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南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的差異不僅多種多樣,而且是一個永遠存在的事實,教師要積極探索學生的差異性。詳細闡述了課堂教學策略和合作學習策略在初中英語差異教學中的運用,對學生進行差異性的教育。同時,教師也永遠在探索、反思自身的差異教學策略,在調整中不斷適應,在螺旋式上升的適應中實現每個學生最大限度地發展。
差異教學課堂教學策略合作學習策略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由于學生先天因素和后天所處的社會環境、文化環境、家庭背景等各方面存在著差異性和多樣性,教師有必要積極探索學生差異性,認識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對學生進行差異性的教育,促進學生最大限度地發展。
一、差異教學的內涵
差異教學的理論基礎是布魯姆的目標分類學和加德納的多元智能說。差異教學是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需要,設計出多樣化的具有挑戰性的學習任務,促使學生成為成功的學習者。英語教學目標和內容充分尊重學生的差異性和多樣化,認可學生發展的不同,并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測評標準,讓每個學生都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悅,使每個學生在一定條件下得到最優的發展。雖然學生的英語水平各不相同,但可以差異性地評價學生,肯定學生良好的方面,促進學生之間的正常競爭,最終使每個學生在群體中以自己的特長嶄露頭角。
初中英語差異教學強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充分考慮到學生在知識基礎、學習能力、學習興趣、學習風格等方面的個體差異,主動調整課程內容、教學方法、學習資源、學習活動以及評價方式,使每個學生在課堂中獲得公平的、最佳的學習機會。
二、課堂教學策略在初中英語差異教學中的運用
課堂教學策略是教學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在教學情境中為完成教學目標和適應學生認知需要而制訂的教學程序計劃和采取的教學實施措施。當教學目標確定后,教師要根據己定的教學任務和學生特點,具有針對性地選擇和組合相關的教學內容、方法、組織形式和步驟,形成可行且高效的教學方案。課堂教學策略的實施具有一定的靈活性,不存在任何單一的策略能夠適用于所有的教學目標。
1.制定明確且具有挑戰性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教與學雙邊活動中師生共同期望達成的學習結果,它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教學目標要體現學生的差異要求、差異水平和差異發展。因此,在教學目標制定過程中,要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的目標設計中體現出層次性和差異性。對教師來說,針對學生的學習興趣及認知能力的差異,設置適合不同層次的具有挑戰性的教學目標,以滿足不同學生的需要是具有挑戰性的。根椐教學目標的難易程度,教學目標通常分為基礎目標、提高目標和發展目標。基礎目標是教學大綱和教材的最基本要求,要求人人都必須達到這一目標;提高目標是在掌握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基礎上對學科知識的進一步理解和運用;發展目標是高層次的目標,是引導學生思維向廣度和深度擴展的目標。
2.提供靈活多樣的教學內容
教學內容的新穎性、知識性、編排上的合理性和科學性以及難易程度,都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因素。新課改為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提供了廣闊的選擇空間,教學內容不再局限于課本,利用網絡學習課外知識已經很普及。為了照顧學生的差異,教師在準備教學時應充分考慮到所選內容的靈活性和開放性,以滿足不同類型、不同興趣、不同水平的學生需要。由于學生的知識水平、興趣等方面存在著差異,在教學內容上不能采用“一刀切”的形式,即同教材、同進度、同要求。由于同一班級中學生差異的存在,使用相同教材,相同學習進度,但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差異性,適當地調整教學內容,并根據內容的不同提出不同的要求,實現每個學生最大限度地發展。
3.采用差異性的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不能以發現學生的缺陷和不足為導向,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學評價要承認差異、尊重差異。尊重差異的評價是不給學生貼標簽,不著眼于學生的缺陷和不足,重視學生正在發展的能力,評價要為了促進學生的積極變化做準備,幫助學生發展智能強項,加強智能弱項,鼓勵每個學生都能最大限度地發展。
三、合作學習策略在初中英語差異教學中的運用
合作學習是以學習小組為基本形式的教學活動。通常把班級分成幾個合作小組,把學習成績好、中、差的學生適當的組合在一起,并考慮到學生的不同智能優勢,以利于互幫互助,優勢互補。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的活動方式有很多,教師在教學中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不斷地探索、創新。合作學習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展學生的智能強項和協作能力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如教師可采用合作學習活動類型:(1)思索活動—雙人活動—分享活動通常布置預習和復習任務時采用較多。要求學生在預習課文的基礎上每人提2~4個與課文內容有關的問題,經小組成員共同交流、討論后選出幾個經典問題,在課堂上讓其他小組的學生回答。在學完課文后,教師給學生留 1~2個問題進行深入思考,然后在小組內交流、討論,最后形成小組的集體答案,各小組分別指定同學說出答案。由于小組成員在基礎知識、語言表達能力等方面存在個體差異,教師在設計活動任務時應考慮到學生的這些差異:如讓基礎較差的同學多回答幾個“Yes/No”的問題,而基礎較好、能力相對較高的學生則要求他們多提問并回答幾個Wh-的問題。(2)拼圖活動通常用在閱讀課和聽力課上。教師交給小組每個學生不同的任務,然后把每個人的任務拼在一起,就完成了整個小組合作學習的共同任務。如做“描述事情發生經過”的聽力題目時,給每個學生不同的圖片,根據聽的內容和順序,把圖片按事情發生的前后順序排列起來。(3)圓桌接力活動,通常用于口頭練習和書面練習,以競賽形式進行,看哪組最先完成任務。在復習單詞和詞組的用法時,教師先在黑板上寫下復習的單詞和詞組,然后要求各組學生以故事接龍的形式,每人用所給的單詞或詞組說一句話,以構成一個完整的故事。
四、結束語
學生的差異不僅多種多樣,而且是一個永遠存在的事實,這就決定了教師永遠需要去探索、反思自身的差異教學決策,在調整中不斷適應,在螺旋上升的適應中實現每個學生最大限度地發展。差異教學策略,使因材施教思想得以具體化。英語教學采用差異教學策略對學生進行指導,不同水平的學生能夠有更多的機會在多樣化的教學環境中學習,從而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林姝華.初中英語教學中實施差異教學初探[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05.
[2]華國棟.差異教學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4.
[3]鐘啟泉.課程與教學概論[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4]趙麗琴.差異化教學策略芻議[J].課程·教材·教法,2014,(04).
[5]張大均.教育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6]崔錦繡.基于多元智能理論的中學英語差異教學策略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08.
[7]張朝珍,姜文.差異教學中的教師決策——國外研究述評[J].外國教育研究,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