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

某地法院在淘寶網司法拍賣平臺上發布的拍賣公告頁面
廣東省中山市第一人民法院執行局辦公室里掛著一面錦旗:司法為民,溫暖人心。
2014年,網絡司法拍賣幫66名農民工解決了多年討薪未果的難題。
法院網拍負責人、法官王念告訴《瞭望東方周刊》,接觸司法拍賣業務8年以來,他終于體會到了作為人民公仆的自豪感。
2004年,王念畢業后來到中山市第一人民法院執行局工作。在他印象中,司法拍賣就是法院委托拍賣行強制拍賣。沒想到的是,有一天,他自己會成為司法拍賣改革的親歷者。
法院開起“淘寶店”
打開淘寶頁面,進入淘寶司法拍賣頻道,可以看到琳瑯滿目的“寶貝”:大到大宗土地、廠房、汽車,小到手機、珠寶、海鮮。
王念向本刊記者展示了中山市第一人民法院在淘寶上的拍賣平臺,陳列著共計1140個已經或即將拍賣的標的物。其模式與淘寶商店幾近無異,只是法院變換為“商家”,法官搖身成“小二”。
王念告訴本刊記者,開淘寶店看似簡單,但要將法院搬上淘寶的過程卻異常艱辛。
廣東省中山市素有改革試驗田的稱號,這里曾因“中山先生故里”而聞名。在王念看來,中山第一法院能夠成為廣東省第一個“吃螃蟹”的法院,要歸功于廣東的包容和改革精神。
其實,早在2012年,浙江省高院就邁出了探索網絡司法拍賣的腳步,贊美與質疑并存。
“雖然當時法律已經允許網絡司法拍賣存在了,但廣東省還沒有一家法院嘗試過淘寶模式。”在這樣的背景下,王念堅定地認為在淘寶上開店可行。
2013年10月,王念對網絡司法拍賣進行了法律和制度層面的調研,并于11月動身前往浙江實地調研,考察歸來后立即呈交調研報告并設計了網拍規則。
2014年1月2日,廣東省這一網絡司法拍賣的首次嘗試正式上線。
“從有想法到實現,整個過程用了不到3個月。”王念說。
在中山做生意的商人古小紅對網絡司法拍賣贊賞有加,她曾參與過傳統拍賣行與網絡司法拍賣。2013年,從重慶來中山的古小紅曾通過傳統的司法拍賣購入一套120平方米的房子。
經商多年的古小紅極為看重效率。古小紅告訴《瞭望東方周刊》,競拍者不僅需要提前報名并交納保證金獲得資格,還需要抽時間到現場舉牌報價、完成交易。“競拍成功還好,如果失敗,保證金仍需要經過法院流程申請退款。”
而司法網拍則不同,它可以邊談生意邊通過手機遠程競拍,就算競拍失敗,保證金也會自動退還到支付寶。

全省推廣
如今,廣東省高等法院已經發文要求,自2015年7月1日后,全省所有法院都要在淘寶上“開店”。
在此之前,廣東省的司法拍賣格局較為特殊,傳統司法拍賣方式一度占據主流,其代表者為東莞法院系統。
1993年,東莞法院系統在廣東率先委托拍賣行處置查封資產,結束了法院自行變賣資產的模式;2008年又在全國范圍內率先設立公共資源拍賣中心,統一場地,集中拍賣。
而廣州市的司法拍賣則采取另外一種傳統司法拍賣的變形——2009年4月,重慶市規定,所有的涉訟資產必須全部進入重慶聯合產權交易所進行交易。
自2011年7月12日開始,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審判、執行中的拍賣、變賣財產,以及外地法院委托該院選定拍賣機構拍賣該市轄區內的標的,全部進入廣州市產權交易所進行交易。
在王念看來,廣東省高院選擇在全省推廣網絡司法拍賣方式,是因其便捷高效。
這從中山市第一人民法院提供的一組2013年(司法網拍前)與2014年(司法網拍后)的對比數據中,可窺一斑。
廣東省司法拍賣現狀僅是全國的縮影。
淘寶網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10月,全國來自28個省的1000家法院入駐淘寶拍賣,2014年法院在網絡司法拍賣平臺,總共進行了16萬次的拍賣,為買受人節省了5億元傭金。
層出不窮的新“玩法”
去年剛剛通過司法網拍購得婚房的鄒建輝,還沒來得及高興就犯起了新愁。
拖了半年之久才繳清稅金,辦理完過戶。此時,欠款仍未還清,裝修又成了橫亙在他面前的棘手問題。
鄒建輝的問題并非孤例,司法網拍過程中,法院發現標的數額較大的房地產拍品約占所有拍賣標的物的80%左右,但司法網拍的一次性付款要求,直接限制了很多競拍者。
2014年3月,溫州鹿城推出司法網拍可貸款制度。競拍成功并付款30%后,法院即出具拍賣成交確認書,憑此便可向銀行申請按揭貸款,目前已累計為69筆拍賣提供貸款1.58億元。
要推廣司法網拍,宣傳必不可少。
在王念看來,充分運用互聯網手段是大勢所趨。2014年4月28日,他申請成立全國第一個為司法拍賣服務的公眾號,并開通了全國首個司法網拍微信自動答疑系統。
依托微信公號,王念將中山市第一人民法院司法網拍的措施、成效定期呈現給大家。他還玩起了“大數據”,將整理好的溢價率、競拍者地域、學歷等定期發布,甚至還利用“雙11”等“噱頭”做了專場拍賣,這都引來大批競拍者關注。
其中不乏港澳臺投資人士。
王念發現,隨著司法網拍的影響力增強,港澳臺人士對這種依據互聯網足不出戶且零傭金的拍賣模式表現出極大興趣,尤其對土地、房產的關注及參拍人數不斷增加。
“中山市的土地已經禁止流轉了,買地是無法過戶的,但通過司法拍賣仍可實現過戶。”王念告訴本刊記者,司法拍賣在不良資產處置領域有較好的獲利空間,甚至成為新興的投資渠道,“中山市靠近港澳,投資環境好,越來越多的港澳臺和海外華人也來咨詢司法網拍情況。”
2015年9月16日,中山市第一人民法院還召開了全國第一屆港澳臺買家見面交流推介會。
“不少新花樣都是在司法拍賣的過程中出現的。”王念說。
借助互聯網優勢
在不少法官看來,這些創新最大的價值在于向“尋租與潛規則”開戰。
近日,浙江湖州招投標中心被爆出斗毆事件,因現場競拍天價車牌引發矛盾,最終導致4人受傷,被網友稱為“一塊車牌引發的血案”。
“如果通過網絡司法拍賣,如此荒唐的事還會發生嗎?”一位不具名的法官告訴《瞭望東方周刊》,網絡司法拍賣能最大限度減少人為控制,讓串標、圍標無空可鉆。
他還透露,在近些年全國法院系統查處的違法違紀案件中,七成集中在民事執行領域,其中又有七成發生在司法拍賣環節。“之所以某些地方司法改革裹足不前,遲遲不采取網絡司法拍賣,多是因為動到了某些人的奶酪。”
而對于司法拍賣中出現的創新,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持鼓勵態度。
早在2015年8月26日,他在全國法院執行工作座談會上強調,要大力推廣網絡司法拍賣,對破解財產處置周期長的瓶頸問題進行有益探索。在他看來,網絡司法拍賣能夠切實壓縮權力尋租空間,杜絕拍賣中的不公、不廉現象。
王念則對司法網拍的優勢如數家珍。
對于長期困擾司法拍賣中串標、圍標的問題,淘寶平臺做到了避免人工干預,各競拍人獲得隨機流水號,信息保密,互不干擾。此外,淘寶平臺還突破了時間、地域限制,真正做到了“全民參與”。
資產處置速度直接關系到案件審結效率。
一件拍品(不動產)從執行法官移送至登記、上傳到成交,司法網拍最快16天(動產8天)即可交付,而以往法院移送至拍賣行,僅手續就要走1個月。
而淘寶網營銷產品事業部總經理盧維興直接用“一免雙高三充分”概括——免傭金,成交率高、溢價率高,信息展示充分、參與方式充分、拍賣過程充分。他告訴《瞭望東方周刊》,部分地區已將公車等政府公產拍賣放到了淘寶拍賣平臺,希望通過網絡拍賣環節杜絕腐敗。
他說,淘寶模式是否成功,法院和法官說了都不算,成交數字可以說明一切。
王念告訴本刊記者,中山市第一人民法院已經實現了掛網上拍率100%。目前全國已經有三分之一的法院選擇了網絡司法拍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