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廣虎
【關鍵詞】 課堂教學;語言表達能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 G635.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20—0042—01
語言表達能力是現代人才必備的基本素質之一。在現代社會,由于經濟的迅速發展,人們之間的交往日益頻繁,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要性也日益增強,好口才越來越被認為是現代人所具有的必備能力。作為現代人,我們不僅要有新的思想和見解,還要在別人面前很好地表達出來;不僅要用自己的行為對社會作貢獻,還要用自己的語言去感染、去說服別人。可見,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至關重要。下面,筆者結合教學實踐,談談課堂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一、在課堂上給學生提供說的機會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盡可能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留給學生自讀、鉆研、討論、交流看法的時間,鼓勵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教師要把握好時機,適時進行引導、點撥,同時還要隨時注意學生語言表達的完整性和準確性,不能漫無目的,放任自流,導致課堂教學一盤散沙,無法收場。這樣,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激活了學生的思維,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二、幫助學生克服膽怯心理
每個教師都會有這樣的體會:時常感覺自己所教的學生聽說能力的懸殊較大。有一部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較強,也非常愿意表達,對教師提出的問題反應敏捷,第一時間舉手,見解也很有價值;而另外一部分學生只有在教師主動點名的時候才會站起來戰戰兢兢地回答問題。究其原因,主要是學生的膽怯心理在作怪。其實每個人都有用語言表達自我內心世界的沖動和渴望,有時不敢說,主要是沒有給他們創設一個寬松和諧的環境,他們在心理上缺乏自信心。為了改變這種現狀,筆者認為,教師要結合教學實際創設情境,營造輕松、愉悅地地課堂教學氛圍,同時還要引導學生認真思考,鼓勵他們積極回答。最主要的是,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口頭表達的閃光點,即使出現漏洞或錯誤也不要盲目批評,而是從適當角度給予肯定,消除學生的心理障礙。久而久之,學生就會逐漸克服膽怯心理,增強表達的信心。
三、抓住學生表達的興趣點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學如此,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樣如此。筆者認為,在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時,教師一定要善于根據授課內容找準學生的興奮點,抓住學生的興趣展開訓練。要做到這一點,教師就必須在話題的選擇上,力求貼近學生的生活,同時要了解他們的所思所想,做到切合實際、難易適度,使學生覺得有話可說,想一吐為快;在訓練形式上要力求多樣化,如可以組織學生個人即興發言、交流理解心得,還可以開展搶答競賽、話題辯論,或者組織詩文朗誦比賽等。
四、重視訓練
1. 朗讀訓練。朗讀是將書面語言轉換為有聲語言的一種言語活動,是一種“經過藝術加工的說話”,是有聲語言的藝術化,同時也是對普通話聲、韻、調和音變的綜合運用、綜合檢驗的一種形式。朗讀可使口語得到嚴格的訓練,是說話訓練的較好方法之一。教學中,教師可采用個別朗讀、集體朗讀、領讀、跟讀、男女對讀、分小組朗讀、接力朗讀、分角色朗讀等形式,使學生在反復朗讀中把一些優美詞匯句式,變為自己口語語庫中的儲備,以豐富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
2. 復述練習。無論文科還是理科教學,讓學生將所要學習的內容用自己的話表述出來,就可以鍛煉學生把自己理解了的內部思想轉化為外部言語的能力。長期訓練,既可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提高,又可使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得到鍛煉。
3. 句式練習。句式練習能幫助學生把言語素材有效地組合起來。我們在進行句式練習時,一方面要有數量的保證,另一方面目的性、層級性要強。通過句式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才會言之有序、言之有理,才能把所學知識點說清楚、說完整、說透徹,才能更好、更深、更準確地抓住其精髓。
4. 概括能力的訓練。概括是思維的基礎,它是在總結、歸納、綜合等活動時表現出來的抽象思維活動的能力,并將其思維活動的過程口頭表達出來,是訓練學生較高層次的口頭表達能力。編輯:謝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