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連平
【摘 要】長期以來,社會中的人們對思想政治課教學內容的認識都是覺得政治課枯燥無味,對學生缺乏吸引力,這是學生上政治課產生厭倦情緒的重要原因,為此,思想政治課教師必須注重改進教學方式和豐富教學內容,讓課堂教學賦予時代性。隨著電腦信息技術的發展,多媒體教學方法的出現,為完成這一任務提供了極大的幫助。
【關鍵詞】高中政治;復習課;教學方法;信息技術
從事高中政治教學多年,我一直思考并探索著如何提高高中政治復習課的效率?現將我在教學工作中的一些體會和做法寫出來,希望與廣大師生共同交流, 筆者以為高中政治復習課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復習要有“理”有“據”
“理”就是把課本中的概念、實質、性質、道理等知識找出來;通過“為什么”,把課本中的原因、意義或作用、影響等知識找出來;通過“怎么辦”或“怎么做”,把課本中的措施、要求等知識找出來。這樣,自主學習的效率就會較理想,從而避免了復習流于形式或一無所獲的結果出現。 “據”就是《課程標準》和《考試說明》等命題的依據,因此要仔細研究《課程標準》,課標不作要求的可不復習或不作重點復習。《考試說明》對考試范圍及知識點要求更具體和仔細,一定要認真研讀,圍繞《考試說明》中所規定的素質教育的整體目標,使復習內容覆蓋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觀點,還要將《考試說明》要求培養的“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運用所學知識提出、研究、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整合、表達、運用信息的能力”目標滲透其中,在培養學生基本思想政治素養的同時,鼓勵學生發揮自己的創新意識和能力,積極主動地發表自己的觀點。我們在復習時,要將《課程標準》和《考試說明》相結合,對《考試說明》要求的而《課程標準》中又是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過程與方法、知識與技能等幾個方面不同層次的要求做到心中有數,并告訴學生,在教學中能放手的低層次要求的內容盡管放手讓學生自己看書解決,對理解和要求掌握的內容,要下功夫,探求規律,學活學透。
二、復習要點面結合
一是要強化基礎,突出重點。政治中考命題盡管愈來愈注重對能力的考查,強調能力立意,但若胸中無數,能力從何談起。因為扎實的理論知識是基礎,這就要求在復習中首先要要注重讓學生讀熟教材,切實掌握好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觀點,要求學生重在理解的基礎上記住其含義,能復述其主要內容,并迅速而準確地找到它們在教材中的位置,為考試時翻閱教材作好準備,并且要把一個個的基本概念、原理經過歸納、綜合、整理,形成知識網絡,做到點、線、面的結合,在了解基本概念和內容的基礎上,通過聯系實際來加深對這些知識的理解,因為考試往往是:“題在課外、理在書內”,所以對基本理論要做到“加深理解、重在運用”,這樣才能全面而系統的認識和分析問題。當然,對基礎的復習要抓住《課程標準》和《考試說明》的重點,切忌知識“泛濫”。
二是要關注時政,點擊熱點。《考試說明》明確提出要“體現時代性。注意結合社會熱點、焦點問題,以引導學生關注國家、人類和社會的命運”。時政熱點是命題的重點,與教材內容密切相關的熱點時政、 地方時政更是中考的重中之重。從近幾年的中考試題中也可以看出命題者往往注重以最新的時政熱點材料為背景,特別注重考查學生在實踐中的綜合應用知識的能力,考生不能從課本中直接找到答案,而是要自己先弄清楚時事材料所設計的問題,再用所學過的知識進行分析。教師在復習過程中要選擇典型的事例來解剖,其重點是方法的指導與解題技巧的培養,力求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取得較好的效果。今年的中考,我認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科學發展觀、依法治國等仍是考察的重點。
三是要分類研究,找準結合點。對熱點的透徹解剖,讓學生由社會問題回歸教材,這只是中考備考的一個層面,面對紛繁復雜的熱點問題,要做到“處變不驚”,還須對教材再次進行研究,培養學生對知識點進行系統梳理,歸納和提高的能力,不僅要對本節、本章的內容進行歸納,更要打破章節和年級對知識進行全面的橫向、縱向梳理,幫助學生構建知識網絡,找準分析熱點問題的聯結點。以構建和諧社會為例:它和教材可以結合的知識點有八年級的社會公平正義,九年級的社會責任,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改革開放,科學發展觀,基本國策,社會主義文化和精神文明,依法治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等。
三、復習要主次有序
復習時的有序安排是提高效率的重要因素。建議你復習采用“三輪復習法”,第一輪是基礎知識的系統復習,這一階段的復習目標側重于對基礎知識的領會、記憶,并使其系統化。今年的時間緊,因而復習課必須目標明確,重點基礎知識突出復習,講練做到有的放矢;第二輪為專題復習,即教會學生將社會熱點問題與所學的知識點之間進行聯系,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在這一輪中主要是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要學以致用。教師主要是教給學生方法,包括分析材料的方法,思考問題的方法和解題的方法。教師要注意及時掌握國內外重大時事政治,分門別類進行訓練,并要和課本的有關內容聯系起來訓練,注意理論聯系實際。對于各個熱點問題,要引導學生多角度、多層次地去思考,力求窮盡其與教材相結合的知識點,并根據開卷考試的開放性和答案的多元性特點,根據材料設計一些開放性訓練題,訓練全面、準確、迅速尋找材料與書本知識的最佳結合點的答題能力。第三輪為模擬練習,這一輪的復習目標主要是知識綜合應用能力訓練,知識的再提高。教師要精心編選好練習題,并定時訓練和講評,特別要加強對學生易出問題的知識點或思想認識方面模糊點的訓練,要注意通過訓練提高學生的審題解題能力,培養學生的探究創新能力。
另外,隨著電腦信息技術的發展,多媒體教學方法的出現,我們的高中政治復習課教學也要順應時代發展,讓多媒體課件走進高中政治復習課課堂,為完成復習提供極大的幫助。
多媒體課件走進課堂,它的時代性首先應該體現在教學內容和方式上,采用多媒體教學賦予了教學內容以生動活潑的外在表現形式。鼠標輕點,天下知識皆匯于咫尺熒屏,內容豐富而詳實,教師“如虎添翼”,學生“如魚得水”不僅能夠強調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而且便于理論聯系實際,而且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教學內容,同時也為教學的綜合性創造了更好的條件。
多媒體課件的時代性,還應該體現在課件設計、運用的指導思想應突出現代教育觀點上,即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因此,課件的運用并不局限于就知識講知識,而應輔助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確保學生的主體地位。
多媒體課件的時代性,還應體現在探索和構建嶄新的教學模式上。廣大政治教師在使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時,必須探索和構建新的教學模式,這種模式能實現群體教學與個別指導相結合,知識傳授與教學信息反饋、分析、計算機決策相結合,真正實現因材施教,確實提高學生的素質,促進學生個性特長的健康發展,從而大幅度提高教學質量和政治課課堂教學的效率。
廣大政治課教師要努力掌握多媒體技術,以適應教育現代化要求;要關注多媒體課件的時代性、藝術性和實效性;要深入吃透教材內容,把握重點、難點,清理教材脈絡,教師利用多媒體這種形式把抽象枯燥的政治知識寓于趣味的活動之中,親身體驗,能活躍學生的思維,喚起他們的注意。多媒體輔助教學作為一種融知識性、趣味性、新穎性、時代性為一體的新興教學模式,是對傳統政治課教學模式的一場重大改革,利于克服教材的滯后性這一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