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霞
摘 要:興趣是成功的關鍵起點,是推動學習的內在力量,是獲得知識、形成技能、開發(fā)智力、提高思想覺悟的動力。當前,農(nóng)村優(yōu)秀生源往城里跑逐漸呈上升趨勢,農(nóng)村生源越顯薄弱。然而,在班上無“領頭羊”的情況下,教師要想全面提高英語教與學的質量,教師起著主導作用。因此,在農(nóng)村初中英語教學中,只有大力氣地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才能推動學生產(chǎn)生學習英語的內在力量,全面提高農(nóng)村英語教與學的質量。
關鍵詞:農(nóng)村學生;激發(fā);學習;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我們的任務是讓學生把你所教的學科看成是最感興趣的學科,讓盡量多的少年向往你所教的學科領域里有所創(chuàng)造,做到這一點是你引以為榮的事。”可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學會學習、終身學習的有力保障。當前,在農(nóng)村生源越顯薄弱的情況下,教師只是一味地抱怨學生基礎差,出現(xiàn)教學情感態(tài)度下滑,造成教與學的質量一落千丈的局面。
近年來,從學校開展的“學生走近老師”民意測驗的情況看,大多數(shù)學生的學習興趣沒有得到很好的激發(fā)和培養(yǎng),出現(xiàn)大面積“學困生”。主要原因集中表現(xiàn)為“某某老師很看不起我們——‘差生,總認為我們笨,永遠是根朽木,不可雕也,我們很不想上他的課。”“某某老師太嚴肅了,課堂語言無親和力,我們很怕上他的課。”“某某老師教法過于單一、呆板,只注重一板一眼的知識傳授,課堂氣氛沉悶,我們打不起精神上他的課。”……針對這種現(xiàn)象,教師希望學生學好,就要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注重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才能使學生煥發(fā)出更高的學習熱情,從而更樂意去學習,始終保持一種輕松的心情進行學習,學習效率也極高。那么,如何激發(fā)農(nóng)村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呢?
一、用愛導航
用愛導航,是激發(fā)農(nóng)村學生學習英語興趣的前提條件。
愛是人們普遍存在的心理需求。老師希望得到學生的尊重,學生更希望得到老師的關心、體諒、鼓勵、褒揚。初中階段的學生是他們人生成長過程的轉軌時期,引導的好便是一顆“金子”,引導的差便成一粒“土包子”。可見,老師在其成長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每當學生答題遲鈍、錯誤,或是“開小差”“竊竊私語”,或是作業(yè)“馬虎”,或是犯錯了,或是考試落下了……老師就用過激的言語挖苦、責罵學生,用粗俗的手段懲罰學生……勢必會導致學生厭惡、憎恨老師,甚至重重打擊學生求學的欲望。因此,老師要正視學情,不能一味埋怨農(nóng)村生源差,以低弱的教學情感對待學生。而要視學生是顆顆閃閃發(fā)光的“金子”,以強烈的愛心和熾熱的情感去感染學生。老師的“一句充滿鼓勵的話語、一句充滿關切的慰問、一個充滿信任的眼神”等都會使學生感受到濃濃的情意,進而慢慢喚醒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例如,每次英語質量檢測
后,我在表揚優(yōu)生的同時,更是關注中下等學生。只要他們的成績在原起點上有相對的進步,哪怕是進步1分、0.5分,我都會以賞識的語言高度肯定和表揚。
為此,老師在課內外只有“真情所至”,才能使學生“親其師而信其道”,才能以飽滿的熱情快樂學習。
二、用心導課
用心導課,是激發(fā)農(nóng)村學生學習英語興趣的重要保證。
良好的開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可見,精彩的“開場課”和巧妙的“新課導入”會使學生如沐春風、如飲甘露,進入美妙的情境,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其變被動為主動,產(chǎn)生強烈的求知欲。
1.精心設計一堂精彩的“開場課”
“開場課”即開學第一天的第一節(jié)課,它是引領學生走進英語殿堂關鍵的一步。然而,在農(nóng)村中學中,大多數(shù)老師沒有高度認識“開場課”的重要性,總認為學生還沒有到齊,“開場課”上好上壞無所謂。于是,有的老師在“開場課”扮演“巡視員”(看課)的角色,有的老師在“開場課”就發(fā)布“命令”(約法三章),有的老師在“開場課”就一板一眼地照本宣科等等。這樣的“開場課”,不僅老師留在學生心目中的第一印象是“大打折扣”的,還會助長學生形成“拖沓、怠慢”的學習習慣和“厭惡、抵觸”的學習行為。因此,上好“開場課”有助于老師今后的教學的順利開展。例如,在教學七年級新生英語“開場課”時,我會緊緊抓住新生懷有好奇心的心理特點,慢慢拉開英語的帷幕。首先,我十分注重自己的儀容儀表,注重衣著得體、端莊,切忌華麗、嬌艷。讓學生深深感觸到:“我們的英語老師樸實、和藹、可親。”其次,我會深情地講述自己學習英語的成長歷程。在講述過程中,我會特別注重肢體語言,用眼神拉近師生的距離,讓學生在動人的故事中體會到要學好英語并不難。最后,我會簡單論述英語在各領域中發(fā)揮的作用。在論述過程中,我會教給學生簡單的英語“問候語”。如:Hello!Good morning.Nice to meet you.How do you do?讓學生明確學習英語的價值。實踐證明,上好“開場課”,可以收到“旗開得勝”的效果。
2.巧妙設計一個精當?shù)摹靶抡n導入”
“課伊始,趣已生”是每節(jié)課成功的基礎。它能使學生迅速集中注意力,產(chǎn)生學習動機,激發(fā)濃厚的學習興趣。正如著名特級教師于漪所說:“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學生的心靈上,激起學生思想浪花;或是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常見的新課導入法是多種多樣的。只要老師能根據(jù)教材科學導入,就能收到預期的效果。例如:(1)利用英文歌曲導入。在教學仁愛英語七年級Unit 2 Topic1 Section D時,我播放Head and Shoulders,Legs and Feet.當學生聽到歌曲時,也情不自禁地跟唱起來。這樣既能收到“溫故知新”的效果(復習了前面所學的表示身體部位的名詞),又能促使學生對接著要上的新課產(chǎn)生強烈的求知欲。(2)利用多媒體導入。我在教學仁愛英語八年級Unit 3 Topic 3 Section B時,則通過多媒體播放《貓和老鼠》的錄像。這不僅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還能為他們提供語言情境。
因此,精彩的導課,不僅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火一般的熱情,還能促使學生變“要我學英語”為“我要學英語”。
三、巧設問題
巧設問題,是激發(fā)農(nóng)村學生學習英語興趣的關鍵環(huán)節(jié)。
一般情況下,在課堂上能積極發(fā)言,常有機會體驗成功的是那些學習熱情高的學生,而學習一般或較差的學生始終處于沉默狀態(tài),常常與成功無緣。久而久之,會使絕大多數(shù)的中下等水平的學生對學習英語產(chǎn)生厭倦情趣。因此,老師在備教材時要著力備學生。即根據(jù)不同層次的學生,巧妙設置一些他們力所能及的問題,使每個學生都有回答的機會和體會成功的喜悅。只有這樣才能整體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才能使學生有極大的熱情去探索、掌握知識。例如,在教學仁愛版英語八年級Unit 4 Topic 2 Section A時,這節(jié)課主要內容是關于robots,學生對機器人都感興趣,他們都希望能參與到課堂討論中。課前,我著力根據(jù)不同學生的學習狀況,把課堂上需要學生回答的問題做了巧妙的設計:(1)Listen to the recording and number the pictures.(聽錄音,給圖片排序)這類題很容易,盡量讓學困生回答。(2)Write down the advantages of robots.(寫出機器人的優(yōu)點)這類題需要學生歸納、總結,可以讓中等生回答。(3)Write a composition about robots,then report it.(口頭表述一篇關于機器人的作文)這類題難度系數(shù)比較大,需要語言應用能力強的學生回答。這樣,難度系數(shù)由低到高的問題,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思考、回答問題的積極性,讓不同層次的學生稍微跳一跳就能輕松地摘到豐碩的果子。
因此,只有老師善于設置課堂問題,才能激發(fā)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四、巧妙結課
巧妙的結課,是激發(fā)農(nóng)村學生學習英語興趣的重點環(huán)節(jié)。
結課即“一堂課的尾聲”,是老師在英語課堂上完成教學任務的終結階段。精妙的結課,不僅能使學生產(chǎn)生“回味無窮”的效果,還能激發(fā)學生激起高昂而持久的興趣。然而,在農(nóng)村英語教學中,有很多老師沒有足夠重視結課環(huán)節(jié),出現(xiàn)“虎頭蛇尾”“淡而無味”“前后矛盾”“延時拖堂”的教學現(xiàn)狀。這樣,勢必會澆滅學生剛剛燃起的興趣火花。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對英語學習產(chǎn)生倦怠情緒。由此可見,老師在英語教學中,不僅要重視課堂“序曲”“主旋律”,還要注重“尾聲”。有了巧妙的結課,才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常見的英語結課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比如:(1)總結歸納法。這是一種比較常見且具有時效性的結課形式,即是教師在下課前的幾分鐘對所教授的內容以提綱挈領的形式進行概括和歸納,使得本堂課的教學重點、難點非常清晰。例如,教學完仁愛版英語七年級下冊Unit 7 Topic 1 Section B一課時,我是這樣總結:“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了序數(shù)詞,但是有的同學會感覺序數(shù)詞很復雜、很難記。那么,老師送給你們速記序數(shù)詞的順口溜,即‘基數(shù)詞變序數(shù)詞,一般在基數(shù)詞后加th;第一、二、三單獨記;八、九少t,e;五、十二變ve為f;二十以上末位序;幾十改y為ie再加th。”這樣的總結既能激發(fā)學生學習序數(shù)詞的興趣,又能降低學生識記序數(shù)詞的難度。(2)表演結束法。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創(chuàng)造性地設計貼近學生實際的教學活動,吸引和組織他們積極參與”。因此,教師如果在課堂最后幾分鐘為學生語言的輸出創(chuàng)造一個平臺,就能夠大大激發(fā)學生的學
習熱情。例如,教學完仁愛版英語八年級下冊Unit 7 Topic 2 Section A一課時,我是這樣總結的:“這節(jié)課,我們學完了Unit 7 Topic 2 Section A,剩下的時間,我們采用角色朗讀的形式,把對話讀一遍。誰來表演Kangkang的部分?誰來表演Mother的部分?”這樣,學生在表演中可以親身體驗并使用語言,通過感知、體驗、實踐、參與和合作等方式,實現(xiàn)了目標,感受到成功,從而有利于形成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促進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提高。
在英語教學中,無論老師是采用怎樣的結課形式,都要根據(jù)教材“量衣定裁”。只有這樣才能幫助學生培養(yǎng)牢固持久的英語學習興趣。
總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農(nóng)村英語教學中,我們要根據(jù)學生的實情,通過“用愛導航、用心導課、巧設問題、巧妙結課”等途徑,激發(fā)學生高昂而持久的興趣,快樂學習,學習成才。
參考文獻:
周彩平.如何激發(fā)學生英語學習興趣[J].考試周刊,201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