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運
【摘 要】從現代教育角度分析,合作學習屬于發展性教學方法,能夠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拉近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距離。小學語文作為小學階段的重點科目,對小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思維發揮能力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新課改的深入下,將合作學習融入到小學語文教學之中,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并且能夠提高語文教學效率與教學質量。本文主要分析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中的應用,期望能夠為同行人士提供理論幫助。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合作學習;應用
在新課改的深入與推動下,我國教育體系發生了重大變化,其中小學語文作為小學階段的重點課程,對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以及日后邁向初中、高中、大學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據新課改的發展要求,積極轉變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將合作學習融入其中,改變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模式,進一步明確教學目標,實現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提高教學效率與教學質量。
一、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
1.合作學習能夠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積極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不僅符合新課改的要求,并且也符合社會發展的需求,如果單純的采取傳統的教學方法,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語文教師要與學生融為一體,并且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語文教師要合理的設計教學內容、合理的運用教學模式,積極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也只有讓學生體會到合作學習所帶來的樂趣,才能真正促進小學語文的全面開展,才能提高小學生的理解能力,實現小學生的全面發展。
2.合作學習能夠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在合作學習中,語文教師采取小組討論的方式,積極鼓勵每一位學生進行發言,并且對每一位學生的表現進行分析,在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下針對性地提出相應的建議。這種方式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并且能夠提高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比如在闡述同一個問題的時候,語文教師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各自發表自己的意見,并且鼓勵學生采取不同的方式進行表達,這樣能夠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印象,并且能夠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
3.合作學習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具備興趣,學生的學習成績才能夠提高。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積極應用合作學習的方式,可以實現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并且在整個過程中還能夠積極引導教師對相關問題以及文章展開討論,這種多樣性的教學方法,能夠讓學生對所學到的內容產生興趣,并且能夠積極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合作學習的應用
1.幫助學生樹立團結合作的意識
要想真正將合作學習積極應用到小學語文教學中,需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團結合作意識,從本質上而言,這不僅僅是一種責任,還是一種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將學生的自覺行為納入到合作意識中培養是現階段小學語文教學最為主要的內容。在日常生活中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對學生的合作意識與合作行為進行培養,要設計一些課堂活動或者課外作業,讓小學生能夠在合作中找到問題的答案,讓小學生能夠在合作中感受合作、團結所帶來的成就感。長此以往,小學生便會形成正確的合作意識,并且能夠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與價值觀。
2.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入合作學習離不開合理的教學目標,一般而言,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了解,并且要針對學生的知識水平以及學習態度進行分析,設計一份符合學生學習的教學方案。其中,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語文教師需要結合教學大綱,結合小學的學習習慣制定恰當的合作學習目標,比如在學習《天凈沙 秋》的時候,語文教師可以先讓學生進行朗讀,并且根據自己的理解對這首詞的含義進行分析與理解,對其中所蘊含的情感進行表述,這樣一來,能夠讓學生明確學習方向,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3.對學生進行合理分工
在合作學習之中需要對學生進行合理分工,要讓每一位學生在相互交流之中提高學習成績,在分工的時候教師要根據“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基本原則,并且要依據學生的學習習慣、日常表現、學習成績進行分組,保證分組的科學性、合理性。語文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5~6個人一組,并且充分利用小組內每一位學生的差異性與互補性。此外,語文教師還要有效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讓學生在語文課堂中針對某一個問題展開討論,并且進行意見表述。
4.精心設計課堂問題
在進行分組之后語文教師要設計課堂問題,從某種意義上分析,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問題的設計,并且要鼓勵學生進行獨立思考,要積極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首先,語文教師要給予學生機會,讓學生發現問題,并且提出問題,在結合課文內容以及所學到的知識中展開討論與分析,積極尋找問題解決的途徑。另外,在采取合作學習模式期間,語文教師要針對某一個問題讓學生開展激烈的討論,并且對每一位學生在討論過程中的表現進行分析,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要利用分組討論開拓學生的視野,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對語文知識產生求知欲望。比如在學習《烏鴉喝水》的時候,語文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自己閱讀文章,并且將自己不理解的語句標注出來,并提出問題,像“為什么烏鴉喝不到水?”“為什么烏鴉將石子叼進瓶子,水會慢慢上升?”在學生提出問題之后,語文教師組織學生進行討論,比如第一組學生回答第一個問題,第二組學生回答第二個問題,以此類推,這樣能夠拓展學生的思維,并且能夠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在取長補短的情況下得到全面發展。
5.積極進行總結評價
在小組合作學習結束之后,語文教師要讓每一組的學習代表匯報學習成果,并且在交流與討論中激發學生的思維,提高每一位學生的語文成績。在對學生進行指導合作學習的時候,由于小學生思維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對事物的認識不足,則需要積極幫助小學生對知識進行總結,并且幫助小學生提高知識歸納能力,從而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展。比如在學習古詩詞的時候,語文教師需要讓學生對重點以及難點進行標注,并且利用白話文對古詩詞進行簡單翻譯,進行小組討論,最后在語文教師的評價與總結中加深對知識的影響,提高語文教學效率。
三、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是小學階段的重點科目,小學語文教學的好壞決定了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思維開發能力等,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需要積極利用合作小學,提高學生的合作團結意識,確定合理的教學目標,實施科學合理的分組,設計問題,總結討論,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主,提高語文教學效率與教學成績,促進學生語文思維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宋雪菊.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中外企業家,2013,22:225.
[2]楊鳳林.小學語文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現狀的調查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1:245.
[3]劉靜.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合作學習過程[J].中國校外教育,2014,29:129.
[4]梁端水.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2,27:110.
[5]邢慧潔.淺議小學語文教學中合作學習策略的教學效果[J].科技創新導報,2014,34:157.
[6]賴江賢.淺談在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開展合作學習[J]. 成功(教育),2010,0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