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梅英
摘要:聲樂藝術經歷了數百年的發展變革,不僅僅在演唱藝術上獲得了長足的發展,而且在教學方法上有所突破,例如傳統教學法、互動教學法等等。在諸多的教學方法之中,互動式教學是公認的最符合認知規律和接受規律的教學方法,對提高聲樂課堂的效率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關鍵詞:聲樂課堂 互動式教學 應用
聲樂藝術是技術性和藝術性并存的一門學科,它利用人體的發聲系統,結合物理原理如振動、共鳴等,帶給觀眾美的享受。隨著教育理念的更新進步,越來越多的音樂教育家們認為聲樂教學的過程不是單向的,而是雙向的,師生之間要互相溝通交流,這樣才能夠達到教學相長、互相補充的目的。就聲樂教學而言,學生在學習能力、學習技巧、聲樂基礎等方面與過去相比,已經有了較大的變化。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學生已經不需要系統的學習和訓練了。恰恰相反,科學的、系統化的學習和訓練能夠給學生以更加專業的指導,使得學生的聲樂系統得以構建、聲樂感覺得以形成。在諸多的學習方法中,互動式教學是公認的最為高效的教學方法,它將聲樂課堂上的兩大主要參與主體——教師和學生都調動起來,改變傳統教學方法中學生被動接受的方式,注重學生的參與程度和課堂反饋,提高聲樂課堂的效果。這是一項具有創新意義的教學方法,符合廣大學生的認知規律和聲樂教學的發展規律,所以得到了普遍的實施。下面,本文就互動教學法在聲樂課堂中的應用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在聲樂課堂上運用互動式教學法要注意互動式交流
交流是運用語言、文字或者肢體動作等進行的信息的傳遞和反饋。它可以是單向的,也可以是雙向的。互動式對交教學法流的方式進行了限定,它是指在聲樂課堂中,老師和學生運用語言和動作,進行聲樂信息的傳遞和反饋,從而使得師生雙方能夠及時接受對方的意圖,進而做出一定的回應。互動式交流不再等同于一般的交流,它的信息流通是雙向的、不斷進行的。交流的主要內容是聲樂知識。在聲樂課堂中運用互動式交流,要尤其注重互動性的體現。在聲樂課堂上,既不能單一地以老師的講授為主,也不能單一地以學生的訓練為主,老師和學生要在講授和訓練之間不斷地進行互動,進行信息的傳遞和反饋,只有這樣,才能夠及時修正學生在聲樂學習方面的偏差和理解方面的錯誤、挖掘學生的藝術創造力和領悟力、培養學生對于聲樂藝術的敏感性。同時,這一形式也有利于師生關系的優化,使得學生對老師產生較強的信任感,從而能夠認真聽從老師的教導。在聲樂課堂中,互動式交流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老師不僅僅可以運用傳統的語言形式進行信息交流,還可以利用多媒體的教學設備等教學器材進行互動,尤其是后者,因為形式新穎,內容豐富,所以更容易得到學生的青睞。
二、在聲樂課堂上運用互動式教學法要設置情景
情景能夠帶領學生迅速走進歌曲的意境之中,幫助學生形成演唱情感。所以,情景設置在聲樂課堂中是必不可少的。所以,聲樂教師在與學生的課堂互動中要盡可能地設置情景,來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演唱情感,幫助學生理解歌曲中所描繪的畫面、蘊含的情感。在設置情景的過程中,多媒體絕對是不可多得的輔助工具。利用多媒體的音樂播放、視頻播放等功能,聲樂教師可以直接刺激學生的眼睛和耳朵,培養他們的直觀感覺。所以,教師在互動式教學法中要精心設置教學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課堂效率。在聲樂教學開始之前,為了使得學生對要學習的歌曲有一個直觀的印象和大概的了解,聲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來播放一小段相關的歌曲或者電視劇,來引導學生快速地走進歌曲所描繪的意境之中,加深學生對課堂內容的理解。例如在學習《一條大河波浪寬》這首歌曲之前,教師可以播放有關抗日戰爭的影片,來培養學生的愛國感情,吸引學生快速走進美好、歡樂的歌曲意境中,激發他們的抗日情感和民族自豪感。有的學生聲樂演唱技巧已經十分嫻熟,但是演唱出來的歌曲總是缺少一定的韻味,這就是歌曲情感缺失的表現,聲樂教師在互動式教學中設置恰當的情景能夠較好地解決這一問題。
三、在聲樂課堂上運用互動式教學法要注意課后的實踐和交流
課堂內容的結束并不意味著學生已經完全掌握了知識要點,課后的訓練和實踐是學生消化課堂內容的重要途徑。所以,互動式教學還應該包括師生之間課后的實踐和訓練。在課后的實踐和訓練過程中,學生既可以向老師反饋當天課堂上的疑難點和不理解之處,也可以向老師反映自己的練習情況,教師也可以對當天的學習效果進行評點,或者指出訓練過程中要特別注意的細節等。需要注意的是,在課后的交流和互動中,教師要改變在課堂之上的威嚴、權威形象,以更加平和友善的方式和學生進行交流,這樣才能夠打破師生之間無形的壁壘,引導學生積極大膽地說出自己的看法和理解。此外,有的學生存在著臨場發揮困難的問題,一到了大庭廣眾面前,就無法發揮出自己的正常水平,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后進行特別指導,如讓學生在人多之處進行練習、通過錄像讓學生觀摩自己的表演等等,來鍛煉學生的臨場能力,消除學生的臨場恐懼心理。
參考文獻:
[1]王晨輝.高校聲樂課教學互動與實踐研究——對于“互動式教學”的理論思考[J].藝術教育,2006,(11).
[2]周熙婷.聲樂教學中演唱技術與演唱情感的互動[J].滁州學院學報,2008,(05).
[3]高鳴.大學聲樂教學中互動式教學方法的運用[J].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