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亞端
【摘 要】在低年級識字教學中,教師應根據兒童的思維特點,把抽象的漢字化為具體的事物,讓學生主動識字,樂于識字。通過采取多種形式,積極調動學生的識字興趣,并開展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在生活中識字。教師應學習探索更多有趣的識字方法,讓識字學習變得更加生動有趣起來。
【關鍵詞】識字;教學;生動
低年級識字教學一直是困擾教師們的一大難題。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由此可見,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在低年級識字教學中,我們更應選取有趣的最好的識字方法,讓學生輕松進入“識字樂園”,輕松快樂、有效地提高低年級學生識字效率,讓識字學習變得生動有趣起來。因此在識字教學中,我做了一些嘗試,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現具體談談幾點做法。
一、根據兒童的思維特點,把抽象的漢字化為具體的事物
方塊的漢字對于剛剛開始識字的孩子來說是陌生而枯燥的,如果一味地讓孩子被動地識字,效果肯定不好,孩子的思維也得不到發展。所以,在起步階段應該要給孩子們營造良好的識字氛圍,通過多種途徑積極調動孩子的識字興趣,讓他們在識字中體會識字的成功和樂趣,這樣才能讓孩子主動識字,樂于識字,例如,在學習“水、田、火、山”等字的時候,可以出現一些實物圖讓它們對照著來認,還可以通過畫面與文字的演變,讓學生感受漢字的演變過程,從而激發學生探索漢字奧妙的興趣,這就是所謂的字里識字,上學期我上過一節課,二年級上冊的《識字6》里面有一個生字“炭”,我就采用字里識字,首先我先課件出示炭的圖片和古漢字“炭”,告訴學生:這就是炭,古漢字的炭字,看,它表示在山上挖個洞,把砍來的木頭放進去點著了,再把洞口封上,等火滅了,木頭就成了木炭。然后課件演示炭的演變過程,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學得很高興,收到很好的效果。又如,在教學“奉”字時,我也采用字里識字的方法,出示奉的古漢字,告訴孩子們上面的部分是表示果實,底下是兩只手,兩只手捧著豐收的果實,意思就是獻給的意思,所以奉就是表示獻給、奉獻,孩子很喜歡這樣的教學方式,很快就能記住字義,這就有效地提高了孩子的識字興趣。
二、采取多種形式,積極調動孩子的識字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小學生往往用形象、色彩、聲音來進行思維。”根據孩子的這一思維特點,我在教學識字的時候經常會利用卡片、圖片、猜字謎、做游戲、小組競賽等把孩子帶進有趣的識字情境中,具體做法如下。
1.結合圖片識字法
比如教學“云、雨、山、水、田”等象形文字時,我就會出示相對應的圖片讓孩子結合圖片來認字,或者是在黑板上用簡筆畫勾勒出相對應的圖案,這樣就把枯燥的漢字轉化為生動形象的圖畫,孩子識記起來就容易多了,也記得比較牢固。
2.猜字謎法
這種識字方法孩子最喜歡,它不但易學好記,它還朗朗上口,所以孩子們總是能記得很牢,它還能活躍氣氛,調動孩子的學習興趣,所以不但孩子喜歡,老師也喜歡,如,教學“永”可以這樣出謎語:一點壓得水頭彎,千年萬年流不完。教學“照”字,可以這樣出謎語:一個日本人拿著一把刀,殺了一口人,留下四滴血。剛開始一般都是老師出謎語學生來猜,慢慢的學生自己也會根據字形編出有趣的謎語出來考別人了,孩子在出謎語和猜謎語的過程中就在動腦筋識記生字了,所以這種識字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3.利用游戲幫助識字法
把學習內容穿插在有趣的游戲中,能讓孩子在歡快愉悅的氛圍中識字,例如在教學二年級上冊《識字六》時,我事先布置孩子回家把本課的生字詞做成卡片,帶到學校,上課之前我給孩子們準備了兩座卡片做的房子,一座上面寫美,一座上面寫丑,初步學完生字詞語之后我就穿插了游戲環節,讓孩子們把手中的卡片送回兩座房子里,孩子們在游戲中動手擺卡片,又重新識記了生字詞,這個游戲環節不但調動了課堂氣氛,也鞏固了生字詞,同時讓孩子們分清了褒義詞和貶義詞,一舉多得,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又如,教學二年級下冊的《識字五》我把所有的生字貼在六面的大色子上,教學過程中,讓孩子們扔色子讀生字,孩子們學得可高興了。在教學“管中窺豹”這個詞語時,我讓學生拿著一根卡紙做的小管子,對著大屏幕上的豹子看,結果只能看到豹子身上的一小部分,這樣的游戲過程,孩子一下子就明白了“管中窺豹”的含義,無需老師多費口舌。有時候,我會讓學生扮演書中的角色,然后分角色表演,再現書中的故事情景,比如教學《陶罐和鐵罐》一課,我讓孩子做陶罐和鐵罐的臉譜,然后在課堂上帶著臉譜進行表演,孩子們演得是活靈活現的,課文的內容和道理,孩子們一下子就明白了,有感情朗讀也讀得很生動逼真傳神,所以這種表演游戲還是很受孩子們喜愛的。孩子們在歡快愉悅的氛圍中識字激情高漲,達到了預期教學目的,收到了出乎意料的教學效果。
4.利用競賽識字法
低年級的孩子好勝心比較強,于是課堂上我經常采用競賽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開火車的,有男女生比賽的,有同桌比一比的,有小組競賽的等等,比賽結果我每次都及時公布,并且當場獎勵小紅旗,所以不管是哪種競賽,孩子們都全員參與,積極投入,孩子們在競賽中很好地參與學習并鞏固了所學知識。所以,我個人覺得這種競賽法很值得大家推廣和借鑒。
三、開展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在生活中識字
學生的識字量如果單靠課內識字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要引導學生把識字的范圍延伸到課堂以外,與現實生活緊密的結合起來。著名心理學家維果茨基說過:“活動和交往是發展的源泉。”活動是兒童生活的一部分,教師在教學中就要注意和社會生活相溝通,使兒童盡快從“我”的世界跨入更廣闊的周圍環境,以吸收各種信息,擴展想象和思維的空間。于是,我引導學生圍繞一個主題開展活動,比如“逛超市”、“逛商場”“逛花店”“果園摘果子”等等識字活動。還引導孩子在生活中識字,讓孩子們將廣告牌上、電視上、商標上、各種雜志報紙書籍上認識的字做成卡片收集起來,每多認十個字就獎勵一顆大星貼到評比欄上,這樣大大提高了孩子們的識字興趣,孩子們認識的字就越來越多了,知識也就越來越豐富了。
通過實踐,我深深感受到:只有讓孩子在快樂中學習,在游戲中掌握知識,他們才會精神百倍,樂此不疲,學習興趣也會與日俱增,學習成績也會大大提高。讓孩子認識到生活是一個大課堂,必須處處留心,時時學習,才能取得識字的最好效果。探索省時高效有趣的識字教學方法,切實培養學生主動識字、自主識字的能力,還識字教學于精彩,是每個語文老師應盡的責任。作為一名低年級的語文老師,有責任讓孩子們能在開發性的氛圍里愉快、自主地學習。教師自身應多學習,多看書,多走進名師的課堂,學習探索更多有趣的識字方法,讓識字學習變得更加生動有趣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