利用每一個實踐環節的作用,使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得到提高的同時,創新能力也會得到不斷的提升。因此,為了開發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在實踐教學環節中須要注重以下幾方面的教育引導工作。
1 預期在實踐教學中取得創新成果,應在理論教學中啟發學生的創新思維
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應該貫穿于大學4年實踐教學的始終,每年應該有其不同的實踐教學和創新能力培養重點,將四年的創新能力培養形成一個系統[2]。理工類大學本科階段專業課程的設置緊緊圍繞專業范圍,實踐教學又是對專業理論教學內容的進一步深化和探索。理論的教與學根本目的在于理論的創新和理論的應用[3]。可見,學好專業理論知識是實現科技創新的首要條件。
學生在專業課程學習階段,接觸到了大量的與本專業相關的理論知識,但目前好多專業課程教材中的大部分內容均為各個專業課程知識內容的基本理論,有的甚至是本課程研究起初階段的理論,而隨著科學研究水平的不斷提高,新的科研成果不斷呈現,許多新的發現還沒來得及在高等教材中更新。那么在保證學生學到了最基本的理論知識的同時,也了解到學科發展的前沿知識,對學生的科研創新興趣的提高勢必能起到不同凡響的作用效果。這就要求專業課教師能夠在教授理論課知識的同時,不斷滲透與本課程理論相關的國內外前沿科學知識,介紹國內外最新科研成果,引領學生走到理論知識的前沿。學生有了強烈的創新欲望后,在目前高校良好的實踐教學條件環境下,不斷地將自己的想法在合適的實踐教學環節中創造出來,這恰恰達到了教育目標中在實踐教學環節中提升學生科研能力的目的。
2 實踐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在自身興趣方面創新,促使學生發揮專長
大學本科階段對于大多數學生來說,所學專業的選擇還是與自身興趣有著莫大關聯的。即使是起初不感興趣的專業,在步入大學學習的過程中,受學校專業環境的熏染以及自身進取心和畢業后就業壓力等多方面的影響,也逐漸會對本專業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如果加以正確引導就會啟發學生對專業知識的無限探索欲望。
創新思維來源于對事物的某種未知興趣,與學生的學習興趣密不可分。所謂創新意識就是從思想深處追求創新,具有以創新為榮的理念。創新必須突破創新思維的障礙,調動學生的創新積極性,培養其創新意識[4]。本科教學階段對于理工科學生的科研創新能力的開發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高等教育階段要充分考慮實踐教學對理工類本科生科研能力提升的積極作用,為高層次人才培養打好堅實的基礎。實踐教學為學生創新提供必需的前提條件,是本科生實現創新的重要途徑。在實踐教學中教師應不斷的開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引導學生不斷地走向創新,在不斷的創新實踐中使學生的科技創新能力得到提升。
在實踐教學活動中,盡可能多的為學生提供可研究的課題方向,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學習興趣自由選擇研究的內容,比給每個同學都固定一個題目被動的研究收到的效果會事半功倍。如目前985高校中的開放性實驗,大學生創新實驗項目正是針對學生在興趣方面的創新需求而設立的。而好多學生真正的以興趣愛好為基礎,取得了好的科研成果,在本科階段就能發表較高水平的科研論文,甚至申報專利項目。如果高校中畢業論文選題也能做到完全根據學生的研究興趣及工作需要來確定研究題目,為學生提供優越的研究條件,相信好多為了能順利畢業的同學也會取得較好的研究成果,并且將自身的科研創新能力提高一大截,從而使整個畢業論文水平得到提升。
3 加強實踐教學條件建設,為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提供必要條件
科研素質的培養需要以創新思維為基礎,而創新不但需要以大量的專業知識為源泉,還要有實現創新的條件[5]。傳統的實驗室建設模式因過度依附于課程理論教學,存在著實驗教學體系老化、實驗室建設缺乏整體規劃、資金過度分散、投資效益低下等弊端,不利于資源的共享[6]。隨著實踐教學在整個教育體制中地位的不斷提高,目前高校把實驗室的建設工作也都放在了學校發展規劃的首要位置,實驗環境不斷改善,實驗設備不斷補充。只有實踐條件的多方面全方位提高才能更好的為學生創新提供優越的必要條件。
大學生實踐基地、實驗場所是學生創新的載體,學生乘坐在高科技成果孵化的載體上,也必將成為孵化高科技的精英人才,成為先進科技的創造者。高校加強對創新實驗平臺的建設,是增強大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必要途徑,實踐教學場所可以通過增加對創新和科研活動的投入,更新實驗儀器等措施滿足大學生創新和科研活動的基本要求[7]。實踐場所設備先進,管理規范,進入實踐環節的每一個學生也能遵照各項要求在實驗老師的指導下,完成各自的創新想法,提煉出更好的實驗結果,使創新能力在良好的實踐環境中不斷得到開發。當然,由于高等教育自身具有包容多樣、尊重差異;鼓勵嘗試、寬容失敗;注重傳承、懷疑權威;堅持理性、提倡質疑等特征[8]。不是每個創新實驗項目都會有好的預期的實驗成果,必須允許學生失敗,并在失敗中總結經驗教訓,以期待下一次創新的成功。也不是每個學生都能成為科技創新人才,但是高等教育必須要做好把所有學生都培養成創新人才的準備,公平對待每一個專業的每一個學生,為其提供先進的科研創新場所。
4 提高參與實踐教學的教師隊伍的科研素質,正確引導學生進行創新
實驗室建設僅憑硬件方面的擴充也不能完全為學生提供所需的創新條件,還需要加強實驗室相關的軟件方面建設,更要加強實驗教師隊伍的科技創新能力,增強實驗室及實驗教學基地的科研創新氛圍。高校中實驗室教師隊伍存在無論從創新意識或是創新能力,都相對較弱,很少進行創新性的研究,因而,開設的創新性實踐教學環節較少,影響了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9]。
近年來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高校中教師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教師必須進行自身修煉,努力從科學研究能力和教學水平兩方面提高自己,不斷地擴充自身的專業知識[10]。使得實驗教師隊伍也開始對自身的知識水平進行不斷地提升,特別是新參加工作的年輕實驗教師學歷整體上都有了大幅提高,使得實驗室整體的科研創新水平也在不斷上升,科技創新能力不斷加強。教師只有從事科學研究,在研究領域內不斷探索、創新,才能面對科學技術的發展、推動教學改革,更新教學內容,在教學中融入學科發展的前沿知識,將最新的思想、方法、成果引入到教學中去,改變教學內容陳舊和學生動手能力不強等現象[11]。這樣在實驗教師完成自己的科研項目的同時,不但為參加實驗的同學帶來了更前端的理論知識支持基礎,也能指導學生在研究領域的前沿不斷地進行創新。
5 結語
實踐教學環節對于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創新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提升理工類本科生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徑就是引導學生不斷地進行專業實踐。在良好的實踐環境中,充分運用理論課程教學內容,培養學生對專業知識研究的濃厚興趣。大學4年中分階段、分步驟逐一引導使學生將學到的理論知識在專業實踐教學及各類實踐活動中不斷得到應用。學生的科研創新能力勢必會不斷得到提高,理工類高校科技創新人才的培養目標也將不斷得以實現。
參考文獻
[1] 夏懷成,楊春婧,張婷婷,等.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全過程階段式實踐教學方法——以汽車專業為例[J].教學研究,2013(36):1-3.
[2] 沙愛霞.基于實踐教學改革的高校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研究[J].職業時空,2011(7):125-127.
[3] 王春光.反思型教師與教師教育理論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04.
[4] 馮德山,王菁.關于實踐教學與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探討[J].湖南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11):172-173.
[5] 田有,李洪麗.淺談如何培養理工類大學本科生的科研素質[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14):89-91.
[6] 牛慶瑋,胡偉,劉臻,等.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實踐教學體系研究與實踐[J].中國大學教學,2011(10):70-73.
[7] 湯佳樂,程放,黃春輝,等.素質教育模式下大學生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培養[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3(32):88-89.
[8] 戚業國.大學創新人才培養體系改革的深層次思考[J].中國高等教育,2010(17):16-19.
[9] 袁銀男,許楨英,劉會霞,等.完善實踐教學體系強化創新能力培養[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0(29):92-98.
[10] 田有,馮晅,劉財.科研與教學并重成就優秀的大學教師[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3(30):33-35.
[11] 余虹,王宏偉.淺析鄧小平在教學與科研的互動中實現高校發展的思想[J].宜賓學院學報,2004,3(3):9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