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夕寶+余景波



摘要:民辦高職院校可采用高職教育與自學考試本科教育相結合的模式進行人才培養,雖然這種“專本套接”模式受到經濟社會發展情況要求、學生家長愿望、用人單位需求和學校自身生存發展需要等外部條件,以及學校領導支持和重視、學生參與意愿和知識基礎、教師專業知識水平及課程設置等內部條件的影響和制約,但是,在理論上能夠實現學生職業技能和學歷層次一并提升的目的,因此,可以成為克服因生源數量下降帶來的生存危機的有效途徑之一。
關鍵詞:專本套接;民辦高職院校;高職教育;自學本科教育;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G718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2-5727(2015)11-0024-05
民辦高職院校是我國實施和開展高職教育的重要陣地,人才培養問題作為我國高職教育研究的主要內容之一,得到了多方面的研究,其目的之一就是探尋適合民辦高職院校自身特點的人才培養模式。“專本套接”是自學考試的新模式,是高職院校與高等教育自學考試主考高校合作,在主考高校的指導下實施的一種高等教育自學本科專業的學習形式。在這種人才培養模式中,高職學生可以實現高職課程和高等教育自學本科課程一起學習的目標,從而可使學生在獲得高職專科畢業證書的同時,也可以獲得自考本科畢業證書,進而實現提高學歷層次的愿望。“專本套接”能充分利用普通本科院校(主考院校)的學科優勢和自學考試靈活開放的特點,可以做到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節約教育資源。因此,這種人才培養模式具有廣闊的應用空間。
目前,民辦高職院校學生通過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取得本科學歷,通常有三種主要模式:第一種模式是以實踐考核本科的形式進行,主要是以全日制形式對學生加以指導和管理,這些學生通常沒有學籍,因此,如果在規定年限內自考科目考試不及格將不會獲得任何學歷,所以,對學生而言,該模式既存在著有利的地方,也存在不少風險。第二種模式是學生自行參加自學考試,該模式完全出于學生的自愿,學習和考試都由學生自己安排處理,相對而言,靈活性比較大,故所帶來的任何“后果”均由學生本人承擔,學校不會過多干預。第三種模式是在學生學習高職課程過程中適當插入高等教育本科自學考試課程,教師在課堂上給予全過程指導。對學生而言,該模式是比較理想的,既不耽誤高職課程學習,又能完成高等教育本科自學考試課程學習。
由于自學考試可以實現民辦高職院校學生提高學歷層次的要求,因此在民辦高職院校進行“專本套接”人才培養是可行的。然而,自學考試只是一種取得學歷的途徑,所取得的學歷的“含金量”有時不是那么高,因此,不可能完全代替全日制本科教育形式。近年來,民辦高職院校的生存與發展遇到不少困難,其中之一就是生源數量大幅減少。為了吸引更多的學生就讀民辦高職院校,僅僅依靠單一的專科學歷教育,有時尚不能對考生形成有效的吸引,因此,在保持專科教育質量的前提下,開辟其他高層次學歷教育就成為民辦高職院校不可回避的問題。“專本套接”模式是在高職課程學習過程中引入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本科科目,既不影響學生學習高職課程,又可以完成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大部分本科課程的學習任務。但是,這種模式也存在不少問題,如在高職課程學習中引入自學考試本科課程的具體方法等。因此,研究民辦高職院校“專本套接”在人才培養中的應用,探尋此應用過程中關鍵問題的解決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民辦高職院校實施“專本套接”的條件及影響
(一)外部條件及其影響
1.經濟社會發展情況的要求
民辦高職教育作為我國高等人才培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著難以替代的作用。隨著經濟社會發展,科學技術在各行各業生產中日益發揮著重要作用,社會對勞動者的科學文化素質相應地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然而,現階段的民辦高職教育要滿足經濟社會對高素質技能人才的需求,必須打破高職教育與其他教育模式相互分離的格局。民辦高職院校“專本套接”可以實現高職教育與自學本科教育兩者相互銜接,可以滿足民辦高職學生進一步提高學歷層次的要求,也有利于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對高素質技能人才的需求。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民辦高職院校進行“專本套接”是十分有利的,也是可行的。然而,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其他問題,如“過分看重學歷而輕視技能”的現象,對民辦高職院校實行“專本套接”也有一定的消極影響,主要表現在會削弱民辦高職院校對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培養的重視程度。
2.學生家長的愿望
民辦高職院校學生家長與其他高校學生家長一樣,有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樸實愿望,相比而言,他們對子女學歷層次提高的愿望顯得尤為強烈。學生家長的這一愿望,往往直接、間接地影響著民辦高職院校學生參與“專本套接”的積極性。除了在學歷方面民辦高職院校學生表現出強烈愿望外,其家長對子女的技能水平要求也是比較高的。這對民辦高職院校搞好高職教育也有很大的鞭策作用。在大多數情況下,民辦高職院校學生家長有著這樣的愿望:“在民辦高職院校,子女完成學業能取得高學歷和很好的專業技術能力”。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這為民辦高職院校實施“專本套接”人才培養,奠定了學生家長支持的輿論環境。不可否認,如果學生家長的愿望出現過分看重某一方面的情況,將會對民辦高職院校制定實施“專本套接”政策造成不利的影響,將會導致民辦高職院校在實施這一模式時出現偏差,不能很好地實現采取“專本套接”人才培養模式的初衷。
3.用人單位的需求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用人單位的人才需求觀念也隨之發生了改變。用人單位往往需要既有扎實專業知識,又有較強職業技能的綜合素質較高的人才。這就要求民辦高職院校學生在掌握專業技能的同時,也要提高專業理論知識水平,擴充知識面,增加自己的綜合素質,提高自身的就業競爭力。民辦高職院校實施“專本套接”人才培養模式,可以實現學生專業知識和職業技能同步提高的目的,一定程度上能滿足學生要求,也可間接滿足用人單位對人才的需求,最終實現民辦高職院校實施“專本套接”人才培養模式后大多數畢業生可以得到很好的安置(高質量就業),從而爭取更多學生支持這一人才培養模式的目的。但是,用人單位對人才的不恰當要求(如過分看重學歷或技能)會對民辦高職院校實施這一模式產生消極影響。因此,用人單位合理的人才需求也是決定這一人才培養模式能否取得預期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4.學校自身生存發展的需要
目前,在生源數量減少的情況下,民辦高職院校受我國教育體制和現行政策的影響,符合條件的中等教育畢業生進入民辦高職院校學習的人數出現了下滑的趨勢,這種現象如果不能得到遏制,勢必會影響民辦高職院校的生存與發展。多數情況下,民辦高職院校為了改變這一現象,都會重視和加強招生工作。為了吸引更多的生源,民辦高職院校往往采取各種方式,其中包括增強學生職業技能和提高學歷層次方面的宣傳力度。采用“專本套接”可以實現使民辦高職院校學生在一定時間內提高職業技能水平和學歷層次的目的,從而可提高民辦高職教育的吸引力,進而拓展民辦高職院校的辦學渠道和類型。
(二)內部條件及其影響
1.學校領導的支持和重視
在民辦高職院校,學校領導是學校各項事務和制度制定的決策者。“專本套接”的最終實施是學校領導“說了算”的事情,因此,“專本套接”在民辦高職院校取得好效果的前提是學校領導的支持和重視。有了學校領導的支持和重視,各項關于“專本套接”的制度和政策才會制定出來,并且才會有貫徹執行的順暢道路,從而才會有取得預期效果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學校領導的支持和重視是民辦高職院校“專本套接”能否取得成功的基礎。然而,民辦高職院校缺乏有效的民主監督機制,學校領導在決策時,往往出現“武斷”現象,從而導致在制定相關政策時表現出過多的“人為”因素,進而導致“專本套接”人才培養模式缺乏科學性和合理性。
2.學生的參與和知識基礎
有些民辦高職院校學生沒有獲得通過高考就讀本科院校的機會,但也想通過其他方式獲取本科學歷,以增加未來就業籌碼。他們有著強烈的參與“專本套接”的愿望,往往具有堅韌刻苦的學習精神,會積極克服學習困難,最終能夠順利獲得自學考試本科畢業證書。在民辦高職院校,有些學生存在從眾心理,跟風參與“專本套接”,其實內心深處是不愿意參加的。因此,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和挫折時,比較容易放棄自學考試本科課程學習,這也會對民辦高職院校實施“專本套接”帶來不小的沖擊。由于民辦高職院校學生大多數來自高考錄取的最后批次,導致學生知識基礎和自學能力出現嚴重差異,自學考試統考課程的考試通過率一旦出現不理想的現象,學生的學習熱情就會大幅下滑,很大程度上會降低學生參與“專本套接”的積極性。
3.教師的專業知識水平
教師隊伍是民辦高職院校做好“專本套接”人才培養工作的關鍵條件之一。民辦高職院校教師隊伍整體素質是無法與公辦高職院校相比的,他們由于待遇不高,有時不能表現出良好的工作態度,這就會導致他們不會深入鉆研自學考試大綱,結合歷年的考題對某些統考科目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從而導致學生某些科目考試通過率不高,進而影響了整體的“專本套接”實施效果。由于民辦高職院校引進教師的時候有時不能很好地把握教師的專業知識水平,有些專業知識不扎實的高校畢業生很容易進入民辦高職院校教師隊伍,這樣就會造成教師不能有效領會自學考試大綱內容,也不能很好地在課堂上進行知識講解,從而使學生對大綱知識的理解產生欠缺,導致他們對職業技能知識學習興趣的下降,嚴重影響到民辦高職院校實施“專本套接”的成效。因此,選擇專業知識基礎扎實、責任心強的教師參與自學考試本科統考科目的講授和指導,就顯得尤為重要。
4.課程設置
民辦高職院校實施“專本套接”人才培養模式,如何進行課程設置也是事關“專本套接”成敗的關鍵。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本科課程和高職教育課程有不同的地方,也有相似的地方。難題是如何在不耽誤正常高職教育課程開展的情況下插入自學考試本科課程。那些與高職教育課程體系相同或相似的課程(如公共課)是比較好處理的,可以把它們設置到高職教育的教學計劃中,按照高職教育教學安排進行處理,同時,在考前進行適當的和有針對性的輔導。而那些與高職教育課程體系有著很大區別的課程,則應該另辟路徑加以安排,這個時候,就要考慮到這些課程安排與高職教育課程的關系問題,即在不影響正常高職教育的前提下安排自學考試本科課程。由此可見,在民辦高職院校實施“專本套接”時,課程設置的合適與否是十分重要的,不但事關高職教育目標的實現,是關系到學生能否順利通過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本科課程考試。如圖1所示。

在民辦高職院校實施“專本套接”,弄清楚內外條件以及影響程度是非常重要的。要采取合適的措施,避免內外條件的不利影響產生合力,而使有利影響產生合力,從而使內外條件的不利影響降到最低,使有利影響最大化地發揮出來。
二、民辦高職院校“專本套接”的實施方案及應用
(一)調查內容及考核標準
在民辦高職院校,學生、教師和管理人員是最活躍的三大要素。因此,在實行“專本套接”前,要了解學生、教師和管理人員的基本態度,并據此制定適當的考核標準,如下頁圖2所示。

1.調查內容
在展開調查時,可以采用問卷和座談的形式,通過這樣的方式,弄清楚學生、教師和管理人員的看法。調查要從實行“專本套接”的難度入手,找出學生、教師和管理人員在這一模式下所面臨的困難,也要關注他們的參與態度情況等。要針對這些內容采取不同對策加以解決,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弄清楚學生對實施“專本套接”的接受程度。
2.考核標準
民辦高職院校生存與發展的關鍵是學生。因此,在制定考核標準時,要以該模式施行后能否對學生產生吸引力為旨歸,具體體現在能否招到足夠的學生。實現這一點,關鍵是學生要能從這一人才培養模式的實施中,實實在在地獲得利益。這里的“利益”主要是指學生不但能提高學歷層次,而且也可以獲得良好的職業技能。
(二)民辦高職院校“專本套接”方案及實施
圖3給出了民辦高職院校“專本套接”實施方案的基本框架圖。民辦高職院校“專本套接”從民辦高職院校能舉辦高職教育、也能舉辦高等教育自學本科考試開始,并且初步制定出“專本銜接”方案和考核標準。

接下來,需要明確“專本銜接”方案中高職教育和自考本科各自的目標。在制定高職教育目標時,要從學生自身需求出發,可以把目標定位為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當然,在實際高職教育中,還有很多具體的培養目標針對學生;在制定自學本科目標時,要充分考慮自學考試的特點以及課程知識體系的具體情況,可主要定位在提高學生自考本科科目的通過率,從而實現學生順利拿到自考本科學歷。需要指出的是,在制定民辦高職院校“專本套接”方案時,要考慮到內部和外部條件的影響,要搞清楚這些條件的影響性質,同時,采取不同的和有針對性的措施,使它們對“專本銜接”發揮最大化的積極作用。
對民辦高職院校“專本套接”實施效果加以分析,可以通過學生職業技能提升和學歷層次提升兩個方面的比較來完成,而這種比較需要考慮內部和外部條件帶來的影響。首先,自學本科考試并不是所有的專業都能開設,要考慮不屬于這個范圍的學生怎么處理,要考慮這部分學生是否可以納入考核范圍。其次,需要尋找一個合適具體的考核指標以方便評價考核之用,問題是怎樣尋找這樣的一個考核指標,例如,要衡量“專本套接”方案中的“專”和“本”對學生是否產生預期效果,可以從職業技能大賽成績和自學考試統考科目通過率兩個具體指標來衡量民辦高職院校“專本套接”的實施效果。
在結果分析評價階段,可分為兩個主要步驟,如下頁圖4所示。一是如果取得預期效果,就要注意推廣應用,但是在這個過程中,要注意這種人才培養模式也是具有一定階段性和時效性的,即在一定時間內可能是有效的,因此,不能以“強加”的方式推廣該模式。二是如果沒有取得好的效果,要及時分析產生這種結果的原因,尤其是要找到產生不好效果的主要原因,這樣就可以有針對性地采取相應的措施加以解決,從而做到對原來的民辦高職院校“專本套接”方案進行不斷修改和完善。不管“專本套接”方案實施效果怎樣,只要民辦高職院校有決心采取這種人才培養模式,在具體應用和實踐中就必須顧及國家高等教育相關政策,不斷創新工作方法,修改不足之處,從而最終實現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克服民辦高職院校生源危機,促進民辦高職教育的可持續發展,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培養優秀的高素質技能人才的目標。

高職教育和自學本科教育是民辦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重要方式。高職教育側重于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而自學本科教育側重于學生專業理論知識的培養。在民辦高職院校,通過將兩者結合起來的方式進行人才培養,可避免單一教育模式在人才培養方面的弊端,實現學生職業技能和學歷層次一并提升的目的。民辦高職院校“專本套接”從理論上分析是可以取得很好的人才培養效果的,雖然實際應用起來會受到多種條件的制約和影響,在具體實踐上尚存在一定的問題,但民辦高職院校“專本套接”仍具有吸引學生、增加民辦高職院校社會認可度等優點,因此,在民辦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方面仍具有很大的優勢。
參考文獻:
[1]陳金秀.民辦高等職業教育管理體制研究——以山東省為例[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4.
[2]楊慧.民辦高職教育質量保障機制研究[J].經營管理者,2014(5):10-12.
[3]胡天佑.新形勢下民辦高職院校發展的困境及求解[J].高教探索,2014(3):138-142.
[4]余景波,孟清華,王肖露.民辦高職院校提高教師課堂授課質量問題的探析[J].西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4(3):23-25.
[5]王燕舞.民辦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J].當代職業教育,2014(5):88-90.
[6]路芳.對高職高專與高等教育自考本科“專本銜接”助學的思考——以貴陽護理職業學院社會助學為例[J].成人教育,2014(4):102-103.
[7]戴國寶.學歷教育與職業培訓雙驅動下的民辦高職院校發展路徑研究[J].職業技術教育,2014,35(13):71-76.
[8]吳國峰,姚芳芳,曹榮軍.淺談規范中高職自考銜接教育的對策[J].湖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2):5-8.
[9]鄭文謙,馬勇.基于自考“中套專”銜接試點助學模式路徑的實踐與思考[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4(6):106-108.
[10]陳曉萌,王蓉.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與職業教育溝通和銜接的探索[J].繼續教育研究,2010(10):70-71.
[11]楊國華,孫鎮雷.自考助學模式下教學質量的提高——生源質量與教學質量之間的關系[J].中外企業家,2014(9):158-159.
(責任編輯:王恒)
Application of Joint between Self-study Exam and Junior College Education for Talent Training in Privat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LIN Xi-bao YU Jing-bo
(Qingdao Qiush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Qingdao Shandong 266108, China)
Abstract: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self-study exam of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are the hot issues in research as important models of personnel train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Joint betwee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self-study exam of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is applied of talent train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Although it is impacted and restricted by external and internal conditions, theoretically, the professional ability and academic qualifications of ?students in private-owned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are promoted at the same time. At present, it can be one of the effective ways to solve the crisis of survival in private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because of the declining number of students.
Key words: joint between self-study exam and junior college education;privat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self-study undergraduate education;talent trai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