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晶



[摘要] 目的對新生兒窒息的原因進行分析。方法對2012年9月-2013年9月在該院出生的窒息新生兒進行回顧性分析相關因素,并對發病率進行統計分析。結果胎兒窘迫67%和胎位和產程異常59%,及新生兒體重過重54%是新生兒窒息的主要原因;此外新生兒窒息也與臍帶異常33%、母體的羊水異常22%、妊娠綜合癥20%及孕周13.55%等因素相關,但所占比重并不大。結論新生兒窒息主要與胎兒自身因素有關,因此準媽媽要做好孕期產檢,盡量減少胎兒自身因素引起窒息可能性,及時采用有效的復蘇方法可降低新生兒窒息的發生率。
關鍵字] 新生兒窒息;相關因素;預防措施
[中圖分類號] R722.1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5)04(a)-0083-02
新生兒窒息是指新生兒出生后或分娩過程中出現的有心跳而無呼吸或呼吸不規律引起的呼吸循環障礙,由于呼吸系統障礙從而會導致低氧血癥和混合性酸中毒,嚴重低氧血癥;是導致新生兒死亡、腦癱和智力障礙的主要原因之一。據有關報道透漏:國外發生新生兒窒息的概率為5%~6%,國內發生新生兒窒息的概率為4.7%~8.9%,相對于國外來說較高,為防止新生兒窒息的發生,成功復蘇是關鍵。積極預防是防止新生兒窒息的保障,減少新生兒窒息及死亡率,是提高人口素質,保汪青少年健康成長的關鍵,為探討新生兒窒息的原因以及制定相應的措施,對該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出生的7 620例新生兒中150例窒息新生兒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及統計學處理。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2年9月-2 013年9月該院共出生7 620例新生兒,發生窒息的新生兒150例,男93例,女57例,其中,輕度窒息130例,重度窒息15例;死亡5例,日齡0.25 h~3 d,平均日齡(2.19±0.15) d。
1.2 診斷標準
新生兒窒息診斷標準:新生兒出生后的窒息程度根據Apgar評分標準:生后0~3分為重度窒息,4~7分為輕度窒息。
1.3 觀察指標
主要研究觀察胎兒因素、母體因素及孕周與新生兒窒息的關系;胎兒因素包括胎兒窘迫,臍帶異常和體重;母體因數主要包括胎兒及產程異常、羊水異常、胎盤早剝、妊娠合并癥等;孕周主要是胎兒孕育的時間。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對造成新生兒窒息的因素進行統計學分析和處理,計數資料采用X?檢驗,用百分比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 結果
2.1 胎兒因素與新生兒窒息的關系
研究顯示,胎兒窘迫共發生75例,占新生兒窒息的比例為67%,臍帶異常占新生兒窒息的33%,體重因素中過輕占54%,過重占新生兒窒息的比例為46%。胎兒窘迫因素與臍帶異常、體重因素相比X?=11.516,P=O.Ol,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具體容見表1
2.2 母體因素與新生兒窒息的關系
胎位及產程異常共59例,占新生兒窒息的59%;其次為羊水異常因素,共33例,占新生兒窒息的24%,具體內容見表2。
2.3 新生兒窒息與孕周的關系
7620例新生兒中孕周在28~37周早產兒1000例,98例新生兒發生窒息,發生率為9%;37~42周足月兒5469例,窒息兒18例,占新生兒窒息發生率為0.3%,大于42周新生兒1151例,新生兒窒息發生率為4.25%;足月兒較早產兒窒息發生率相比較X?=6.24,P=0.042,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足月兒與過產兒相比較X?=5.65,P=0.02,P<0.05,差異具有顯著性,具有統計學意義,具體內容見表3。
3 討論
新生兒窒息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常見的窒息原因有母體原因、胎兒原因等,當然還有出生時的分娩原因,本組資料表明胎兒窘迫引發新生兒窒息的比例為67%,是導致新生兒窒息的最主要的因素,胎兒窘迫是胎兒缺氧的一種征象,是一種綜合癥狀,對于胎兒窘迫要做好臨產前檢查,囑咐孕婦多側臥休息,必要時可以給孕婦進行面罩吸氧,增加血流量,多對孕婦進行心理護理等。有些文獻研究報道說母體因素是新生兒窒息的主要因素,從該報道來看新生兒窒息與母體有一定的關系,但并不是主要的因素,窒息是新生兒本身氣機不暢,主要是自身因素決定,與母體關系并不是很大。
新生兒窒息嚴重危及新生兒生命,且出現的并發癥較多,造成圍產兒死亡或病殘、出生弱智兒等疾病的主要因素就是新生兒窒息后的缺血缺氧性腦病。因此為減少新生兒窒息的發生,要積極的做好預防措施,準媽媽要按時做產檢,飲食要合理,要多樣化,以保汪胎兒有充足的營養,孕婦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安全,以防早產兒的出現,婦產科醫生要根據孕婦的實際情況做好產前準備,以防突發事件的發生;一旦發生新生兒窒息,要及時做好復蘇工作:將其呼吸道內的分泌物及時清理出來,去報新生兒呼吸道通暢,也避免了羊水無錫的發生,避免新生兒窒息死亡發生該過程是至關重要。當新生兒出現窒息時,迅速有效準確的實施國際公認的新生兒復蘇方案。此外,新生兒復蘇的成功主要取決于以下幾方面的工作:對產科、兒科醫師和產房助產人員應加強復蘇技能和搶救措施的培訓,保證復蘇新生兒藥品以及器械的完全,還有良好的功能狀態也是非常重要因素。全體醫護人員要在復蘇過程中齊心協力,盡最大努力挽救新生兒的生命,提高整個國民素質。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