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海峰
【摘 要】職業教育是我國國民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被提上與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并重的地位。但是,大量中職畢業生特別是營銷管理類學生難以找到合適的就業崗位,究其原因是畢業生的規格和質量不能滿足企業生產經營的需要,市場營銷專業教育實踐中遇到的問題很多,我們應該建立合適的中職市場營銷專業課程體系,明確市場營銷專業能力培養目標,以實現中職教育改革的目標。
【關鍵詞】市場營銷;培養模式;職業教育
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對各種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多,職業教育被提上了與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并重的地位。職業教育是科技興國的重要工程,對提高我國國民的素質,培養各級各類人才,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具有全局性的作用,職業教育課程改革是整個職業教育改革的核心內容,也是促進素質教育,促進全民經濟發展的關鍵環節。
一、中職市場營銷專業教育改革和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專業定位出現偏差
目前,我國正處于產業重心升級、經濟模式的轉換時期,社會對營銷人才的需求是大量的,而我國中職市場營銷專業的人才培養缺乏準確的市場定位,使得營銷人才培養同社會需求相脫節,造成一方面高職營銷專業學生就業難而另一方面高素質營銷類人才緊缺的矛盾。
2.人才培養缺乏特色
目前,市場營銷專業課程設置基本上是以學科為中心的課程體系,仍然沒有脫離知識學科性、系統性、完整性的窠臼,與普通大學的課程設置相比,除課時減少外,內容基本相同,是“壓縮餅干”式的職業教育。理論課程設置多于實踐課程,實踐課程缺乏高職特色,職業能力的培養與考核力度不大,教學內容陳舊。
3.教學方法單一
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下,“填鴨式”、“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在大多數的市場營銷專業課程教學中占主導地位。存在著“教師念講義、學生記筆記、考試背筆記、考后都忘記”的現象。教師以講授教學法和案列教學法為主,但在教學過程中講授法側重的事理論知識的講解。市場營銷專業的教學方法過于單一,不利于學生動身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不少學校的教學仍是“紙上談兵”:課堂上“推銷”、黑板上“策劃”。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應用不多,實驗室建設與實踐基地建設嚴重滯后,產學研結合不夠緊密。另外,實踐教學重要性認識不足,教師缺乏實踐經驗等問題。
二、準確定位專業人才培養目標
1.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科學定位
從我們調查了解到的情況看,相對于中職市場營銷專業畢業生,企業所需的多為營銷員、推銷員、策劃員等基層營銷人員。因此中職市場營銷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必須突破大學層次的定位,立足于培養適應企業第一線,具有良好綜合素質、掌握市場營銷基本理論知識和技能,能從事市場調查與開發、商務談判及產品銷售等工作,同時具有可持續學習和適應能力的基層營銷人才。
2.專業核心課程體系構建
(1)知識結構。首先要掌握基本的文化知識,在此基礎上,要掌握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基本理論和運營機制知識;具有從事本專業工作需要具備的營銷專業知識、管理知識、市場開發知識及相關法律法規知識;此外要掌握必要的計算機應用和操作的基本知識;
(2)能力結構。中職學生的能力主要由獲取知識的能力、運用知識的能力和創新能力構成。中職市場營銷專業的學生首先應該具有較強的協調溝通和公關活動的能力,能夠與有關企業、部門、消費者溝通,為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維護并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其次,具有較強的觀察能力及應變能力;掌握談判技巧,善于在談判中協調立場,具有維護企業利益、達成交易、簽訂合同的能力;第四,應具有較強的文字能力,能撰寫市場調研報告等;
(3)素質結構。學生素質結構除了具有綜合文化素質外,還應培養學生的職業素質。中職市場營銷專業教育在培養人才時,必須創設職業崗位環境,對學生進行諸如誠實守信、愛崗敬業、嚴謹務實、團結協作、與時俱進、勇于進取等職業道德的教育;同時應通過課程實訓、模擬實訓及頂崗實習等方式對其職業技能進行培訓;并要根據行業和社會的實際情況,積極推行職業資格證書考試。
三、中職市場營銷專業培養模式與課程體系構建的實施過程
1.中職市場營銷專業課程改革與設計,根據上述研究思路,在課程改革與設計時,我們從以下三方面來展開
(1)教學計劃和課程設計改革。應按照市場營銷職業崗位的職業能力要求來確定教學計劃和課程,在掌握營銷基本原理、基礎知識的前提下,對學生開設有效的職業技能實踐課,使學生得到充分的職業技能實踐訓練,掌握一技之長,為將來走上社會大舞臺打下較為堅實的基礎,使學生畢業后能較快地上崗工作。
(2)教學內容改革。教學內容應講求實用性和針對性。具體說來要考慮以下幾點:一是必須針對培養高技能人才的教學目標設計教學內容,切實做到“必須夠用”二是要根據就業崗位的多樣性,靈活有針對性教授和學習不同崗位需要的技能,做到對準崗位設課程,實現“按需施教”;三是注重課程設置的“模塊化”,做到“基礎知識模塊、通用技能模塊、具體崗位所需技能模塊”三者有機結合。
(3)教學考評改革。注重考評學生的技術和技能水平及實踐能力是高職教育志其他類型教育的顯著區別,這也是高職教育培養目標的必然要求。
2.建立自營實訓基地
只有把教學、生產、科技結合起來,職業教育才能辦出特色。職業院校自營實訓基地的建立可考慮投資創建超市、商場以及生產實體,擁有自己的實驗基地,實施產業化運作,推進名牌戰略和集團化經營,讓學生有一個穩定的實習場所,實施“模擬教學”,使課堂教學與實踐內容相吻合。建立自營實訓基地既能緩解我國職業教育經費短缺問題,又能解決學校教學與企業要求脫節的問題。
3.與企業共建實訓基地
學校要與企業加強溝通,針對企業需要按照崗位要求調整細化實訓環節(可將實習環節分為六個部分:企業認識實習、推銷模擬與生存訓練、市場調研實習、專業實習、營銷策劃實習、畢業實習),根據不同企業的需要安排不同的實訓,即滿足企業的需要又能達到實訓的目的。
四、市場營銷專業能力培養目標與專業核心課程體系構建的條件保障
1.健全教學管理機制
合理的選人和用人、經費撥付和控制、激勵與獎勵、評價與反饋等方面建立科學有效的管理機制。特別是在很多中職院校都不受重視的市場營銷專業,在經費投入方面明顯不如其他專業,在一定程度上挫傷了該專業課程團隊的積極性,影響教學效果。
2.強化專業課程團隊建設
專業核心課程體系的建設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這就需要長期的探索專研,不斷的修改完善。所以就需要選擇優秀的課程負責人并且合理的配置整個專業的專業課老師,包括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兩個方面。
3.建立良好的行動導向教學環境
辦學不是閉門造車,學校在自住辦學的同時,也要開放辦學。學校與企業之間要因地制宜,適度合作,資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完成教育教學過程。
4.把握課程體系構建的理念,掌握技術要領
圍繞職業能力進行教學設計,目標是要關注的是學生的職業能力,而不是學生為什么要這樣做,重點關注學生能做什么。可以開展完整的工作環節的行動導向教學訓練,使學生獲得自主學習能力、思維能力、創新能力。讓學生參與到教學的每個環節當中,通過環節教學和模塊學習的方式掌握知識和技能。教師轉變觀念,發揮創造力,認真實踐。建立實習基地管理制度、實習教學考核辦法、實習成績評定辦法、領導堅持走訪實習基地制度等實習教學文件,確保實習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李鵬敬.基于工學結合的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培養模式[J].改革大眾科技,2011,1:106-107.
[2]施秀民.中職市場營銷專業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經濟師,2012,8: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