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愛玉
【摘 要】反思性教學是近期發展起來的一種以批判性的角度開展教學和學習的教學理論研究方法,對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有非常積極的作用。本文將從反思性教學的定義和應用方法出發,就反思性教學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應用現況進行分析,為初中英語閱讀反思性教學提供借鑒。
【關鍵詞】反思性教學;初中;英語閱讀
反思性教學起源于上世紀八十年代的西方,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引入國內以后被廣泛研究和應用。實踐證明反思性教學對教師的教學水平提升和學生學習能力提高有著非常顯著的作用。但是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是一個充滿變化的動態過程,有著各種不同的因素影響。無論是教師的反思意識、反思的主要內容、反思性教學的策略等都不夠清晰,在應用過程中還存在一定缺陷。
一、反思性教學的定義
反思性教學在引入我國以后,被廣大教育工作者廣泛研究和學習。目前研究反思性教學的主流理論認為反思性教學是教師借助各種措施開展教學的一種新型教學方法,是教師通過反思自己教學過程而進行的方法,是教師職業能力發展在教學上的反應。
二、反思性教學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英語閱讀教學過程是一個動態變化的過程。需要老師能夠用開放性思維創造性的使用閱讀教材,注重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要對自身教學過程進行思考和判斷。通過思考、修正、實踐、思考、修正這個循環反復的過程,不斷完善教學活動,豐富學生英語閱讀學習的深度和廣度。挖掘閱讀教材的深層含義,讓閱讀課更加有效率和意義。英語閱讀教學的反思可以分為三個階段:教學前的反思、教學中的反思、教學后的反思。
(一)教學前的反思
英語閱讀教學前的反思是進行有效閱讀教學的基礎。
(1)對教學目標的反思。教學目標的反思主要包含對教學要達到的認知目標、情感目標、技能目標等。英語閱讀教學的目標設置有著多元化和隱形化的特點,所以我們必須要認真反思教學目標的設置是否合理,是否與當前學生的學習基礎和教學進度相結合,是否考慮了學生英語思維能力和英語語言技能的掌握,是否兼顧了學生的個人興趣和未來的英語學習整體性和長遠性等等。這些反思都可以讓老師兼顧學生的各個維度設定教學目標,幫助學生達到多元化的閱讀效果。
(2)對教學內容的反思。英語閱讀教學是一種動態的教學過程,教學內容不必拘泥于教材,如何拓寬學生的學習深度和廣度,培養他們的英語表達能力和英語思維能力才是英語閱讀教學的重點。語言是一種社會學工具,閱讀內容要求貼近學生生活,能夠被理解和接受。閱讀教材需要培養學生閱讀能力,增長學生人文和社會知識。這都是的需要教師在教學前進行反思的內容。
(3)教學前對教學過程的反思。在設置了合理的教學目標,選定了閱讀教材以后,就要依據前兩者設置相應的課堂教學模式,以此選擇合適的教學策略和引導方法。要依據內容選擇導入和結尾時選擇的方式和內容。通過反思教學過程,預見性的解決教學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和困難,針對學生的知識基礎和心理活動特點開展教學,能夠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
(二)教學中的反思
閱讀教學過程的反思能夠幫助老師提高教學控制能力和應變能力,依據教學活動的發展適時進行調整,讓教學活動始終高質高效的開展。教學中的反思是對教學活動的一種自我檢查、自我強化、自我校正。
(1)對閱讀素材的內涵反思。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及時對素材的內涵進行反思,能夠有效的理清教學脈絡,更好的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文本結構和內涵。要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帶著問題開展閱讀學習,探究閱讀內容的內涵和寫作意圖,研究閱讀內容的語法和文章結構,通過這種閱讀方式,能夠引導學生探究式的閱讀,為教學素材的講解奠定了基礎。
(2)對學生英語思維方式的反思。英語學習不能生硬的通過語法、單詞、固定詞組的簡單記憶就可以,而需要深入理解語言的內涵,利用英語的思維方式進行閱讀和思考,才能更好的掌握語言所代表的意義。在閱讀教學過程中,讓學生自己閱讀和體會作者的意圖,品味和感悟作者的感情。通過這一過程,鍛煉學生英語閱讀思維的培養。通過不斷的反思學生的思維過程,引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遷移能力。
(3)對英語閱讀環境營造的反思。閱讀是一種體驗,不僅和閱讀內容有關,和閱讀環境也是息息相關的。閱讀環境包括人文環境和物化環境兩個部分。在閱讀開始之前,通過必要的圖片、音樂、肢體語言等,讓學生產生代入感,積極營造閱讀的物化環境。閱讀的人文環境可以從閱讀內容和其內涵出發,引導學生產生精神上的共鳴。
(三)教學后的反思
教學后的反思,是對教學過程的總結和教學效果的評估。通過不斷的教學反思,可以提高閱讀教學的質量,達到英語閱讀教學的升華。
(1)反思教學中的閃光點。這些教學活動中閃光點,可能是經過精心設計的教學細節,也可能是意料之外的靈感瞬發。但是他們都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要對這些閃光點詳細進行記錄,包括實施細節和學生反饋情況等。因為這是教學研究的寶貴資料,經過不斷反思和加工,可以讓教學水平不斷提升。
(2)反思教學中的失誤。前事不忘后事之師,失敗的經驗也是最寶貴的財富,只有經歷失敗,才能創造成功,只有認識到失敗,才能規避失敗。所以在教學過程結束以后,教師應該對教學過程進行客觀、全面的反思。這些失敗可能是教學目標的偏離、教學內容的不當、教學方式沒有結合學生心理特點等等,要把在教學動態變化中的失敗細節加以總結分析,找到原因和解決的方法。
(3)反思教學活動是否達到了教學目標。這一環節也是對教學結果的評估過程。要對課堂教學活動實施的細節進行反思,通過學生的接受程度和學習結果進行評價,反復驗證是否達到課前設置的教學目標。通過對教學結果的評估,可以系統的做出教學活動中細節的實施效果,通過不斷反思,揚長避短、精益求精,提高閱讀教學的水平和境界。
三、英語閱讀教學反思性學習的培養
反思性教學,還包括學生反思性學習的部分,要培養學生反思性學習的意識和習慣,讓他們能夠自覺主動的開展反思性學習。
(一)學生反思性學習意識的培養
意識是行為的主導,有了反思性學習的意識,學生才會實施反思性學習的行為。所以要培養學生反思性學習的意識。首先要讓學生有應用學習策略的意識。這一過程中,老師可以適當的為學生提供一些學習策略的指導,讓他們意識到應用學習策略的優勢,逐漸學會在學習過程中應用策略。二是讓學生產生反思學習的意識,讓學生對錯題進行積累和再學習,這也是對學習過程的一個反思,通過對錯題的反思,可以加深印象,避免下次繼續出錯。
(二)學生反思性學習習慣的培養
同樣,學生反思性學習也包含三個過程,學習前的反思,學習中的反思,學習后的反思。老師可以依據閱讀素材,布置預習內容,讓學生在課前進行學習和反思,結合以前的學習內容,進行思考。學習中的反思,則要求學生認真聽講,按照老師的教學節奏開展學習,不斷反思自身閱讀學習的開展你情況。學習后的反思則是對本堂課程的一個總結,哪些知識點掌握了,哪些還存在問題等等。通過不斷的要求和訓練,讓學生逐漸掌握反思性學習的方法。
英語閱讀的反思性教學,是一個不斷自我懷疑,自我突破的過程。是對動態的英語閱讀教學的把握和調控。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是變化的,要通過反思,在這一過程中體會不斷探索和升華的閱讀教學的喜悅。
參考文獻:
[1]洪小麗.注重反思教學 激活閱讀課堂——反思性教學在初中英語閱讀課中的運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1(04).
[2]王媛媛;梁亞娟反思在英語閱讀中的運用研究[J].廣東青年職業學院學報;20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