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漢語“們”的句法實現

2015-11-14 01:57:40李艷花
外國語文 2015年1期
關鍵詞:特征

李艷花

(中南大學 外國語學院,湖南 長沙 410083)

1.引言

“數”是人類語言中非常重要的一個語法范疇,通常在名詞上加以體現。從類型學的角度看,名詞數范疇的句法分布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復數標記直接附著在名詞后,名詞短語內部成分都有數的形態標記以示各成分之間數的一致性如英語(1);另一類是名詞沒有復數標記,名詞數范疇的表達必須借助于計量詞(classifier)或度量詞(measure word,簡稱massifier),名詞短語內部成分并不要求都有數的形態標記如漢語(2):

(1)a.[That book]is very expensive.

b.[Those books]are very expensive.

c.[Those three books]are very expensive.

*d.those book

(2)a.[那本書]很貴。

b.[那些書]很貴。

c.[那三本書]很貴。

鑒于一種語言不同時兼有復數標記和量詞系統的事實,有些語言學家根據采用哪種標記系統來確定一種語言的類型。比如,Chirchia(1998a、b)詳細討論了復數標記和量詞系統之間的相互制約關系,并得出結論:漢語是使用量詞系統的語言,沒有復數標記,并因此得出漢語所有名詞都是物質名詞(mass noun)。對于這種觀點,生成語法學界除了少數幾個學者(Borer,2005;Yang,2005;熊建國,2008)持支持態度外,大多數學者都持反對態度。學者們普遍認為漢語既存在量詞系統,也具有復數標記。因為在漢語中“們”既可以加在代詞后表復數,也可以加在普通名詞后如“老師們”表達復數概念,因此,表面看來“們”是漢語復數標記是毋庸置疑的事實。盡管如此,學者們對“們”是否為復數標記以及它如何在句法上得以實現觀點并不一致。爭論的焦點主要集中在“們”究竟是復數標記(plural marker)還是集合標記(collective marker)以及“們”究竟實現于名詞句法結構的什么位置上。限于篇幅,本文將著重探討“們”的句法實現問題,對于“們”究竟是復數標記還是集合標記,本人將另行文加以研究。

2.“們”的特征

在探討“們”在名詞短語結構中如何實現之前,我們先來看看“們”的特征。根據 Iljic(2001),“們”主要具有以下特征:首先,“們”只能與表示人的名詞連用:

(3)a.車子

b.* 車子們

c.筆

d.* 筆們

其次,帶“們”的名詞總是表示一個情境上有所指或有所依存的群體,具有有定指稱意義(definite reference):

(4)a.媽媽對[孩子們]說

b.*有[學生們]在教室里

(5)a.* [學生們]就應該刻苦學習

b.* [人們]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

(4a)中“孩子們”只能指媽媽的孩子,不能泛指孩子。(4b)說明帶“們”名詞不能表無定義(indefinite)。(5)中句子主語具有泛指(generic)意義,即不指任何一群特定的人,因此不能帶有“們”①文獻中一般認為漢語無定名詞短語(indefinite nominal phrases)不能出現在句子的主語位置和表存在的動詞“有”后面(Huang,1982;Li& Thompson,1989;Tang,1990;Yang,2005)。

再次,帶“們”名詞不能與數詞同時出現:

(5)a.*媽媽對[三個][孩子們]說

b.* 媽媽對[三][孩子們]說

為了解釋說明“們”的復雜特征,生成語法學界對“們”的句法實現進行了深入研究,解釋了不少現象,也澄清了很多事實,但學者們各執己見,真可謂是“百家爭鳴,百花齊放”。

3.“們”的句法實現

3.1 “們”生成于“數”的中心語位置,實現于定詞(determiner)位置

李艷惠(1999,2003)為了解釋“們”作集合標記無法解釋的許多句法特征,從形式上提出一種新的分析方法:“們”不僅僅是個集合標記,還是一個在名詞短語“定詞”位置實現的復數標記,漢語典型的名詞短語結構為[定+[數+[量+[名]]]]。復數標記基礎生成于“數”的中心詞位置(Num head)。根據中心語移位限制原則(Head Movement Constraint,Travis 1984),李艷惠提出因為介于數詞與名詞之間的計量詞(classifier)會限制名詞與數詞直接結合,復數標記“們”只能在沒有計量詞和數詞出現時與移位至定詞位置的名詞結合。相比較而言,英語中沒有量詞,典型的名詞短語結構為[定+[數 +[名]]],數詞與名詞鄰接,因此復數標記-s可以實現于名詞位置。圖示如下:

在(6a)中,由于計量詞“個”的阻攔,名詞“學生”沒有復數標記;(6b)中名詞復數標記可以移位至并實現于名詞student。

李艷惠認為這種分析可以解釋如下不合語法的漢語句子:

(7)a.*三個學生們

b.*我請[三個他們]吃飯

c.我請[他們三個]吃飯

d.*我請[朋友們三個]吃飯

e.*我請[三個朋友們]吃飯

f.我請[小強們/小張們三個]吃飯

g.*我請[三個小強們/小張們]吃飯

(7a、d、e)不合語法是因為數詞與名詞之間的計量詞(classifier)“個”阻擋了名詞向定詞位置移位,從而無法在定詞位置與“們”結合;(7b)不合語法而(7c)合語法是因為代詞“他”生成于定詞位置,即使沒有名詞移位至定詞位置,“們”也可以移位至定詞位置與之結合(8b);(7f)合語法是因為“小強”“小張”在句中是專有名詞,專有名詞同代詞一樣生成于定詞位置,因此可以與“們”結合;(7g)不合語法是因為在這里“小強”“小張”做普通名詞,計量詞阻擋了它們向定詞位置移位。另外,李艷惠認為“代詞/專有名詞+們”結構的兩種不同含義是源于兩種不同的結構。表復數意義時,代詞/專有名詞生成于名詞位置,表集合意義時,代詞/專有名詞生成于定詞位置。

① 李艷惠(1999,2003)并未直接說明(8a)中移位孰先孰后的問題,但是在文中她明確談到“們”只能附著于定詞節點下的成分(men can only suffix to elements under the D head)。另李艷惠在文中唯一提及的移位為名詞至定詞移位(N-to-D movement),因此本文認為(8a)中首先是名詞移位至定詞,然后“們”移位并附著于定詞。

李艷惠的分析雖然能解釋(7)中語言現象,但這種分析也存在一些理論和經驗上的問題。首先從理論上說,認為“們”生成于數詞中心語位置卻實現于定詞位置具有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問題。如(6a)所示,該結構如果按照李艷惠的分析,“們”生成于“數”的中心語位置,那么我們得到的將會是如下不合語法的句子(9):

(9)*三們個學生

既然“們”永遠不能在其基礎生成的位置實現,也就是說,既然“們”必須經過移位后才可以實現,為何不直接說“們”實現于定詞位置呢?另一個理論問題是關于中心語限制原則,如(8a)所示,如果漢語名詞短語中沒有計量詞的阻擋,名詞首先移位至定詞位置,復數標記“們”再移位至定詞位置與名詞相結合,那么為什么只有計量詞短語的中心詞可以阻擋名詞的移位,而(8a)中“數”的中心語“們”卻不阻擋名詞的移位呢?從經驗上說,這種分析也存在一些問題:第一,這種分析未能解釋“們”只能與表人名詞結合的特征。因為如果“們”如(8a)所示可以前移至定詞位置,其他名詞應該也可以移位至定詞位置①。第二,根據李艷惠的分析,即使名詞因為計量詞的阻擋不能與“們”結合,“們”仍然可以移位至定詞位置如(8b),按照這種分析(9)應該是合乎語法的句子,因為定詞“那”和“們”之間并沒有其他中心語阻擋這種移位。但事實剛好相反:

(10)*那-們三個學生

最后,李艷惠認為計量詞阻擋了名詞移位至定詞位置從而不能實現名詞與“們”的結合,但事實表明,有些計量詞可以和“們”同時出現在名詞短語中:

(11)a.媽媽對[一群][孩子們]說

b.老師對[一班][同學們]說

總而言之,李艷惠的分析不能客觀全面地解釋漢語中“們”的句法特征。

3.2 “們”生成于算子n位置,實現于算子位置或定詞位置

根據Chierchia(1998),漢語等量詞性語言中的名詞屬于<e>類詞,即名詞都指類別(kind),起論元(argument)作用,非量詞性語言如英語中的名詞屬于<e,t>類詞,即名詞指特征(property),起謂詞作用。Chierchia同時還指出,任何自然類別都有對應的特征,而且類別與特征可以通過兩個算子∩和∪進行轉換,前者把特征轉換成類別,后者把類別轉換成特征。Yang(2005)認為漢語“們”相當于∪算子,表示為輕名詞n,生成于nP的中心語位,負責從nP所指中提取復數成分,圖示如下:

Yang認為名詞首先生成于名詞位置,然后移位至輕名詞。當“們”出現時,定詞位置為強有定特征[+def*],因此要求nP經由Num移位至并實現于定詞位置,最后表現為“學生們”結構。Yang認為如果定詞位置被實詞(lexical word)所占據,nP就不需移位至定詞位置,此時“們”實現于n位置。根據Ionin and Matushansky(2004),H.Yang認為數詞(Numeral)的論元表示單數(singularities),計量詞的功能是對名詞進行語義切分,因此也是表單數。另外,同李艷惠一樣,Yang也把“代詞/專有名詞+們”的兩種含義歸因于代詞/專有名詞生成的兩種不同位置。

Yang從邏輯—語義的角度對漢語“們”的生成提出上述看法。這種分析同樣可以解釋(7)中語言現象。為行文方便,現把(7)重復如下:

(13)a.*三個學生們

b.*我請[三個他們]吃飯

c.我請[他們三個]吃飯

d.*我請[朋友們三個(人)]吃飯

e.*我請[三個朋友們]吃飯

f.我請[小強們/小張們三個]吃飯

g.*我請[三個小強們/小張們]吃飯

(13a、b、e、g)都不合語法的原因是這四個句子中都出現了[數+量+名+們],數詞和量詞表示單數,但是“們”表示復數,兩者在語義上不能匹配;至于為何(13c)合語法是因為[DP1[代 +們]DP2[數+量]]是兩個定詞短語(DP),它們之間是同位關系,因此相互不會受到語義上的限制。

從經驗上來說,這種分析較李艷惠有了很大的進步,因為它可以解釋更多漢語中關于“們”的語言事實。比如說這種分析可以很好的解釋例(9),重復如下:

(13)*三們個學生

原因很簡單,因為數詞“三”在語義上指單數,“們”在語義上指復數,因此數詞與“們”不能同時出現;另外,這種分析認為“們”具有不可解釋特征[uhuman],因此“們”只能與具有[+human]特征的名詞連用,這就解釋了為什么只有表人名詞才可以與“們”連用。另外這種分析也避免了李艷惠的關于“們”不能實現于其生成位置的不足。盡管如此,這種分析還是存在一些問題:首先,如李艷惠的分析一樣,這種分析認為[數+量]不能與“們”同時出現,因此也存在例(11)中所示問題,即[數+量]可以與“們”同時出現;另外,一般來說,只要名詞短語中的數詞大于“一”,該名詞短語就應該指復數概念,可是這種分析認為數詞都表示單數概念,從理論上來說很難讓人接受。

綜上所述,Yang的分析也存在理論和經驗上的不足,不能客觀全面地解釋漢語“們”的特征。

3.3 “們”生成并實現于類別短語(kind phrase)的標語詞位置

Zhang(2008)以漢語“專有名詞/代詞+們”的集合意義(associative/collective meaning)為研究視角,在Borer(2005)的“語義解釋由句法結構決定”理論以及Chomsky(2000,2001)的核查理論指導下提出漢語“們”是一個包含數概念的計量詞(a classifier incorporating number),具有人稱[person]、數[number]以及類別[kind]特征,通過名詞短語結構中不同成分之間的特征核查來解釋“們”的不同特征。Zhang認為語法中包括實詞(lexical item)、虛詞(functional item)、詞綴(affixes)以及抽象的功能核心詞(functional head),其中功能核心詞包含一系列不可解釋的特征;名詞短語的“數”,“有定性”等語義內涵都是通過短語結構中相應功能核心詞的賦值得以體現的,并提出名詞短語主要有三大功能核心詞:K(負責類別特征的解釋),Num(負責數量的解釋)以及D(負責有定/無定性的解釋);實詞的語類特征是通過與功能核心詞合并(merge)加以確定的,而一旦語類確定后就帶上了該語類所有的語義特征,然后功能核心詞的不可解釋特征再通過一致(agree)由實詞語類特征進行賦值(核查)。漢語的“們”生成并實現于類別短語的標語詞位置,圖示如下:

圖(14)是普通名詞加“們”的結構,代詞或專有名 詞加“們”的集合意義是源于不同的結構(15):

在(15)中Zhang指出,DP2與DP1人稱(person)相同,但是DP2有其獨立的指稱(reference),它可以與DP1的指稱相同,也可以是DP1指稱的一部分,如果是后者,便產生了集合意義。

Zhang的分析利用了生成語法最前沿的理論,通過比較日語集合意義后綴-tachi和非洲語集合意義后綴-hulle,從而得出集合意義句法實現的普遍模式,這種分析表面看來具有很高的理論價值。但是稍作分析,我們發現,這種分析存在非常嚴重的問題:首先,根據 Chomsky(2001),只有當特征[F]成分統制(c-command)不可解釋特征[uF]時,前者才可以通過一致(Agree)核查并賦值給后者。在(14)中特征[Number]和[Person]都不能成分統制[uNumber]和[uPerson],(15)[Number]和[uNumber]之間存在同樣的問題。其次,Zhang通過比較漢語計量詞“位”和“們”的人稱特征后認為“們”也是計量詞,那么我們要問的是既然“們”是計量詞,為何它要生成于計量詞的標語詞位置,而不是同其他計量詞一樣生成于其中心語位置呢?最后,從(14)和(15)可以看出,[Person]特征實現于兩個不同位置,這從理論角度講也很難讓人接受。

行文至此,我們發現生成語法學界從不同視角對漢語“們”句法實現問題進行了研究,但結論各不相同。鑒于“們”極其復雜的句法語義特征,已有研究總不能完全解釋與“們”有關的語言事實。因此,如果語言事實與語言理論之間總是存在一條鴻溝的話,我們必須對這種理論加以修正和完善。本文將在下一節提出自己新的解決方案。

4.新的解釋

4.1 核查理論

核查理論最早形成于Chomsky(1995)的最簡方案。自那以后,很多由管轄約束理論中經典原則解釋的語言現象都可以通過核查理論得到解釋,這使得生成語法理論向“精簡”邁進了一大步。但是我們知道,生成語法理論并不是一成不變的,相反,從其誕生到現在半個多世紀里,其理論不斷地修正,發展和完善。核查理論也不例外。比如說最簡方案提出小句中的功能語類有C、AGR和T三種。詞項在詞庫中就有了完整的形態特征。但是詞庫中的形態特征在入句后都要在適當的位置上接受功能語類的核查,這個合適的位置就是核查域(checking domain),核查是在核查域中通過一種叫作吸收(Attract)的操作進行的。但是在最簡探索中一致操作取代了吸收操作,使得核查域沒有了存在的必要。特征核查也不再移位到核查域中進行。在最簡探索中,Chomsky認為特征核查就是特征匹配,匹配就是指特征的一致性。本文將采用Pestesky&Terrego(2004)提出的核查理論。這種理論與最簡探索核查理論相同的是兩者都認為核查是通過一致操作進行的。不同的是Pestesky&Terrego認為特征核查是特征共享而不是特征匹配。其解釋如下:

(16)Agree

(i)An unvalued feature F(a probe)on a Head H at a syntactic location α(Fα)scans its c - command domain for another instance of F (a goal)at a locationβ(Fβ)with which to agree.

(ii)Replace Fα with Fβso the same feature is present in both location.

4.2 “們“的語義內涵

“們”能表達復數的含義是語言學界不爭的事實,但“們”的語義內涵絕不止于此。Zhang(2008)認為漢語的曲折形態與一致特征不豐富,“數”這一可解釋性特征沒有在名詞上直接標記。因此,漢語光桿名詞在一定的語境當中也可以解釋為復數:

(17)a.學生都到齊了。

b.孩子都很喜歡上英語課。

很顯然,在(17a,b)中,主語位置的光桿名詞都表示復數含義。那么如果說“們”只表示復數含義的話,我們就可以認為表復數意義的表人光桿名詞與帶“們”結構意義完全一致,這與事實不相符。

(18)a.帶[家長們]到校長辦公室,可以嗎?

b.你可以把我們家長帶到校長辦公室嗎?

c.我可以把你們家長帶到校長辦公室嗎?

d.你可以把家長他們帶到校長辦公室嗎?

(19)a.帶家長帶到校長辦公室可以嗎?

b.你可以把這位(些)家長帶到校長辦公室嗎?

(18)(19)表明帶“們”名詞短語可以表達不同的人稱,但是光桿名詞短語只能表達第三人稱,它們的意義并不完全相同。據此,Zhang認為“們”還包含“人稱”含義。除此之外,Zhang認為“們”是一個包含數概念的計量詞,因此具有類別含義。本文贊同“們”兼有“復數”和“人稱”含義,但是并不認同“們”是計量詞,因此沒有類別含義。我們知道,在生成語法中,我們經常使用互補分布來判斷一個成分的語類歸屬。文獻中諸如 Zhang(2008)把“們”看作是計量詞都是運用這種方法。但是,前文2.1和2.2中都提到,“們”分明是可以與計量詞同時出現的,前文例子重復如下:

(20)a.媽媽對[一群][孩子們]說

b.老師對[一班][同學們]說

如果認為“們”是計量詞,上述(20)中的“們”與計量詞“群”和“班”共現的現象就得不到解釋。另外,Zhang認為“們“具有類別含義是因為不同的計量詞對應選擇不同的名詞,也就是說計量詞對名詞類別有語義選擇限制:

(21)a.一個孩子

b.*一只孩子

本文認為,由于“們”只能語義選擇表人名詞,因此“們”具有表人含義。這樣一來,“們”的語義內涵由三部分構成:復數,人稱和表人。

4.3 漢語“們”的句法實現

我們都知道,“們”在漢語中永遠不能單獨出現,它必須附著在表人名詞或代詞后面。因此,我們認為“們”是個具有粘附性的名詞詞綴。根據Zhang(2008),名詞短語成分的語義內涵是通過名詞短語結構中相應的功能核心詞的賦值得以體現的理論以及Cheng&Sybesma(1998,1999)漢語的“數”由計量詞表達和李艷惠(1999)漢語的人稱特征在定詞位置得以體現的理論,本文根據Pestesky&Terrego’s(2004)的核查理論提出“們”的句法實現圖示如下:

圖(22)中“們”作為名詞詞綴附著在名詞N上,“們”的[Human]特征首先對名詞的[uHuman]進行核查,繼而名詞移位至“們”位置實現特征共享,然后計量詞[Plurality]或[Singularity]特征對“N+們”進行數特征的核查,如果能實現特征共享,“N+們”移位至CL位置,依此類推,最后實現于定詞位置。通過上圖我們發現帶“們”名詞的復數意義實現于名詞短語內,有定意義實現于定詞位置。

4.4 “們”的特征解釋

在2.節中我們提到“們”具有幾個典型的特征,3.1,3.2以及3.3分析了文獻中對這些特征的解釋,但是我們發現,這些分析均存在理論或經驗上的不足。我們運用4.3中的結構可以很好地解釋“們”的特征并解決以上研究所表現的不足。

如圖(22)所示,名詞中心詞具有不可解釋特征[uHuman],其成分統制范圍內“們”的[Human]可以對其進行核查,這就說明了為什么“們”只能與表人名詞連用;其次,“們”不能與數詞直接連用如“*三孩子們”是因為漢語的數是通過量詞而不是通過數詞來表達的,也就是說,漢語中的數詞與量詞必須同時出現,并不是因為數詞與“們”不能同時出現所導致。這也正是本文采用數詞與量詞合并投射的原因之一。那么,當數詞和量詞同時出現時為什么“們”有時候可以出現,有時候卻不能出現呢?

(23)a.*媽媽對[三個][孩子們]說

b.*[三條][圍巾們]

b.媽媽對[一群][孩子們]說

c.老師對[一班][孩子們]說

仔細分析后我們會發現凡是能與“們”同時出現的計量詞本身都含有復數意義,比如說“群”,“班”,“隊”,“組”等等,我們不可能說一個人也能稱之為“一群/班/隊/組”,因此這個時候計量詞可以與“們”共享復數特征,這就很好地解釋了“們”能與計量詞共現的情況。至于(23a、b)不合語法是因為一般來說,計量詞都表達單數意義(Borer,2005;Yang.H,2005等),而“們”又表達復數含義,因此這個時候計量詞單數含義不能得到解釋,導致句子不合語法。另外,帶“們”短語有定含義是通過定詞位置的不可解釋特征[uPerson]被“們”的可解釋特征[Person]核查后實現的。

下面我們來解釋專有名詞或代詞加“們”結構。我們知道專有名詞加“們”可以表達兩種不同的含義:復數義和集合義。我們認為這兩種不同含義是源于專有名詞生成于不同的句法位置,當表示復數意義時專有名詞已經普通名詞化了,生成于名詞位置,其結構如(22),此時名詞短語(NP)表現為復數意義;表示集合意義時,專有名詞生成于定詞位置,結構如(24):

在圖(24)中定詞D位置有了顯性實詞形式,但名詞位置卻為空。很明顯這時定詞位置的人稱在實詞上已經體現出來,并不需要“們”的人稱特征給它賦值,因此也就無所謂特征共享并移位至定詞位置了。因此“小強”本身并不能通過“們”獲得復數意義,“們”的復數意義仍然是在名詞短語內實現。根據定詞位置表示定指的特征,“小強”表達的是情境中特指的某一個名叫“小強”的人,這樣一來,“小強們”的集合意義便得到了很好地解釋。在這里我們要說明的是,代詞加“們”只能表達集合意義,結構如圖(24)。因為我們都知道“我/你/他們”不是表示一個個的“我/你/他”,而是表達與“你/我/他”相關聯的一群人。最后我們需要解釋的一個問題是當代詞/專有名詞處于定詞位置時名詞短語內名詞為空的問題。我們都知道空語類原則(Empty Category Principle)要求句子中任何空語類都必須得到合理管轄。圖(24)表明該空語類不能得到管轄,因此我們認為該空名詞不為真正的空語類。我們認為這時名詞為沒有語音形式的“人”,其特征表現為[Human]。這種觀點主要源于兩個證據:首先,我們知道,“們”只能與表示“人”的名詞連用。其次,我們知道在代詞/專有名詞加“們”結構中,我們經常可以加上“人”字,如:

(25)a.小強們三[人]

b.他們三[人]

這種解釋也剛好與專有名詞/代詞加“們”的集合意義相符。如“小強們”并不是說有很多個“小強”,而是說與小強相關的很多個“人”;“他們”表達的也不是很多個“他”,而是與他相關的很多個“人”,也就是說專有名詞/代詞加“們”的復數意義體現在名詞短語內。

5.結語

鑒于“們”極其復雜的句法語義特征,“們”的句法實現在生成語法學界是個頗具爭議的話題。本文首先對“們”的句法實現比較有代表性的幾個研究進行考察分析后發現這些研究均存在理論和經驗上的不足,都不能客觀全面地解釋漢語中與“們”有關的語言事實。為了彌補語言理論與語言事實之間的鴻溝,即為了達到生成語法理論的解釋充分性,本文在生成語法核查理論框架下對漢語“們”的句法語義特征進行分析,提出“們”是具有人稱、復數以及表人特征的名詞詞綴,該詞綴附著于名詞,這樣可以解釋帶“們”名詞短語的各種語義特征。

[1]Abney,Steven P.The English Noun Phrase in its Sentential Aspect[D].Doctoral Dissertation,MIT,1987.

[2]Borer,Hagit.In Name Only[M].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5.

[3]Cheng,Lisa Lai-Shen & Rint Sybesma.Yi-wan tang,yi-ge tang:Classifiers and Massifiers[J].Tsing Hua journal of Chinese studies,1998(28)3:385 -412.

[4]Cheng.Lisa Lai-Shen & Rint Sybesma.Bare and Not So Bare Nouns and the Structure of NP[J].Linguistic Inquiry,1999,30(4):509 -542.

[5]Chierchia,Gennaro.Plurality of Mass Nouns and the Notion of“Semantic Parameter”[M]//S.Rothstein,Events and S.Grammar.Dordrecht:Kluwer,1998a:53 -103.

[6]Chierchia,Gennaro.Reference to Kinds Across Languages[J].Natural language Semantics,1998b(6):339 -405.

[7]Chomsky,Noam.The Minimalist Program[M].Cambridge,MA:MIT Press,1995.

[8]Chomsky,Noam.2000.Minimalist inquiry:the Framework[M].Martin,R.et al.Step by step:Essays on Minimalist syntax in Honour of Howard Lasnik.MIT Press,Cambridge/MA,1995:89 -155.

[9]Chomsky,Noam.Derivation by Phrase[M]//Michael Kenstowicz.Ken Hale:a life in Language.Cambridge,MA:MIT Press,2001:1 -52.

[10]Hsieh.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Noun Phrases in Chinese[M].Crane publishing Co.,LTD,2008.

[11]Huang,Cheng-Teh James.Logical Relations in Chinese and the Theory of Grammar.[D].Doctoral dissertation,MIT,1982.

[12]Huang,Cheng-Teh James,李艷惠.The Syntax of Chines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9.

[13]Iljic,Robert.Quantification in Mandarin Chinese:Two Markers of Plurality[J].Linguistics,1994,32:91 -116.

[14]Iljic,Robert.The Problem of the Suffix-Men in Chinese Grammar[J].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2001(29):11-68.

[15]Pesetsky,David & Esther Torrego.The Syntax of Valuation and the Interpretability of Features[M].Manuscript,MIT & UMass/Boston,2004.

[16]Tang,Chih-Chen Jane.Chinese Phrase Structure and the Extended X’-Theory[D].Doctoral dissertation,Cornell University,1990.

[17]Yang,Henrietta Shu-Fen.Plurality and Modification in Mandarin Nominal[M].2005.

[18]Phrases.Ph.D.Dissertation[D].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Austin,Texas.

[19]Zhang,Xiaofei.Chinese-men and Associative Plurals[J].Toronto WorkingPapers in Linguistics,2008(28):407-425.

[20]李艷惠.Plurality in a Classifier Language[J].Journal of East Asian Linguistics,1999(8):75 -99.

[21]李艷惠.2003.Making Sense of Language Differences[J].Journal of the Linguistic Association of the Southwest,1999(22):23 -24.

[22]陳宗利,溫賓利.漢語名詞的可數性特征及句法實現[J].現代外語,2002(2):195 -203.

[23]熊建國.英漢名詞短語最簡方案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8.

猜你喜歡
特征
抓住特征巧觀察
離散型隨機變量的分布列與數字特征
具有兩個P’維非線性不可約特征標的非可解群
月震特征及與地震的對比
如何表達“特征”
被k(2≤k≤16)整除的正整數的特征
中等數學(2019年8期)2019-11-25 01:38:14
不忠誠的四個特征
當代陜西(2019年10期)2019-06-03 10:12:04
詈語的文化蘊含與現代特征
新聞傳播(2018年11期)2018-08-29 08:15:24
抓住特征巧觀察
基于特征篩選的模型選擇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人体视频| 国产99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波多野结衣二区三区|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优播 | 日韩专区欧美| 欧美一级特黄aaaaaa在线看片| 亚洲伊人天堂|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福利| 亚洲精品在线影院| 爱色欧美亚洲综合图区| 中国特黄美女一级视频| 午夜国产精品视频黄| 国产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下载| 中文字幕在线日韩91| 一本久道久久综合多人| 久久综合AV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全五级| 亚洲免费黄色网| 精品国产自在现线看久久| 伊人婷婷色香五月综合缴缴情| 久久精品这里只有精99品| 亚洲一区波多野结衣二区三区| 色呦呦手机在线精品| 美女无遮挡被啪啪到高潮免费| 精品第一国产综合精品Aⅴ| A级毛片高清免费视频就| 99手机在线视频| 午夜福利网址| 久久久成年黄色视频| 无码粉嫩虎白一线天在线观看| 精品无码日韩国产不卡av| 久久国产精品麻豆系列| 亚洲美女AV免费一区| 十八禁美女裸体网站| 国产黑丝一区| 免费看久久精品99| 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观看热2 | 国产系列在线| 中文字幕无码中文字幕有码在线| 91精品国产自产91精品资源| 亚洲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在线播放91| 中国一级特黄视频| 亚洲综合18p| 福利国产微拍广场一区视频在线| 在线观看免费AV网| 国产97视频在线观看| 青青青伊人色综合久久| 免费网站成人亚洲| 亚洲首页国产精品丝袜|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色噜噜狠狠色综合网图区| 伊人久久大线影院首页| 日本免费a视频| 2021无码专区人妻系列日韩| 看你懂的巨臀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 国产青青草视频| 深爱婷婷激情网| 国产精品美乳| 国产成人高清精品免费软件| YW尤物AV无码国产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国产一区二区| 福利一区在线| 香蕉eeww99国产精选播放| 亚洲中文字幕av无码区| 久操中文在线| 欧美日韩va| 国产成人8x视频一区二区| 欧美一区中文字幕| 国产福利免费在线观看| 97久久超碰极品视觉盛宴| 亚洲手机在线| a级毛片免费看| 中文字幕日韩丝袜一区| 久久公开视频| 91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人成乱码熟女免费| 成人午夜视频网站| 国产乱子伦一区二区=| 性色一区| 91欧美在线| 亚洲成人精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