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鵬
摘要:培養軍隊的戰斗精神是我軍長久以來所關注的課題。隨著新時期的到來,更多的新鮮“血液”不斷涌入,日漸成為當下部隊發展建設的主體力量。但是由于這一批新生力量存在著思想活躍、個性張揚,以及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并未完全樹立等問題,因此做好新時期戰斗精神的培育工作,挑戰與壓力不言而喻。鑒于此,本文通過對新時期戰斗精神基本內容的解釋分析,有針對性地指出此項工作的時代意義,以期為提高新時期軍隊整體戰斗力做出一定貢獻。
關鍵詞:戰斗精神培養;思想政治教育;新時期戰斗精神
信息時代背景下的軍隊,對于官兵戰斗精神培養,隨著時代的推移而愈發重要。同時,隨著大批年輕力量不斷投身軍隊,并逐漸成為當前部隊建設發展的主力軍,給原有的戰斗精神培育帶來了一定的影響與挑戰。
一、戰斗精神的基本內容
“與黨同心”的理想信念。實踐證明,為誰而戰、聽誰指揮、樹立什么樣的信念,始終是我國軍隊戰斗精神培養的核心內容,不僅發揮著領導作用,也是提高戰斗力的動力源頭。
“精忠報國”的使命意識。它是在一定的歷史背景核條件下形成的,出于對肩負使命的強烈認同感,而產生的一種自甘自覺為完成任務付出奉獻與犧牲的精神意識。它不僅對戰斗精神所應具有的價值定位和取向做出了一定的回答,也解決了軍人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所存在的根本問題。可以說只有加強對官兵的使命意識培養及教育,才能給予其強大的精神力量,夯實為國家、為人民而戰的信心和勇氣。
“威武不屈”的革命氣節。這是戰斗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亦是革命軍人精神意識的重要體現。對于一支軍隊和其中每一個具體的“人”而言,面對敵人時壓倒一切的英雄氣概,視死如歸、視祖國及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既是革命軍人投身戰斗的忘我精神的真實寫照,也體現了其崇高的革命氣節。
“軍令如山”的紀律觀念。提升軍隊戰斗力需要一個“鐵”的紀律作為基礎和保障。戰爭本身所具有的激烈性和殘酷性,要求軍隊只有執行嚴明的紀律,才能統一意志,保持過硬的戰斗作風,進而真正成為一支“打不垮”的威武之師。
“臨危不懼”的心理素質。處變不驚、臨危不懼,不僅是人類心理活動的一種表現,更是在激烈和殘酷的戰斗實踐中不斷形成和積淀培養的、軍人所必備的心理品質。只有具備這樣的心理品質,軍人才有可能保證無論自己所面臨的環境有多么殘酷和惡劣,無論面對的敵人力量有多么強大,即時遭受挫折和逆境,亦能保持斗志昂揚的必勝心態,最大限度地發揮個體的主觀能動性,盡最大努力贏取戰斗的勝利。
二、新時期戰斗精神的主要內容
. “對黨忠誠、聽黨指揮”的政治信念。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不僅是我軍治軍的基本準則,也是新時期軍人忠于黨的基本要求和我軍最高的組織記錄。從具體的實施方針來說,它需要全體官兵在思想上和政治上自覺保持與黨、中央政府的高度一致,不但要在關鍵問題上堅定立場,更要在日常工作與學習中遵守紀律,恪守各類規章制度。
“不怕犧牲、勇于奉獻”的英雄氣概。這是新時期戰斗精神的核心內容,是軍人所應具備的戰斗意志和品格。即培養軍人不怕疲勞、連續作戰的堅強意志;敢打敢拼、不畏強敵的英雄膽略;勇往直前、前仆后繼的風險精神——是信息化條件下環境更為復雜、難度不斷增加的現代戰爭給予官兵的意志力和精神要求。
“團結協作、恪守紀律”的戰斗作風。信息化條件下戰爭的形式已然發生改變,這就需要各軍各兵種開展聯合一體化作戰,嚴守紀律、團隊協作是其重要保障和行動前提,只有在平時訓練及日常生活中注重點地培養,才能以此凝聚力量,無堅不摧。
三、新時期戰斗精神的時代意義
(一)提高軍隊戰斗力
戰斗精神影響部隊作戰能力的發揮,亦是其的動力及基礎。因此,重視和做好對官兵戰斗精神的培養工作,通過多種形式來不斷強化其英勇善戰、不畏犧牲的精神,不僅是適應新時期我軍提升作戰能力的建設要求,也是滿足部隊整體建設的需要。
(二)強化當兵打仗意識
新時期的軍人在正式入伍之前,大多生活在環境比較安逸、條件相對舒適的和平環境中。這就要求在進行戰斗精神培養的過程中,特別針對這種新入伍的群體,強化其當兵打仗的思想認識。通過教育來引導其構建“時刻準備打仗”心理模式,時刻保持“箭在弦上”的備戰狀態。
(三)助推思想政治工作
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是當前部隊一個重要任務及全新挑戰,也是部隊上下各級需要給予高度關注、并急需解決的重要課題。而重視培養士兵、使之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樹立崇高的革命追求,也是新時期軍隊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目標與重要內容,是蘊含在軍隊思想政治工作題目下的深邃之意。
本文通過借鑒吸收專家學者的部分理論成果和人民軍隊對此的實踐經驗,對戰斗精神的內容和意義進行了較為系統的論述。希望借此對我軍未來更好地開展戰斗精神各類培育工作,增強部隊在信息化戰爭中作戰能力和團隊凝聚能力提供借鑒。
參考文獻
[1] 王二堯,鄭椿霖,任振鵬.戰斗文化:戰斗精神的深厚源泉[J].西安政治學院學報,2006(05) .
[2] 成養信.學員戰斗精神培養的有效途徑探析[J].海軍工程大學學報(綜合版),2010(04) .
[3] 燕穎軍,計惠民,宋春雷,,王曉紅,米裕.軍校士官學員戰斗精神培養的幾點思考[J].白求恩軍醫學院學報,2013(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