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文華 段鳳娟
中圖分類號:G623.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22-0051-02
對于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來說,習作成了語文教師的一大教學難題,成了學生望而生畏的學習任務。農村學生相較于城里學生而言,他們生活中可感知的新鮮事物稀少,社交能力更無法與城里孩子相比;他們眼界狹小,可供閱讀的書籍匱乏。對于這些困境和現狀,相信每一個在農村從事過教育工作的人都會有許多的體會。那么,如何提高農村小學生習作教學的效果呢?
一、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使他們樂寫
(一)以說促寫,克服畏難心理
小學兒童由于他們的年齡特點,在接觸新鮮事物或自己感到有趣的事情時,總會情不自禁的想說出來教師要因勢利導,有意識的組織他們在一起聊一聊。如:在進行完激烈的拔河比賽后,教師及時組織學生聊天,只要內容與拔河有關便可。有的學生說出自己比賽時的心情,有的說出自己是怎樣拉的,有的學生分析了每場勝負的原因,還有的學生說出了比賽的緊張氣氛。他們無拘無束,各抒己見。教師再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出重點,給學生理清思路,為他們完成《拔河比賽》這篇作文做足了準備。這樣學生就有話可說,有事可寫,不會怕寫,而是會饒有興趣地去做這件事了。
(二)多鼓勵表揚,激發學生習作興趣
我平時的習作教學中特別注重恰到好處的表揚學生的成功之處,讓學生感到一種滿足,這樣,學生就會全面地審視自己,會意識到自己也有所不足,同時,也能接受別人的意見,產生逐漸完善自己不足的愿望。我班有個一位學生,平時的作文記流水賬,一塌糊涂。在寫下雨的景觀時,卻把雨水漫過自己鞋底的情景描寫得栩栩如生。在作文講評中,我特意給全班同學讀了那個片段,并順勢表揚了他,還讓全班同學為他鼓掌。他笑得可燦爛了,自尊心獲得了滿足,自信心得以樹立,從此作文可認真了,這就是鼓勵表揚的作用。
(三)給學生展示的平臺,激發學生的習作興趣
在教室文化中,設置優秀作文展示專欄,把每次作文中最優秀的文章或片段展示在專欄中,既可供學生欣賞學習,又能激起學生的展示欲望。每次作文之后對寫得好的佳作選出最優秀的三、四篇抄寫或打印出來,張貼在教室的學習園地上,供全班同學欣賞。這樣,每次被選出的作文的作者,積極性越來越高,會更加認真的寫好每一篇作文,而作文稍有點水平的學生,也怕丟面子,總想能在班上展示自我,從而更加認真的寫作文了。
二、注重平時積累,使學生善寫
(一)通過課文教學來積累
“重視文本”是新課標的要求,而且很多課文的思考練習中都出現“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摘抄好詞、佳句”,讓學生在背誦時感受語言文字的優美,摘抄中積累材料。課文中有許多描寫優美的句子,有不少可以仿寫的修辭,有許多成語名句,這都是可積累且值得引導學生積累的東西。
(二)通過寫日記來積累
堅持寫日記是積累材料的最好方式,也是練筆的最佳途徑。由于日記的內容很廣,可寫聽到的、可寫看到的、也可寫想到的。這樣就讓學生有一個自由表達的空間,也能夠寫真實的事情。所以,要求學生寫日記,并作指導和檢查,有利于習作素材的積累。
(三)擴大閱讀面,積累素材
為了更好地引導學生閱讀和作文,教師可組織一些讀書活動,讓學生交流讀書心得體會,或以講故事、開辯論會等形式來鍛煉口才。再通過辦墻報、手抄報等形式提高學生的書面作文水平。在教室設圖書角供學生閱讀,還要鼓勵學生積極到學校圖書室借閱圖書,養成寫讀書筆記的習慣。學生在廣泛閱讀中,從課外書籍中汲取健康的思想和藝術精髓,同時也積累了大量詞匯和第二手作文材料。
三、創設情景,觸發寫作動機
(一)通過游戲創設情景,觸發寫作動機
愛玩游戲是學生的天性,游戲課能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讓全體學生積極參與,親身感受與體驗,留下深刻的印象,讓學生有話可說,有內容可寫。一旦布置習作,就躍躍欲試,一吐為快。例:在組織學生進行拔河賽時,讓學生參與到這熱鬧的氛圍中,學生就有素材可寫了。
(二)通過表演創設情境,觸發寫作動機
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寫作素材,還可用演啞劇和聽音頻的方式,讓學生通過看啞劇、聽音頻,想象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起因、經過和結果。這樣,既激發了學生的寫作興趣,又發揮了學生的想象力,還提供了寫作素材。例:在學習了課文《地震中的父與子》之后,通過讓學生表演課本劇,使學生明白“父親對兒子的愛也是一種偉大而無私的愛,可以戰勝一切。”
(三)利用實物創設情境,觸發寫作動機
把實物帶進課堂,學生通過認真觀察,有了真實的素材,通過交流、傾聽,就能真切的表達,最后再把自己的所見、所思、所感寫下來。一次在寫植物的外形特點時,我把學生帶到校內的花壇邊,望著滿花壇盛開的菊花,學生個個歡呼雀躍,我乘機引導學生按照由上而下的順序觀察了菊花的莖、葉、花等各部分,又引導學生觀察了花的形狀、顏色等特點,通過仔細觀察,再加上老師的及時點撥,學生入了門,上了路,改變了那種一上作文課就愁眉苦臉,無從下筆的局面。
(責任編輯 劉 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