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丹
[摘要]高校英語教學培養的是面向21世紀的新型人才,要求學生在豐富多彩的大學生活中實現合作、創新性學習,這表明目前高校英語教學體系、教學方法、課程設置、教材內容等進行改革,這對高校教學水平提出了嚴格的要求,同時結合新時期高校學生的學習能力、就業要求等建設合作型教學團隊,發揮高校自身的優勢,不斷總結教學經驗,全面提升高校英語課堂教學質量。對此,本文將探討建設高校英語合作型教學團隊建設的創新性途徑,為高校英語發展做好充分準備。
[關鍵詞]高校英語;合作型教學;團隊建設;途徑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5918(2015)15-0159-02
一、建設高校英語合作型教學團隊創新的必要性
(一)高校英語是學生的必修課之一。無論是英語專業還是非英語專業,英語都是在校生的必修課程,其不僅花費學生較多時間與精力,而且直接影響學生對外國國情的認識,現階段高校英語教學仍然沿襲高中教學模式,兩者不同的是教師對學生監管力度下降,學生的自由活動空間增大,在這種教學方式中,教師缺乏團隊合作意識,僅根據自身的教學經驗“獨自教學”,忽視了學校英語教學的整體目標、與其他英語教師的交流等,這使得教學方法單一、教學內容老套,學生沒有足夠的英語學習動力,直接導致課堂教學質量下降。
(二)實現教師優劣互補,保證教學質量。隨著時代的發展,各國之間交流的頻繁以及社會用人單位對畢業生英語水平要求的改變,而高校英語教師多為純英語理論知識講解者,其在教學方式、技巧等方面存在不同的差異,建設高校英語教學團隊,即依據當今高校英語教學要求,制定本校的英語教學團隊目標,發揮團隊成員各自的優勢,融入時代教學方式,實現教學技巧、課程設置等方面的創新,為學生提供最科學的教學計劃,使其真正獲益。
(三)提高高校英語科研能力的必然要求。縱觀高校英語教師人員,其中女教師所占比例較大,而且以青年力量為主,其科研探究意識較弱,面對不斷擴大的高校學生數量,對英語教師學歷、閱歷、科研水平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若不建設英語教學團隊,更無法使教師形成較強的凝聚力,教師“各自為政”,不僅不利于自身能力的提升與事業的發展,而且將導致學生的英語學習效果下降,建設英語教學團隊,實現教師間的優劣互補,構建高水平、高責任心、高科研意識的教學團隊,在提高教學水平的基礎上提升英語課堂教學質量。
二、建設高校英語合作型教學團隊的創新性措施
(一)構建時代英語教學體系,確定合作型團隊機制。要想建設高校英語合作型教學團隊,應號召高校全部英語教師人員都參與其中,成立合作型英語教學團隊辦公室,負責制定整體的英語教學計劃,并設定各個年級的英語教學目標,將教學任務具體到各個教師,同時,成立合作交流小組,圍繞教學方式、講解技巧、課外活動等進行充分的討論。
(二)創新學習平臺,提升教師英語水平。教學團隊水平的高低離不開每位英語教師人員的努力,而高校英語教師來自不同學校,其教學能力、科研成果等存在較大差異,因此,高校領導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第一,構建新型學習平臺。定期組織高校英語教師進行學習,可前往參觀“985,211”高等院校的英語教學方式,對其進行借鑒式吸收;引導英語教師注重學歷的追求,可選派一定量的優秀教師進行知識深造,使其掌握一流的教學成果,并回饋于母校,改善整個英語教學團隊水平;廣泛應用“頭腦風暴法”,在高校英語合作型教學團隊建設中,同一年級的英語教師可實行統一備課,即不同專業、不同教學理念的英語教師召開備課研討會:針對目前高校英語教育培育的具體目標、相應的教材內容、自身的教學能力以及學生的接受能力,確定科學高效的教學方法,最大程度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發揮課堂教學的主體作用,保證學生從教師身上學到有價值的知識,通過這種方式,使教師進行靈活教學,不斷在相互交流中實現進步,成為高校英語領域中的教學能手。
第二,建設新型成長舞臺。教育環境直接影響教育者與受教育者的成長程度,在建設高校英語合作型教學團隊的過程中,高校領導應從本校實際情況出發,為高校英語教學人員提供良好的成長環境,充分激發其教學潛能,實現對英語知識的融會貫通,以合理有效的方式向學生傳授英語知識。例如,可進行“英語課堂”隨機抽查活動,即不定期對英語課堂進行監督,通過課程內容、教學方式、學生參與程度等對其英語教師進行專業性評價,以提升英語教師的責任心與緊張感,將自身最優秀的一面展現給學生,除此之外,高校應重視教學團隊中青年教師的力量,引導其做好教學工作的同時,進行繼續深造,同時注重吸收高校英語領域權威性較高的教授的參與,使得教學團隊不僅僅局限于教學領域,建設以教授、副教授為主的科研團隊和以講師、助教為核心的教學團隊組成的“二重奏”高校英語教學團隊,保證科研與教學工作齊頭并進,科研工作為教學任務提供專業性指導與理論依據,而教學工作則在實踐過程中論證科研的合理性與科學性,通過這種方式,創建符合教育發展的新型合作型教學團隊。
第三,注重“短期培訓”的重要性。目前,高校英語教師仍按照以往教學理念開展教學計劃,對教育環境、社會市場、學生成長環境等認識缺乏科學性與準確性,同時也忽視了自身英語水平的提高,不注重學習新時期英語知識,這嚴重影響合作型教學團隊的建設質量與發展水平,更制約高校英語課堂效果,對此,高校領導應提升思想重視程度,認識到人才在團隊建設中的關鍵性作用,定期組織英語教師參加“短期培訓”活動,一是該類型的短期活動耗時短,不需要英語教師投入過多的時間與精力,短期活動內容具有針對性,其旨在提升參與者某一方面能力的欠缺,二是短期活動,例如“暑期英語教師新型能力培訓班”、“合作交流探討小組”等,其專業性較強,使參與該活動的高校英語教師視野逐漸拓寬,使其認識到自身的不足,敢于在現有的生存與教學環境中突破自我,進一步提升自己,從而為合作型團隊建設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endprint
(三)加強團隊精神與合作意識的培養,注重教師精神層面的提升。合作型教學團隊要求其成員應具備新型合作意識、創新精神、互助能力,借助相應的交流與分享活動,實現不同教育者精神領域的“撞擊”,這要求合作型教學團隊應注重合作意識與團隊精神的宣傳,這并不是要求委屈成員而服從整個集體的利益,而是在尊重彼此的個性、發揮各自的優勢,以英語教學團隊的整體目標為奮斗宗旨,相互切磋,實現共同進步。例如,為推動高校每年的“四六級考試”取得優異的成績,教學團隊應以此為中心進行措施籌集,認真聽取每位一線英語教學人員的建議,根據學生英語成績與學習能力劃分相應的等級,并由專業教師進行指導,以此幫助學生在英語考試中取得良好的成績。在這種意識的領導下,每位英語教師都將高校英語整體的教學任務與教學目標作為自身奮斗的終點,在和諧的環境中,不僅提升自身的素質,而且優化了高校英語教學水平,有利于學生在今后就業中獲得實質性幫助。
(四)優化團隊實施與激勵措施,保證高校英語教學團隊發揮革命性作用。教學團隊不僅要有自身的目標,而且應當嚴格規定運行與激勵措施,將教學任務或團隊活動的具體事項安排到每一位英語教職人員,使其“在其位,謀其政”,在完成團隊任務的同時,發揮自身技能,實現整體素質的提升。例如,在某一學期,高校英語教學團隊依據上一學期的教學成果,擬訂本學期的團隊任務,并根據教學團隊人數、教學能力等進行工作劃分,以激發團隊成員的動力,同時,制定合理的激勵措施,包括精神獎勵與物質獎勵,可對其教學成果、課程設置優劣程度、崗位出勤頻率、學生反映等進行綜合評價,目前正處于高校英語合作型教學團隊建設的初期,一方面,建設經驗不全面,多數教師習慣以往的傳統教學方式,對合作型教學團隊建設重視程度不夠;另一方面,合作型教學團隊建設缺乏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因此,應在前進過程中不斷積累經驗,對所制定的具體運行與激勵措施做好信息反饋,及時廢除不合理制度,逐步構建更加合理高效全面的新型合作型教學團隊,真正發揮教師在教學領域的帶頭作用。
三、結束語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途徑,高校英語合作型教學團隊的建設如雨后春筍般蓬勃發展,但其卻面臨較大的發展壓力,英語教師觀念守舊、教師自身英語水平參差不齊、科研與教學工作出現嚴重分離、高校領導支持力度小等束縛其建設進度,對此,要求社會各界應重視高校英語教學團隊的建設,在提供資金支持的同時,加大培訓力度,并設置良好的運行方式與激勵措施,以激發團隊成員的潛力,重視經驗積累與分享,在相互交流中實現共贏,切實保證高校英語教學水平的提高,開創高校英語合作型教學團隊建設的春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