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樹林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22-0044-01
物理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搞懂、掌握物理知識。隨著現代教學手段的發展,例如多媒體等先進教學手段,許多物理教師淡化了利用生活實例解決物理教學問題。其實生活實例都是學生親身體驗、經歷的事。通過生活實例講解,學生便于理解、掌握。在物理課堂教學中,如何把具有知識性的實際情境搬進課堂,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挖掘學生探究的動力,是我們每一位物理老師值得思考的問題。
一、利用生活實例解決物理教學問題優勢
1.能充分調動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如:在《物態變化》這章的教學中,像“夏天吃冰棍兒時,剛從冰柜里面拿出來,包裝紙外面有‘粉,剝開之后會冒‘煙,把它放在茶杯里,茶杯會出‘汗。”用實例引導學生用物理知識解答,知道物理知識與生活的緊密聯系。
2.根據中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征,能創設新奇的生活化情境。例如,再講杠桿一節時,題目中的桿秤問題學生不理解,針對這個情況,準備了一桿桿秤,兩個不標準的秤砣,(粘有磁鐵的與掉了一塊的),用它們來稱量同一個物體,并提問:測量結果會是偏大還是偏小?由學生親自稱量,記下測量結果,與自己的猜想對比。從而教會學生如何識破不法商的伎倆。
3.以趣味性的實驗展示知識能體現生活化。選取學生日常生活用器作為實驗器材,可以使學生有一種親切感,感到物理并不神秘,就在我們身邊。這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激發他們進行實驗探究的熱情。
4.在總復習時利用生活中的物理問題,能引導學生聯系所學知識。例如;利用日常生活中的雞蛋,你可以完成哪些實驗?把煮熟撈起的蛋立刻浸入冷水中待完全冷卻后,再撈上來剝皮比不放入冷水中直接剝要容易多。這可驗證熱脹冷縮的性質。
二、如何利用生活實例解決物理教學問題
1.在導入新課的時候引入生活實例
我們在教學液體壓強的時候,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引起學生的思考:(1)帶魚生活在深海中,你見過活的帶魚嗎?為什么?(2)潛水艇都用抗壓能力很強的厚鋼板制成,為什么?(3)如果你從淺水向深水里走,在這個過程中,你的身體會有什么感覺?(4)工程師們為什么要把攔河壩設計成下寬上窄的形狀?
2.在課的學習過程中引入生活實例
如教學“光的反射”,在探究光的反射規律的內容結束之后,為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與運用,可以引入這樣的生活實例。請同學們想一想:(1)如果我們在雨后有月亮的夜晚走在路上,路面上有坑的地方往往有水,當你看到有光亮的地方是水,還是黑暗的地方是水?(2)城市的光污染主要是怎么回事呢?(3)地球能反射光嗎?如果地球不能反射光,請你猜想地球會怎么樣?
3.在課堂教學總結中引入生活實例
比如在教學“蒸發”這節內容結束時,就可以提出這樣的生活實例:(1)醫生給你打針之前,要在你打針的部位用酒精棉擦一擦,你有什么感覺?為什么?(2)去河里游泳之后上岸,你有什么感覺?為什么?(3)洗完的衣服是團在一起涼干得快,還是打開涼得快呢?為什么?(4)夏天我們用扇子扇風為什么會感覺涼爽?扇子可以使空氣溫度降低嗎?這些問題都是針對學生的生活實際而引入的實例,能有效地落實課標的要求,幫助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把知識點牢固地掌握好。
因此教學中,把物理教學生活化,把生活現象物理化,充分體現物理學的教育理念,才能更好地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責任編輯 劉 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