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燕紅
【摘 要】近年來,現代化教育領域中多媒體信息技術的使用日漸廣泛。電子線路教學具有較強的實踐性,關于如何在電子線路教學中有效的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是教育研究的一個熱點之一。本文主要圍繞在電子教學中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展開討論。
【關鍵詞】多媒體;教學;電子線路
前言
在電子線路教學中多媒體技術使用的根本目的為通過計算機實現實際電路模型的仿真,使學生能夠對電路工作過程進行清楚的分析,從而對教學知識進行理解和掌握。
1.以直觀性優化教學
感性認識是學生認識事物的起點,在電子線路這一門課程中,在進行物理現象的教學尤其是動態變化以及圍觀現象等內容的教學時,因無法觀察而增加了學生理解掌握這些內容的難度,使學生出現畏懼的心理,而多媒體的應用能夠實現對這些現象、規律的直觀解釋,使學生對這門課程產生興趣,優化教學。微觀現象通過多媒體的方式能夠動態化、有形化,使微觀轉變為宏觀,抽象轉變為形象。如通常以P-N結導電機理作為半導體基本知識講授基礎,文字說明和大量的掛圖是傳統教學方式所使用的手段,學生在這樣的教學中會有吃力感,對于一些過于抽象的概念,學生往往接受困難。通過多媒體能夠將價電子移動形象的演示出來,將前面空穴不斷填補,后面新空穴被留下的現象表現出來,將空穴電流形成的方式以動態而多彩的形式表現出來,幫助學生消化學習。
動態變化過程通過多媒體能夠實現動靜轉化,動態過程的變化隨時在進行,連續變化或積累的結果對于分析結論具有決定作用。多媒體技術能夠逐次顯示許多時刻的狀態,并能進行時刻點的增加,提高變更速率,形成效果具有快速化、密集化,且具有連續性。如在進行圖解分析三極管放大電路時,可做演示,顯示工作點在輸入信號作用之下的變化,演示快速、密集,最后得到連續的被放大的輸出信號。此外,還可形象的顯示失真,不論是因信號輸入過度或是靜態工作點設置不當造成的失真,都能以直觀、形象的方式幫助學生理解物理過程。
借助多媒體方式能夠幫助學生理解電路組成上組合、分解、變換等內容。如在進行穩壓電源工作原理的內容教學時,對于輸出電壓不變,輸入電壓變化,可以以固定電阻和可變降壓電阻分壓得到,輸出電壓變化應可自動跟蹤可變降壓電阻,以可控調整管將可變降壓電阻替代,以輸出電壓變化為依據控制信號,將比較放大器、基準電路、取樣電路引入,使串聯型穩壓電源組成,條理清晰的進行知識點講授,幫助學生掌握知識。多媒體技術能夠直觀的將枯燥的理論表現出來,使學生的個性潛力、能力、智能得到充分的發揮,使教學效果得到優化與提高。
2.以仿真實驗優化教學
實驗在電子線路教學中占據著較為重要的地位,對于學生實驗能力的培養具有重要意義。但受各種原因的局限,難以保證實驗時設備和學生的安全,而多媒體技術的引用克服了這些困難。在實驗中,若有操作錯誤出現會影響數據的準確性,甚至會損壞設備和元器件,引起傷亡事故,尤其是強電實驗中存在風險更大,而多媒體技術的應用使學生實驗時不需要對設備、元器件等進行真正的接觸,大大的降低了實驗的風險。
過去的實驗教學中,需要花大量的時間在調換器材、儀器的損壞以及分析處理實驗測量數據,使實驗任務不能在計劃時間內完成。而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實現了仿真實驗,也解決了上述問題。學生能夠將精力放在仿真實驗中,不論怎么操作,都不會對元器件庫中的任何儀器、元件造成影響,在真正實驗室中要花上幾個課時才能完成的教學任務可以在一節課之中完成,而學生的操作也更為簡單,只需進行實驗電路連接的設計和對問題進行思考和分析,能夠明顯的提高教學的效率。
因受限于實驗條件、實驗器材等因素,傳統的實驗教學中存在不少問題,有的實驗甚至不能進行。而多媒體技術有數以萬計的元器件集成,現實中有的元器件在多媒體中均可以找到,使實驗教學獲得了十分完整的素材庫,使現實中元器件不足的問題得到改善,使實驗不再受到這些因素的限制。
3.多媒體技術應用存在的問題
在電子線路教學中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優勢較多,但也存在一定的問題。一方面,制作多媒體課件時涉及到非常多的電路原理圖,為了制作精良的多媒體課件,教師需在素材準備上花較多的精力與時間,導致在其他教學環節上如教學過程和板書的設計、其他教學方法等所剩余的準備時間就不夠充足。另一方面,在實驗教學方面多媒體技術的再現作用雖然比較突出,但仿真實驗畢竟不是真正的實驗,并不能實現完全的代替,學生容易在學習之后遺忘,只有實際操作過的實驗才能使學生印象深刻。如在識別和簡單測試常用元器件、鑒別與測試晶體管特性、安裝與調試電子電路等實驗應盡量實現真正的實驗教學,讓學生真正的動手操作,一方面使學生對知識形成深刻的認識,一方面使學生動手能力得到提高。此外,多媒體教學手段的應用需注意避免課件內容太過簡化或詳細以及華而不實的問題,以免出現教學大打折扣的現象。
4.結束語
教學是比較復雜的一個過程,其中的任何一個方法都不能被其他方式完全的替代,因此,為使教學達到預期的效果,需有機的結合多種教學方法,如將傳統板書與多媒體技術相結合等,提高教學的質量,真正的達到加深學生理解的目的。
【參考文獻】
[1]苗倩,余志勇,侯洪慶,李艷玲,張輝,姜勤波,徐輝.Multisim仿真軟件在高頻電子線路教學中的應用與探討[J].現代電子技術,2014(20):127-129+133
[2]李喜軍,張志偉.虛擬實驗是實驗教學的新手段[J].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2015(03):197-198
[3]楊瑞萍,田占軍.基于工作過程“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探討——以《計算機輔助電子線路設計》課程改革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15(14):118-119
[4]胡澤明,邵高平.淺析“電子線路”課程的多元化改革[J].工業和信息化教育,2015(03):15-1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