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婷
摘要:本文在調研基礎上,對海南尤其是海口的居住區特色進行了相關研究,從居住人群,到公共配套,再到整體風格等逐一進行論述,為海南地域性住宅設計提供一定依據。
關鍵詞:海南;居住區;人群;公共配套;風格
一.居住人群及形式
在海南這塊熱土上,隨著國際化建設步伐的跟進,島上樓盤外銷比例也逐年增長。海口作為省會城市,兼顧行政、經濟等各項職能,相比三亞作為純旅游城市,能夠控制外銷比例不致過大。經咨詢海口某樓盤售樓專員了解到,現如今海口樓盤的銷售份額基本上內需外供達到均衡,即各占50%,而三亞的各大樓盤外銷比例則可高達80%。海口的這一半外來業主,售樓專員開玩笑說,很多都是來自中國北方寒冷地區和較寒冷地區的東北人和北京人或俄羅斯等國際友人,即所謂的候鳥族,他們把這里作為自己的第二居住地,在北方室外天寒地凍時來這里避寒,夏天這里艷陽高照時又回到北方。
對于這部分消費人群,他們的特殊居住習慣正好與一梯三戶的Y型板塔樓結構找到了很好的契合點。海口不缺采光日照,需要著力解決的是通風和防曬問題,南北朝向的板式樓就能很好地滿足住戶需求,而一梯三戶中非正南正北朝向的兩個戶型雖然在海南這個熱帶地區會有西曬和室內過熱問題,但這對于候鳥族不是問題,因為那時他們根本不住!所以小戶型的Y型組合在外銷時相當受歡迎,因為不是常年居住,所以小戶型即可;因為夏天不住,所以朝向不是大問題。而正南北的一梯兩戶板式則更為符合常年居住的本地人口的心理。因此,一梯三戶的Y型板塔樓是海口的特色住宅結構。
二.公共配套
1會所
常規會所位置多為以下兩種:一是小區中心,一是小區入口,位于中心有內聚感,位于入口自由度高,兩者各有利弊。這兩種布局方式也與小區會所的規模大小及經營模式等因素有關。
以海口西海岸某居住小區紫園的A區和B區為例進行闡述。A區會所布置在小區入口和道路交叉口處,醒目地與紫園logo同時呈現,起到了很好的宣傳作用。而會所內罕有的室內溫泉除在冬季需求量大時僅對小區內居民開放外,在夏季同時對內對外開放,為其昂貴的運營費用提供了保證。會所布置外向的好處顯而易見,紫園在對外提供人性化的服務設施的同時積攢了大量人氣,就連隔壁小區城市海岸的業主都要跑來紫園小區泡溫泉。B區的會所則布置在小區用地中心,結合中心綠地也做了很好的景觀,但因為四面被樓體圍合,對外開放都顯得相當困難,物業管理上多有不便,所以B區的會所就主要為小區內業主提供各項配套服務,這保證區內安全的同時也提供了相對安靜舒暢的居住環境。兩種布局方式各有優勢,但筆者認為A區結合特色功能將會所做大并外露,似乎更受到大家的歡迎,畢竟能積攢人氣對售樓是百利而無一害的。
2體育配套
發展全面身體素質的基本載體是住宅區的體育設施,其規劃和布局直接影響著全民健身計劃的實施,并影響著體育人口的增長。目前國內城市社區體育設施的共同特點是總量不足、使用的效益不高。
社區內體育設施布局可分為3個層次,第1層次以中年及青少年活動為主,修建社區體育俱樂部、健身園;第2層次以老年人活動為主,修建老年人活動場地;第3層次以幼兒活動為主,修建簡易活動場地。由于海南宜人的氣候特點,每年都會有很多的“候鳥”人群來海南過冬,由此也出現了很多的“空巢”老人,他們失去了含飴弄孫的樂趣,所以經常在居住區內活動,散步、跳舞、健身、下棋、打牌等,以此來擺脫孤獨和打發空閑的時間。因此,在居住區環境設計的過程中應著重考慮兒童和中老年人,盡量滿足其活動需求。但是調查發現,海口很多居住區對于老人小孩的體育設施都有考慮,反而是忽略了中青年的相應運動配備。究其原因,恐怕是設施規模成本在作怪。對于老人小孩,一些簡易的健身娛樂器材就可滿足其基本需求,而對于中青年,他們更偏愛群體性活動,比如籃球、排球、羽毛球、網球等球類運動,而對于這些需求的滿足,場地的要求、設施的采購,都會讓想節約成本的開發商不禁蹙眉。另外政府要求干道上的居住區用地紅線內進數米要有用作公用綠化的地段,面對這么一個公私兼用的尷尬區域,有的開發商顧忌眼前利益,草草種了幾棵植物了事,而有的則不惜成本,用心做好每一塊地。紫園美林公園的精致景觀就使其成了人們茶余飯后休閑散步的好去處,而D區道路交叉口處的籃球場羽毛球場吸引了周邊很多中青年來這里打球,傍晚時分這里經常門庭若市,好不熱鬧!試想大街上就能聽到一句“走,紫園打球去!”能沒人氣,能不好賣嗎?
3溫泉特色
海南富產溫泉、地熱,人所皆知。溫泉成了賣房的最佳賣點,再差的房子,加上溫泉的賣點都顯得讓人如此沖動,但如果沒有長久的可持續的思考,這樣的溫泉使用一定是涸澤而漁。
海口某些樓盤,大尺度的泳池邊掛著十幾個小泡池,每個圓泡池里不足三平方米,人與人坐下,不小心就會“肌膚相親”,這樣的人際空間距離是業主最不滿意的地方。人們會彼此嫌棄彼此討厭,原本為了鄰里和諧而設置的泡池成了炮轟的對象。而且溫泉池的衛生清潔其實是個很模糊的概念,在海口的眾多樓盤里,海秀路的某運動樓盤地熱泡池人氣最高,不僅因為它有標準泳道,更因為它的大溫泉泡池每日清洗池底每日開閘放水。雖然成本不菲,但長遠的來看還是有價值的。
三.建筑風格
去看海口很多居住樓盤,在建筑風格上無外乎巴厘島風格、東南亞風格,甚至紫園的“新派東南亞”風格,唯獨沒有海島特色風格。認真品位海南熱帶濱海風情,抓住海南本地歷史人文脈絡,創造屬于海南自己的居住建筑文化,是當年很長一段時間建筑師們需要努力的。在此筆者對于本地建筑材料的選擇上有一些小的建議。火山石作為海南特色的墻材料,已經受到一些善于發現的建筑師的重視,對于海南冬季溫和夏季燥熱的氣候,火山石堆砌下的房子可提供陰涼舒適的居住體驗。還有海南特色的疍家漁排文化下所保留的許多廢棄漁船漁木,經過長年海水海浪沖刷,本身硬木質地已經具有防腐防蛀功能,用于建筑材料可謂解決了重大難題。對于室內裝飾,特色的貝殼椰殼經過一定的加工可制成美麗精致的墻面貼飾,這對于不是長年生活在這里的人們怕是不經意的一瞥,也會一見鐘情吧?
參考文獻:
[1]朱家瑾.居住區規劃設計[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7
[2]王彥輝.走向新社區[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3
[3]徐苗.住區會所設計研究[D].重慶:重慶大學,2003
[4]任景景.基于行為分析的海南城市居住區環境研究[D].海南:海南大學,2012
[5]張亮亮.海南省居住建筑設計的地域性表達研究[D].吉林:吉林建筑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