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曉芝
[摘要]工學結合的模式已成為目前高職教育課程改革與創新的主要發展方向。本文以《商務職場英語》課程為依托,基于用人單位對商務英語專業人才的需求,探討將工學結合模式應用于高職商務英語教學的有效方法與途徑。
[關鍵詞]工學結合;商務職場英語;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5918(2015)14-0155-02
引言
教育部發布的《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一文中,指出高職教育應大力推行“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培養面向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一線所需的高素質、高技能的復合型人才”。在該背景下,各高職院校大力推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商務職場英語是我院商務英語專業的一門專業核心課程,是圍繞商務英語專業典型工作任務,根據涉外商務工作流程中的商務情境而設置,以培養學生運用英語從事商務活動的綜合應用性課程。課程以培養學生在將來涉外商務工作中所需要的英語應用能力為目標,把學生帶人具體的現實商務情景中,在幫助學生打好語言基礎的同時,重點提高涉外商務工作中的英語交際能力,強調語言學習與職業技能培養的有機融合。
一、工學結合理念
工學結合起源于英國桑得蘭德技術學院1903年開始實施的“三明治”教育模式,與之相似之還有日本的“產學合作”模式、德國的“雙元制”模式、美國的“合作教育”模式。這幾種模式都強調并重視理論學習與實踐學習的關系。美國職業協會《合作教育宣言》將工學結合理念表述為“將理論學習與真實的工作經歷結合起來,從而使課堂教學更加有效的教育模式”。20世紀50年代,工學結合進入中國,給我國教育形式的改變帶來了機遇與挑戰。教育部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中特別提出“工學結合”的高職教育理念,明確指出要大力推行工學結合,把工學結合作為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點。
二、工學結合理念下的商務職場英語課程教學研究
(一)優化課程設置
以社會需求為導向,以工學結合為指導,為了明確涉外商務工作流程中的的典型工作任務,課題研究小組在研究之前做了廣泛而又深入的企業調研和專家研討。調研分兩輪,第一輪是在企業實踐專家座談會上對商務英語專業的工作任務的名稱及其基本內涵進行了研討;從專業角度分析描述商務英語專業典型工作任務的基本內容,由課程開發組的教師進行記錄。最后由實踐專家商務英語專業的典型工作任務按照難易程度進行排序;小組討論選擇了設計合適的學習情境并排序;對各典型工作任務的學習情境進行了描述。商務職場英語是在明確商務英語專業各典型工作任務的基礎上,綜合涉外商務工作流程中的典型工作任務而開發出來,把學生帶入具體的現實商務情景中,在幫助學生打好語言基礎的同時,重點提高涉外商務工作中的英語交際能力,強調語言學習與職業技能培養的有機融合。與其他核心課程相輔相成,并同時為其他核心課程在語言和商務方面做一定的準備。在得到商務職場英語典型工作任務的框架和大致內容以后,課程開發的教師進行了第二輪調研,再次深入臺州區域的數十家企業和公司進行現場調研,并通過電話等形式在浙江省內的一些企業進行調研,采用一般的社會實證研究方法,對典型工作任務進行分析和詳細描述,并將其結果表述為一般化的職業要求。
根據實踐專家訪談和企業調研的記錄,最后經過討論分析確立了工作內容。課程擬通過一名畢業生開始進入公司在商務情境中碰到各種問題這條主線來展開任務設計。我們對典型工作任務設計了12個工作情境,以這12個工作情境為憑借,培養學習者涉外商務工作中的英語交際能力。包括:求職、初涉職場、日常辦公事務、產品和服務推廣、建立商務關系、商業道德與誠信、商務談判、商務調查與實施、職場健康、現代管理、自主創業、回顧與展望。
(二)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改革
要將工學結合應用于高職英語教學,勢必要采納一定的方法和策略。本課程以英語為媒介、以商務活動為載體,以實際工作任務為引領,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采用遞進與流程相結合的方法來展示教學內容;通過情景展現、仿真模擬、案例分析、小組討論等活動來組織教學。采用小組合作學習,任務引領,角色扮演和模擬演練等教學方法,以學生為中心,幫助學生成為自主學習者。
課程教學遵循英語語言學習的規律,豐富的可理解輸入促進語言習得,交互影響、意義協商促進語言習得,語言實踐提高語言表達的流暢性與準確性。整個學習過程是學生成為自主學習的策劃者、管理者和實施者。學生可以盡情展示自己的才能,創造性地、自由自在地開展學習和研究。在這種學習活動中,學生成了真正的學習主體,從選題、搜集資料開始到答辯、角色扮演和成果展示的全過程,都是學生自主決斷的過程,教師只起指導者和協助者的作用。在整個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可以真正展示自信、自立、自強的精神風貌,充分體現學生自主的原則。
(三)課程教學實施
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按照工作流程設置相對完整的商務學習情境,以學習情境為載體,重點是提高學生涉外商務工作過程中的英語語言交際能力。有小組活動,也有個人獨立作業。
第一步,準備環節,介紹主題和商務任務。這一起始階段為學習者提供基礎的語言輸入,幫助他們熟悉話題,并識別新詞和短語。目的在于突出任務主題、激活相關知識背景,減輕學習者的認知加工負荷??晒┻x擇的方式有:教師幫助學生理解商務任務的主題和目標,通過全班集思廣益、利用圖片、個人知識等介紹商務任務;學生可以執行一項前任務,例如:與主題相關的活動;教師可以突出有用的單詞和短語,但是不能在任務之前講解;給學生時間,思考如何完成任務;可以讓學生聽完類似任務的錄音;如果任務基于一篇文章,可以讓學生讀其中的一部分。
第二步,項目環,包括項目、計劃和匯報。任務階段給學習者充分的語言表達機會完成商務情境的任務,強調商務活動中語言交際能力的培養。學生進行分工合作,分配任務和角色。本階段強調的是樹立信心,交談中語言的使用是自然發生的,只求可交際、不求準確的語言運用計劃是為即將開始的匯報做準備。教師需告知學生要在全班面前簡要匯報任務的完成經過及最終結果,使學生把注意力轉移到表達的語言準確性上和完成商務情境的質量上來。在學生計劃的過程中教師四下走動提供建議和幫助指導,對小組成員的表現進行檢查,從中找出需改進的語言和項目完成過程中的表現。匯報的目的在于促使學生使用正式嚴謹的語言完成商務任務。教師請若干小組向全班簡要匯報,要大家對結論進行比較。小組間根據任務的完成過程表現和可展示的書面成果互評,教師現場指導打分,并對每組完成任務的過程表現和書面成果進行總結,包括商務語言的規范性和商務情境的完成質量。任務后聽錄音或看范例,讓學生與自己完成的方式進行比較。該組成部分補充了與話題相關的資料,使學習者進一步感受以英語為工作語言完成涉外商務工作任務的過程。endprint
第三步,語言焦點,包括分析和練習。分析階段的目的是幫助學生探索語言和商務知識,培養語音、語法、詞匯、句法以及語篇等方面的認知和運用能力,幫助學生將他們已觀察到的語言特征和商務知識系統化,澄清概念并注意到新東西。適量的教師控制型練習是必要的,會使整個教學程序更易于為許多學習者所接受,可視為一種總結。
在學習過程中盡可能使角色扮演和商務情境盡可能和實際工作接近,語言的輸入盡可能是真實的實務資料,使學生在真實的商務背景中培養英語語言運用能力。整個學習過程,以學生自主、獨立學習為主,教師則輔導答疑為主,教師是學生學習的激勵者、指導者。
(四)考核評價方案
考核可以有效地檢測教學效果。全面、科學、客觀的考核方式可以較全面地反映學生的學習效果。本課程的考核評價以過程考核和期末考核相結合,過程考核為40%,期末考核為60%。過程考核包括課堂提問、課后作業、項目考核等,項目考核占過程考核的50%。期末考核主要為筆試,注重考核學生綜合職業能力及水平。對于每個項目的具體評分,都設計一個評分表格,可參考表格進行打分??己诵问缴蠈W生自評、小組互評、教師評分相結合,注重對學習過程質量的評價。項目的成績與其他平時成績的比重可根據學習情況做適當調整。強化過程考核,可以有效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綜合提升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基于工學結合模式,探索商務職場英語的課程教學。為社會培養既掌握商務知識又熟練掌握英語的復合型人才,是高校商務英語專業教學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以工學結合的理念為指導,按照商務英語對應工作崗位的典型工作任務來設置課程和教學內容,將英語語言知識、商務技能與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有機地結合起來。這樣可以使商務職場英語的教學既能遵循外語教學論,又能體現職業教育工學結合的精神。學生可以在完成工作任務的過程中獲得知識與技能,提升自己分析總是、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團隊合作精神。
為了做好工學結合式的教學,教師應下企業頂崗實習,學習最新的行業、企業操作模式與規范,不斷更新知識體系,開發工學結合模式下的校本教材,避免教材內容與企業實際脫節。高職院??梢詫Ξ厴I生進行跟蹤調查,了解他們目前所從事的工作對商務英語的需求,對比所授教學內容,進行更新與修改。此外,學校可優化實驗實訓環境,提高商務英語課程實踐環節的質量。高職院校應進一步深化研究工學結合模式下英語課程的教學,更新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模式,不斷為企業輸送高素質高技能型專門人才。
參考文獻:
[1]李學峰.基于工作過程導向開發高職課程的“3343”模式[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8(19).
[2]盧艷華.商務英語專業課程體系改革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1(2).
[3]馬樹超.工學結合:職業教育與用人單位對接的關鍵舉措[J].職教論語,2007(1).
(責任編輯:封麗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