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金東
【摘 要】創新是推動民族進步和社會發展的不竭動力。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各行各業的發展都離不開卓越的創新思維。而青少年作為國家未來發展的中流砥柱,國家更應該注重對其創新思維的培養。在初中信息技術課程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激發學生創新能力是目前值得廣大教育工作者深入思考和研究的問題。
【關鍵詞】信息技術;創新思維;聯想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信息技術課程應運而生。正是由于信息技術課程所具有的綜合性、基礎性、實踐性、工具性和開放性等特點,信息技術教學在培養學生創新思維方面具有種種優勢,因此,本文研究分析了初中信息課程教學過程中如何培養創新思維。
1.創新思維發展的必要性
1.1創新是競爭發展的必要手段
二十一世紀被稱為“創新人才培養”的世紀。無論是一個國家還是個人的發展都離不開創新。因此,我國的教育事業十分重視創新思維人才的培養。但是,由于我國國情和創新教育的不普及,教學實踐中仍然存在較多問題。因此,在開展創新教育的過程中,提高學生創新能力,實現教學創新就變得尤為重要。
1.2新課改要求培養中學生的創新能力
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是新課程標準對課堂教學的新要求,對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有積極的促進作用。由教育部頒布制定的《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明確提出了培養創造性人才的重要性。它強調倡導培養各類創新型人才,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高中華民族素質。中學生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也是創新思維發展的關鍵時期。簡而言之,這個時期需要培養中學生的創新能力,促進自身綜合素質的發展。
2.影響創新思維發展的因素
2.1教師的創新意識
首先,許多教師受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的影響,已經形成自己的教學習慣,缺乏創新求異的思維意識,在這種氛圍下,自然學生的創新意識得不到真正的培養。其次,當前中國傳統教育“圣者光環”使師生地位不平等,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只能“無條件的接受”老師的言論。這種“權威”阻礙了創新的發展,因此教師要以學生為核心,以平等的姿態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培養學生創新精神。
2.2學生的質疑、聯想能力
第一,提出問題的過程就是鍛煉創新思維的過程。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運用問題激發學生興趣,鼓勵學生敢于質疑,培養學生善于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第二,聯想想象可以由點到面,在由線到面,由此及彼,通過發散性思維獲得更多的知識。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培養創造思維能力,也要努力培養學生的聯想想象能力。
3.創新思維的培養策略
3.1通過實例演示,培養學生的好奇心
濃厚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個富有好奇心的人不僅能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體驗樂趣,還能激勵他不斷去探索新的未知的領域。首先,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設法用一些實際例子使學生課上得有趣,對所學的知識感到好奇,激發他們的興趣,進而激發創新思維。比如在講解E-mail的發送使用時,可以向學生展示快遞的收發過程,通過實際生活中的例子,激發起學生的好奇心。再比如教師在講解Flash動畫制作過程時,應該放棄原有教學方式的束縛,先介紹其概念、方法,然后再舉幾個實例,將抽象的概念放到具體操作中去,達到激發學生好奇心的目的。因為學生對知識產生了興趣,他們自然會去探索了解。在這一過程中,他們能夠獲取新知,提高自身能力。因此,教育工作者應該在學生有濃厚的興趣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積極主動觀察、思考、研究,積極參與教學實踐,培養學生的好奇心。
3.2通過交流互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師生之間的良好互動可以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促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教學實踐。在信息技術課程中,教師就要合理把握互動原則,創造性的靈活運用教材和其他資源,結合學生的自身特點,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來開展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真正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如在講解制作電子報紙的過程時,教師可以完全放開手腳,誘發學生積極思考,讓學生之間相互學習,相互討論,踴躍表達自己的意見。通過學生在深入學習的過程中發現自身問題或者是大家遇到的共同問題,通過學生的交流互動激發學生學習熱情,鼓勵學生探究,利于學生的大膽創新。
3.3通過創設問題情境,培養發散性思維
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關鍵是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能力。中學信息技術課程中如何創設問題情境,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能力是目前需要思考的重要問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明確提出問題,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問題情境中來。這些問題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又能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發表獨立見解,成為課堂的主體。在這樣的氛圍中,可以促進學生聯想,對學生的發散性思維的培養有很大幫助。如在講解Flash動畫制作過程時,教師可以首先播放幾段小視頻,讓學生思考這些動畫是如何做出來的,激勵學生學習動畫制作的興趣,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這樣就自然而然的引出課堂的教學內容--動畫的制作。適當的問題情境可以有效的引導學生發問,促進學生聯想,促進學生發散性思維的發展。因此,初中信息技術課堂上,教師應注意引導、培養學生質疑的勇氣和興趣,盡可能地創造情境,培養發散性思維能力。
4.小結
如何將創新思維運用在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是目前需要教育工作者長期探索的問題。教師要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促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教學實踐。在信息技術課程中,教師要運用多種方式,著眼于創新思維的培養,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憲君文.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怎樣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J].大江周刊:論壇,2012(6):220-220
[2]李光清.淺談初中信息技術課程中創新能力的激活[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2(40):43
[3]陳良楚.淺談初中信息技術教學[J].新課程學習(基礎教育),2011(5):253
(作者單位:江蘇省常州市朝陽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