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曉蘭
【摘 要】隨著多媒體和計算機網絡應用的日益普及,作為現代教育技術最新理論基礎的建構主義正在國際上迅速流行。建構主義認為,知識不是通過教師講授得到的,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幫助,充分利用各種學習資源(包括文字教材、音像資料、多媒體課件、軟件工具以及從Internet上獲取的各種教學信息等等),通過意義建構而獲得的。建構主義提倡在教師指導下的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也就是說,既重視學習者的認知主體作用,又不忽視教師的指導作用,教師是意義建構的幫助者、促進者,而不是知識的傳授者與灌輸者。
【關鍵詞】多媒體;語文教學;運用
語文新課程標準的頒布和實施,給我們中國的語文教學帶來了全新的教育教學理念。特別是在課堂教學方面,提倡目標的多元性、方法的靈活性和形式的多樣性,強調課堂應該是開放的、生成性的課堂。但我認為這并非意味著因此就否定教學的一般規律,因為課堂教學的主體是學生,學生學習的過程要符合人的認知規律,這就決定了教師的課堂教學活動應該也必須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組織教學。語文教學如何與現代教育技術進行有效的整合,將有利于提高語文教學效率。
一、課文導入時創設情境,引起興趣,引導學生初步感知
語文教學過程是一種認識過程。感知教材,讓教材中的語言文字,變成生動、完整的表象。如何導入新課,關系到整堂課的教學效果,是課堂教學中的“點睛之筆”。簡明扼要、生動有趣的導語加上情境的創設能激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思維進入語文學習氛圍中。在語文教學中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可以有利于再現語文教材中的有關形象,以提高感知成效,正確認識事物,激起多彩的情感。興趣是由外界事物的刺激而引起的一種情緒狀態,它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動力。初中生,他們的定向能力尚處在較低的層次,他們的注意狀態仍然取決于教學的直觀性和形象性,很容易被新異的刺激活動而興奮起來。例如,我在教朱自清《背影》這篇課文時,是這樣導入的,通過魁梧的籃球運動員、婀娜多姿的芭蕾舞女演員與肥胖的、步履蹣跚的老父親背影的彩色圖片對比,這不美的背影為何如此感人呢感人的力量從何而來呢?一下就激起了學生興趣。
二、體驗情感,理解內容,激發求知欲
在語文課本中有許多插圖,可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但由于篇幅有限,立體感不強,這時教師就可以充分發揮多媒體的作用,化靜為動,變抽象為形象,生動悟意。讓學生在愉快中學習,在意境中賞美,在興趣中生情,在教《黃河頌》時,我播放電腦制作的畫面,讓學生仿佛置身于“洶涌澎湃、氣象萬千”的黃河岸邊,想象著自己正站在高山之巔,從而感受黃河“濁流婉轉,結成九曲連環,從昆侖山下奔向黃海之邊”的英雄氣概。同時,配以這首詞的錄音歌曲,讓學生在享受中很自然地激發出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和民族自豪感。通過提供圖片、視頻、聲音等多種媒體,構建情景交融的教學情境,活躍課堂氣氛,把需要學生有意注意接受的知識,變為無意注意并輕松獲得,從而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這個教學步驟的實施,一般與引導學生進行文本閱讀結合在一起,當教師在指導學生讀書的過程中,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和理解能力,把課文所表現的內容和情節通過語言描述,利用多媒體圖片再現,音樂渲染等手段直觀地展現在學生面前時,就會使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自然地產生和課文內容有關的聯想和想象,激發起強烈的求知欲。
三、品讀課文,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加深課文理解
學生在學習語言文字過程中的障礙就是我們教學的難點,充分發揮多媒體技術這一特有的功能,就能幫助學生解除抽象思維、邏輯思維、語言理解與表達方面的困難,從而降低難度,使教學中的難點得以順利突破,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更有助于激發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借助計算機多媒體軟件的開發平臺,教師就由課堂的主宰者、知識的灌輸者轉變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學習情境的創設者、學生自主活動過程的指導者,以往對于課文的重、難點,教師雖反復講述、說明,如果僅靠老師的一張嘴、一支筆,往往是教師口干舌燥,學生一頭霧水,關鍵是學生對生活的體驗不夠。學生聽起來卻是“如坐霧里”,目的很難達到。如我在教學《斑羚飛度》這篇課文時,學生對斑羚飛度缺乏感性認識,就制作老斑羚和小斑羚對接的圖片、動畫,讓學生對課文內容加深了理解,突破了現在初中語文課本所選的范文,最顯著的一個特點就是在注重對學生的思想教育的前提下,較多地增加了語言優美、立意新奇、境界開闊的文章。
四、啟發想象、主體探究、培養創新思維
中學語文教學要著力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早已成為共識。前文已經說到,基于建構主義的新型教學模式最有利于培養形象思維、直覺思維、邏輯思維、辯證思維和發散思維。近年來中學語文教改中出現的“情境教學”“情感教學”“生活教學”等新的教學模式,正是圍繞這一認識而產生的。從這一點出發,電化教學作為一種新型的、先進的教學手段,以其突出的直觀性、形象性和生動性,對積極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進行感知、理解、記憶和鞏固,起了極大促進作用。并且,它可以運用于完整思維過程中,在形象材料的積累、意象的形成、典型形象的再造幾個階段中,通過不同電教媒體的選擇、組合,可以大大提高學生思維的效率,修正思維誤差,突破思維障礙,使學生的各種思維逐步走向成熟。
總之,多媒體教學是一種現代化的、輔助性的教學手段,只要我們適時、適當地運用,就能提高效率,增加教學的生動性和形象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把多媒體教學融入語文課改教學的一般規律當中,進行有效、有益的整合,就能更有效的達到教學目的、實現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