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 要]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企業面臨越來越大的困難,但也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從管理的角度,分析企業經濟管理創新的現實意義,闡述并提出具體路徑有利于企業更好更快發展。
[關鍵詞]企業經濟;管理創新;路徑
[作者簡介]賴明東(1977—),男,中共龍南縣委黨校,中教高級,研究方向為經濟管理。(江西贛州 341700)
經濟管理作為企業管理的重要內容,對于保證企業的正常運轉意義重大,而伴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中面臨著更大的生存壓力與發展機遇。如何在這一背景下實現自身的快速發展,對企業經濟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現代企業經濟管理理念提出,企業需有效整合自身資產,優化資源配置,才能提高自身的經濟管理水平,增強市場競爭力,在社會上立于不敗之地。本文首先簡單地介紹了企業經濟管理的相關內容,其次分析了企業經濟管理的現實意義,最后對企業經濟管理的具體路徑做一探討,旨在為企業提供經濟管理創新的參考性意見,以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的提高。
一、企業經濟管理概述
企業經濟管理指的是企業管理者為了實現預設的經營目標,對企業的各類經濟活動及生產經營活動進行設計、規劃、組織以及協調的過程。企業管理者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企業經濟管理規劃藍圖及計劃,定期評審企業經濟管理體系,從而判斷企業經濟管理是否達到既定的管理效果,能否為企業的發展做出貢獻。企業經濟管理具有以下三個基本特征:屬于獨立性和綜合性的管理模式;經濟管理行為涉及到企業日常經營活動的方方面面;經營狀況集中體現在財務信息上,參與經營活動的各項指標與財務指標呈正比關系。企業經濟管理內容包括生產經營、人力資源和內部審核等多方面的內容,涵蓋內容較為廣泛,但是毋庸置疑,企業經濟管理的一切出發點都是為了獲取經濟效益、促進企業良性發展。伴隨著社會經濟改革的不斷深入,經濟管理已經引起了大多數企業的重視,各企業在經濟管理的過程中,普遍借鑒國內外先進的管理模式實施本企業經濟管理活動。作為市場競爭的重要主體之一,如何進行經濟管理創新,減少經濟損失、促進經營效益的提升則成為所有企業接下來共同努力的方向之一。
二、企業經濟管理創新的現實意義
(一)彌補企業經濟管理漏洞
目前,我國大多數企業的經濟管理模式還尚未轉變過來,經濟管理模式離現代企業科學、合理的管理模式之間存在一定差距。一些企業對于經濟管理的重要性認識不夠充分,疏于在經濟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上進行創新,加上經濟管理缺失實際內容、管理措施落實不當,導致企業經濟管理漏洞百出,無法為企業經濟發展做出更大貢獻。除此之外,企業在制定經濟管理計劃時,如果沒有參照企業的實際情況,也會使企業的經濟管理活動略顯不足,最終阻礙企業的進一步發展。企業經濟管理創新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彌補因經營管理不善造成的漏洞,可以說,經濟管理創新是對與企業經濟管理相關的一切活動的再創造,是對企業經濟管理行為的補充和完善。
(二)增強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經濟管理涉及到多個方面的內容,比如企業采購、產品生產、終端銷售等,企業在進行經濟管理時,需要對經營生產的每個環節了若指掌,才能真正參與到企業的經營活動中,實現對各個環節的經濟管理。企業進行經濟管理創新能夠增強企業的sk 持續發展能力,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促進企業資金的合理使用,降低經營成本和生產成本,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維持企業生產經營環節的秩序,確保企業的正常運轉;充分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提高工作效率,保證工作質量;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實現企業的發展目標等。
(三)適應時代發展變化
現代經濟呈現出一種全球化、一體化的發展趨勢,各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占據主導地位的決定性因素是經濟實力,然而,當前我國大多數企業的品牌效應、規模、管理水平目前都還尚未達到獲得較高市場競爭能力的要求。目前,我國的企業的經濟管理模式以傳統管理模式居多,已經難以滿足時代對企業提出的新要求,如果企業不進行經濟管理創新,必要被社會所淘汰。同時,經濟時代背景下,企業在管理手段上將更傾向于信息化管理手段,主要是在經營決策、生產經營、企業管理和信息傳遞、反饋等方面的應用,信息技術的使用為降低企業經濟管理成本和提高經濟管理效率提供了一個契機,也對企業的經濟管理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因此,進行經濟管理創新就成為企業獲得市場競爭力、適應時代發展變化的必經之路。
三、企業經濟管理創新的具體路徑
(一)增強經濟管理創新的意識與服務理念
意識是促使人或一個集體進行改造世界的內在動力,企業只有充分認識到經濟管理創新的重要性,才能增強自身的創新意識,強化為客戶服務的理念。企業可借鑒國內外先進的管理理念,制定出符合自身實際情況的發展策略,提升經濟管理水平。企業經濟管理者需具備全局性和戰略性的發展眼光,增強企業內所有員工的創新意識,為經濟管理創新營造一種良好氛圍。營銷環境在市場經濟的變化下不斷發生著變動,以客戶需求為主的現代市場環境逐漸形成,生產經營的產品是否能夠滿足客戶的需求成為維系企業生存與發展的生命力。在這種形勢,企業需強化為客戶服務的意識,響應客戶需求,提升產品服務的質量,以優質服務贏得客戶與市場,為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采取硬性管理與柔性管理的人力資源管理方式
企業應采取硬性管理與柔性管理的人力資源管理方式,突出“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通過培訓制度與績效考核制度充分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減少企業人員流失,提高經濟管理的效率。企業要建立一套有效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結合員工的性格特點及時調整其中不合理的部分,做到尊重員工的個性發展與價值創造,營造一種自由、和諧的工作氛圍。加強對員工的職業技能培訓,利用柔性管理方式使員工自愿參與職業技能培訓,提高自身的職業技能,并投身到為企業建設活動當中,為企業經濟管理提供一批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
(三)建立健全經濟管理制度
一套行之有效的經濟管理制度是確保企業經濟管理創新的順利進行的保障,對于企業日常的經濟管理和運作影響重大,因此,企業應當建立健全經濟管理制度,為經濟管理創新提供制度上的保障。一方面,企業要全面掌握市場需求和市場環境,創新管理制度、決策機制、激勵機制與績效考核制度,鼓勵員工積極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為員工創造一個公平的成長環境,并提高執行力度,確保經濟管理制度落實到位,提高企業經濟管理的運作效率。另一方面,企業要建立內部監督機制,形成各部門、員工與部門之間相互監督的局面,為企業經濟管理制度創新提供一個輿論環境。
(四)充分利用信息技術促進經濟管理創新
信息技術以其方便快捷的信息獲取手段在現代企業管理中占據絕對優勢,企業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促進經濟管理創新,為經濟管理注入生機與活力。企業著眼于國際上信息技術的研究發展,加快信息技術在經濟管理中的應用步伐,將信息技術應用到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統計分析、業績考核、辦公自動化等經濟管理方面,促進經濟管理工作朝著信息化、網絡化的方向發展。同時,企業要提高自己的應變能力,獲得市場的主動權,通過當前市場的變化及時、迅速、合理調整經濟管理內容,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企業經濟管理是影響企業核心競爭力建立的重要因素,我國企業進行經濟管理創新是我國應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的必然選擇,是時代變化對我國企業提出的要求。在新形勢下,企業要從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手段和管理內容等多個方面進行經濟管理創新,以現代經濟管理理念指導經濟管理行為,通過管理模式和管理內容達到經濟管理的目的,運用現代科技手段輔助經濟管理,促進經濟管理效率和質量的提升。企業還應認識到,經濟管理是一項長期復雜的系統工程,只有不斷總結經驗,結合自身發展的實際情況,才能真正實現經濟管理創新的最終目標。
[參考文獻]
[1]孔祥勇.新形勢下企業經濟管理的創新[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3,(10).
[2]孟慶子.分析后金融危機時代企業經濟管理的創新[J].電子制作,2013,(15).
[3]資成義.淺析后金融危機時代下企業經濟管理的創新改革[J].經營管理者,2013,(25).
[4]李濤.改革創新對企業經濟管理的影響[J].統計與管理,2013,(6).
[5]劉國華,李芳.淺談企業經濟管理的實效性[J].商,2014,(1).
[責任編輯:邵猷芬]