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芳穎
優化《對外漢語教學概論》課程德育功能的思考
程芳穎
作為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的基礎課,《對外漢語教學概論》在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能方面具有其他專業課無法比擬的作用。隨著人才培養目標的不斷調整,培養合格的對外漢語人才成為漢語國際教育專業自身發展建設中的一項緊迫任務,也是突出學生主體地位、提高教學質量的內在需要,更是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的必然要求。所以,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必須從學生終身職業發展的高度著眼,在自身發展建設中注重挖掘《對外漢語教學概論》中蘊含的德育資源、發揮課程在德育工作中的特殊功效,在教學中注重德育滲透,進而塑造大學生良好道德品質,真正促進學生的成長、成才。
作為針對把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的教學過程,對外漢語教育的任務在于培養外國人的漢語運用技能,即“怎么讓一個從未學過漢語的外國人在最短的時間內能最快最好地學習好、掌握好漢語”。《對外漢語教學概論》以培養學生的教學能力為目的,“使學生通過這門課程的學習初步具備從事對外漢語教學活動的能力,在走上工作崗位后能夠教會外國人運用漢語進行不同層次的交際和交流。”要使學生具備這種教學能力,不僅要培養學生運用漢語語言學、教育學、心理學、教學法、教育技術、中外文化等知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明白今后“教什么”,即如何將漢語語言學知識轉化為實際的對外漢語教學能力。要實現這一教學目標,必須充分開發《對外漢語教學概論》在總體設計、教材編寫中蘊含的德育資源,充分發揮其德育功能,在教學中注重德育滲透,塑造大學生良好道德品質,使學生盡快成長為合格的對外漢語工作者。
《對外漢語教學概論》的德育功能是指通過對外漢語基礎論、對外漢語過程論、對外漢語教學論等內容對德育工作所起到的作用和功效。作為漢語國際教育的專業基礎課,《對外漢語教學概論》的任務在于對學生進行教學技能訓練,培養其課堂教學意識,使之初步具備教學基本功,能在走上工作崗位后卓有成效地開展對外漢語教學工作。正因如此,要讓學生能夠教學、善于教學進而成為文化傳播的使者,必須將《對外漢語教學概論》的德育功能發揮出來。
《對外漢語教學概論》的德育功能在于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道德。以第四章《對外漢語教學方法概述》為例,其本質是培養學生的教學責任心,使學生明確未來工作的任務和使命,激勵學生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立志做一名合格的對外漢語工作者,使學生通過教學技能的學習,將教材知識轉化為教好漢語的正確態度和高尚的職業理想。根據專業培養方案,《對外漢語教學概論》在一年級開設,對于剛剛開始獨立生活的大學生來說,他們的生活、學習需要引導,這就需要一種其能夠接受的載體對其進行影響。要讓學生具備嫻熟的教學能力,不僅需要勤學苦練,而且需要良好的職業操守和熱愛學生的良好品質,只有這樣才能在今后激烈的職業競爭中脫穎而出。正因為如此,要塑造學生良好的職業素養,必須充分利用好《對外漢語教學概論》這個載體,通過發揮其德育功能改善學生的道德品質和心理素質,使大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得到提高。
要想讓《對外漢語教學概論》課程的德育功能發揮出來,第一要義是強化“教學能力訓練與德育滲透并重”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師積極整合教學內容,使學生領悟《對外漢語教學概論》的教育意義,讓學生明白,要在激烈的求職競爭中找到工作,不僅要說得比別人好,道德更為重要。因此,要發揮教師的示范引領作用,在課堂上引導學生進行有組織、有目的的學習和訓練,讓學生切身感受到課程內容的思想情感,使課程的德育目的統率知識的傳授,喚醒潛在的求學意識和進取意識,促使學生發表自己的感想和感悟,準許他們有自己的獨特觀點,使《對外漢語教學概論》的德育功能更好地發揮出來。
發揮《對外漢語教學概論》課程德育功能的根本方法是加強教師的德育培訓,使學生終身受益。只有教師具備較高的政治素質,才能使學生受到教育、心靈受到震撼,將之引入正確的途徑,才能使學生通過《對外漢語教學概論》的學習,加深對未來人生道路的思考。
發揮《對外漢語教學概論》課程的德育功能是一項長遠的系統工程。學校應重視其德育價值,利用多種渠道、鼓勵多方參與,在充分發揮高校理論和人才優勢的基礎上,將課內與課外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形成一個全方位的立體的教育體系,通過不斷改進其德育功能的實現路徑,將《對外漢語教學概論》所具備的德育功能充分發揮出來,使學生的職業素養和道德修養得到提高,讓學生在教學基本功訓練自由地接納德育內涵,從而達成大學教育的德育目標:讓道德學習在課堂上潛移默化的完成。
[1]陳昌來.對外漢語教學概論[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3:13.
[2]陳昌來.對外漢語教學概論[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3:44.
(作者單位:長春大學旅游學院130122)
程芳穎(1986—),女,吉林長春人,助教,碩士,從事漢語國際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